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果果二班 王玉
2025.9.8—2025.9.12 第二周
上午班——
9月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平衡木、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平衡木和梯架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奇怪的人跟着我》
活动目标:
1.萌发被跟踪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判断自己是否被跟踪以及应对被跟踪的方法;
3.能够根据画面选择正确的应对被跟踪的方法。
活动准备:
课件:奇怪的人跟着我PPT
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画视频《奇怪的人跟着我》第一段,导入主题。
1.这天小猫蜜蜜一个人回家,在路上她发现有奇怪的人跟着自己,会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
2.是谁在跟着蜜蜜?(大灰狼)
(二)再次播放动画视频《奇怪的人跟着我》第一段,引导幼儿了解判断自己是否被跟踪的方法。
1.蜜蜜是怎么发现大灰狼在跟着她呢?我们再来看一看视频。
2.蜜蜜走路/停下来的时候,大灰狼是怎样的?
3.当蜜蜜拐弯跑开后,大灰狼还跟着她吗?
小结:蜜蜜走,大灰狼也走;蜜蜜停,大灰狼也停;当蜜蜜拐弯跑开后,大灰狼还是跟着她。外出时,当你怀疑有人跟着自己,可以走一走、停一停、拐个弯跑开,如果这个人一直都在,就说明他在跟踪你。
(三)播放动画视频《奇怪的人跟着我》第二、三段并出示组图“应对方法”,引导幼儿了解被跟踪的应对方法。
师:可怕的大灰狼一直跟着蜜蜜,爸爸妈妈不在她的身边,她该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蜜蜜是怎么做的吧。
1.播放动画视频第二段并出示组图“应对方法-1”,引导幼儿了解被跟踪时可以躲避的场所和可以寻求帮助的人。
(1)蜜蜜想到了什么办法?她躲进了哪里?请谁帮忙呢?
(2)售货员是怎么帮助蜜蜜的呢?
(3)除了超市,我们还可以躲进什么地方?请谁帮忙呢?
(4)除了赶走跟踪我们的人,还可以请他们帮忙做什么呢?
小结:蜜蜜躲进了超市,请售货员赶走了大灰狼。当有人跟踪我们时,我们可以躲进附近的超市、银行、保安亭等地方,请穿制服的大人帮忙,记得一定要请他们报警、打电话给家长,让家长来接我们。
2.播放动画视频第三段并出示图片“应对方法-2”,引导幼儿了解被跟踪时要往人多的地方走。
(1)售货员帮助蜜蜜赶走了大灰狼,但蜜蜜没有请她打电话给爸爸妈妈,这样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呢?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
(2)可怕的大灰狼竟然躲在商店外等着蜜蜜。这次蜜蜜用了什么方法甩掉大灰狼呢?
(3)蜜蜜为什么要往人多的地方走?
小结:当有坏人跟踪我们时,我们要往人多的地方走。因为在人多的地方,坏人不容易发现我们,也不敢做出伤害我们的事情。
(四)播放音频及组图“被跟踪了怎么办”,鼓励幼儿根据画面选择正确的应对方法,萌发被跟踪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1.播放音频及组图“被跟踪了怎么办”,鼓励幼儿根据画面选择正确的应对方法。
(1)蜜蜜终于安全了。可小猴闹闹在独自回家的路上也发现有奇怪的人在跟着他,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
(2)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闹闹甩掉大灰狼?
(3)大灰狼又出现了,闹闹可以请谁帮忙?帮什么忙呢?
2.师幼互动,加强幼儿不独自外出的意识。
(1)你们知道什么情况下,奇怪的人会跟踪小朋友吗?(小朋友独自外出时很容易被跟踪)
(2)我们怎样才不容易被跟踪呢?(外出有大人陪伴、不离开大人的视线)
小结:小朋友独自外出很容易被奇怪的人跟踪,外出时一定要有大人陪伴。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平衡木、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积木和梯架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滑滑梯》
活动目标:
1.知道滑滑梯等大型玩具的正确玩法。
2.了解用不正确的方法玩滑滑梯容易造成伤害,初步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幼儿玩滑滑梯的录像。
2.小狗手偶、图片、儿歌《滑滑梯》
活动过程:
(一)小狗怎么了?
寻找教室内哭声的来源,找出受伤的小狗。
"小狗为什么哭呢?它怎么受伤了?"请幼儿猜想并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二)出示图片并讲述故事小结:小狗玩滑滑梯时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所以受伤了。
(三)宝宝玩滑滑梯时有没有受过伤?你是应该玩滑梯?
