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果果二班 王玉
2025.9.15—2025.9.19 第三周
上午班——
9月1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三轮车,路标
观察重点: 能否识别并遵守红绿灯、停止标志等基本规则,如何分配“交警”和“司机”角色?发生冲突时如何解决?(是争吵还是协商?)交通堵塞时怎么办?是否会创造新路线或新规则?
支持策略:
(1)以游戏者身份平行介入,通过提问(“堵车了怎么办?”)或行为(假装违章)启发思考
(2) 确保场地安全,适时提醒速度控制与避让,培养安全意识。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防灾我能行》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防空警报信号(预先警报),知道其代表的含义。
2.学习听到警报后最基本的应急避险动作,能听从指挥,快速有序地撤离。
3.增强安全意识,在模拟情境中保持冷静,不慌张。
活动准备:
防空警报声(预先警报)音频或视频。
“紧急疏散”路线图和指示标志。
安全避险的图片(如:双手抱头、快速行走、不推挤)。
活动过程:
(一)听音识险,导入主题
播放一段防空预先警报声(声音由小到大)。
提问:“小朋友,你听过这个声音吗?它像什么?它是在告诉我们有危险要来了,