播放录像,与幼儿共同讨论玩滑滑梯的正确方法。
幼儿叙述"录像中小朋友是如何玩滑滑梯的?"
幼儿讨论"你是怎样玩滑滑梯的?""怎样玩滑滑梯才是安全的?""你觉得那种方法又好玩又安全?"有哪些方法是不正确的?做了不正确的动作,可能会发生哪些危险?
小结:玩滑滑梯时,大家不拥挤排好队;一个一个从楼梯走上去;坐稳后头朝上往下滑。
(四)带领幼儿到户外玩滑滑梯。
三、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积木、磁力棒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建构材料的作用,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各种材料开展建构游戏。
2.能够围绕主题与同伴合作完成一个物体的搭建。
3.学会运用悬空搭高、平衡对称、按插镶嵌等技能构造出物体的基本特征。
四、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自主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平衡木、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积木和梯架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火眼金睛》
活动目标:
1.认识并尝试使用多种观察方法(如看、摸、闻、比较等),发现事物细微的差别和特征。
2.发展细致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使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进行记录。
3.体验观察和发现的乐趣,对探究周围事物的奥秘产生兴趣,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包含孙悟空“火眼金睛”的图片、找不同游戏图片、各种隐藏很好的动物(如竹节虫、枯叶蝶等)图片。
2.“找不同”卡片: 准备若干组(2张一组)内容相同但有3-5处细微差别的图片(如水果、动物、玩具等)。
“神秘触摸袋”: 不透明袋子若干,内装各种形状、质地不同的物品(如积木、毛绒球、核桃、勺子、海绵等)。
“放大镜”: 安全儿童放大镜若干。
“配对找朋友”: 若干对非常相似的树叶、花瓣、石子或贝壳。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 故事回忆: “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孙悟空吗?他有一项非常厉害的本领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火眼金睛”)
2. 出示图片: 展示孙悟空火眼金睛的图片。“对的!火眼金睛能看穿妖怪的伪装,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秘密。今天,老师想邀请所有小朋友都来当一次‘小悟空’,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看看谁的眼睛最亮,最能发现秘密!”
3. 揭示主题: “我们的科学活动就叫——《火眼金睛》!”
(二) 集体游戏,学习方法
1.PPT游戏:森林里的隐藏高手
播放枯叶蝶、竹节虫等具有保护色动物的图片。“请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找一找,图片里藏着小动物吗?它在哪里?”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说出动物的颜色、形状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小结: “原来,仔细观察颜色和形状能帮助我们发现秘密。”
2.PPT游戏:快速找不同
出示一组有明显2-3处不同的图片(如气球颜色、云朵数量等)。
“这两幅图看起来一样,但其实有不一样的地方,看谁能用‘火眼金睛’最快找到!”
请找到的幼儿上前指出来,并说清楚“哪里不一样”(如:“左边气球是红色的,右边是蓝色的”)。
小结: “对比观察,把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仔细看,也能发现不同。”
(三) 分组探究,实践操作
将幼儿分成三组,轮流到不同的区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1.第一区:视觉大挑战(找不同卡片+放大镜)
任务:两人一组,合作使用放大镜观察“找不同”卡片,找出所有不同的地方,并尝试在记录表上做一个标记或画下来。
教师引导语:“放大镜可以让我们看得更清楚,试试看!”
2.第二区:触觉小侦探(神秘触摸袋)
任务:将手伸进触摸袋里,不能偷看,通过用手摸、捏、掂,猜出里面是什么东西,并说出它的特征(如:“它是硬硬的、冰冰的、长长的,我猜是勺子”)。
教师引导语:“我们的手也像眼睛一样,可以帮我们‘看’东西哦。”
3.第三区:自然物配对(树叶/石子配对)
任务:在众多相似的树叶或石子中,找到完全相同的“一对好朋友”,并说说它们哪里长得像。
教师引导语:“每一片树叶都是独一无二的,但要找到最像的那两片,需要非常仔细地看它们的纹路、颜色和大小。”
(四) 分享交流,提升经验
1.请各组派代表分享: “刚才你用了什么好方法?发现了什么秘密?”
“我用放大镜看到了树叶上细细的线(叶脉)。”
“我用手摸出来袋子里是海绵,因为它软软的、有洞洞。”
“我找到了两片最像的叶子,它们的边上都有小锯齿。”
2.教师总结: “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原来,想要拥有‘火眼金睛’,不仅可以用眼睛仔细看,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如果条件允许),把东西放在一起比一比,甚至用工具放大镜来帮忙。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秘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平衡木、梯架组合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梯架组合,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积木和梯架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活动——《趣味套圈》
活动目标:
1.学习单手掷圈套物的基本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投掷的准确性;在垫子上进行多种方式移动,增强身体平衡与协调能力。
2.理解游戏规则,尝试探索套圈的技巧(如力度、方向的控制)。
3.体验民间游戏的乐趣,培养勇于尝试、不怕失败的精神;在竞赛游戏中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套圈,垫子,趣味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嗨,小朋友们大家好,小朋友们都知道,我们一会儿要进行体能活动,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呢。那在活动开始之前,为了防止我们的关节受伤,老师来带我们执身一下做运动吧!
(二)学习“套圈”的本领
1.教师示范讲解:
动作要领:双脚前后分开站,手拿圈圈在耳边。眼睛看好小目标,轻轻一抛套中间。
强调:圈要平行抛出,而不是砸过去或扣下去。
2.幼儿分散练习:
幼儿每人一个圈,面前放一个近距离、大目标的物品(如倒扣的筐)进行练习,主要感受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纠正动作。
(三)游戏“勇者大闯关”
1.布置场地: 将垫子连接成几条“挑战通道”,通道尽头1.5-2米处摆放目标物(由近及远,由大到小设置不同难度)。
2.讲解规则:
幼儿分成4组,站成四路纵队。
游戏开始,第一名幼儿出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手脚着地爬、熊爬、滚、跨跳等)快速通过垫子通道。
到达投掷线后,拿起一个圈,尝试套前方的目标物。
套中与否,都只套一次,然后从侧面跑回,与下一位队员击掌,排到队尾。
下一名队员出发。
3.开始游戏: 教师播放音乐,组织幼儿有序游戏。第一轮可尝试,第二轮可进行小组计数比赛(套中一个得1分),看哪队套中的最多。
4.教师观察: 关注幼儿的动作安全和规则遵守情况,及时鼓励和指导。
(三) 结束部分:放松整理
1.评价小结: 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努力、进步和遵守规则的行为。可以请幼儿分享套中的小秘诀。
2.放松运动:
“彩虹雨”:幼儿坐在垫子上,用圈轻轻按摩自己的手臂、腿部。
“吹泡泡”:深呼吸——吸气时双手举圈向上,仿佛吹个大泡泡;呼气时慢慢放下,泡泡破了。
“温柔的圈”:两人一组,用圈互相轻轻滚动按摩后背。
3.整理器材: “我们一起把游乐场收拾干净吧!”引导幼儿帮忙将圈和目标物分类收好,放回原处。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室
材料:扭扭棒、彩色卡纸、彩笔、剪刀
活动目标:
1. 接触和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的事物,从周围事物中获得美的感受。
2.喜欢用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感、所见、所知、所想和对事物的情感体验。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12日 星期五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自主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积木、梯架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性地探索瓶瓶罐罐,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积木和梯架的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我眼中的西游》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西游记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或故事场景。
2.能运用丰富的色彩和夸张的造型,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
3.感受《西游记》的奇幻与魅力,体验自主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西游记角色图片、动画片段;画纸、油画棒、水彩笔、记号笔。
2.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孙悟空、猪八戒等)和经典故事(如三打白骨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播放简短有趣的《西游记》动画片段。
提问:“你最喜欢西游记里的谁?为什么?”“还记得哪些神奇的故事?”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把眼里神奇的西游世界画下来!”
(二)讨论与构思: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特征(如孙悟空的金箍棒、虎皮裙;猪八戒的大耳朵和钉耙)。
启发想象:“你想画谁?他在哪里?在做什么厉害的事?”(如:孙悟空腾云驾雾、大战妖怪)
(三)幼儿创作:
鼓励幼儿大胆下笔,画出主要人物和场景。
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关注:主体是否突出、特征是否明显、色彩是否丰富。
提示:“可以给他画上闪闪发光的金箍棒!”“想想天空、云彩是什么颜色的?”
(四)分享与展示:
邀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画:“我画的是...,他在...”。
将作品布置成“西游画廊”,引导幼儿互相欣赏。
教师给予积极、具体的鼓励(如:“你画的孙悟空表情真神气!”)。
(五)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继续投放材料,让幼儿绘制西游故事连环画。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画编成故事讲给同伴听。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一课题:第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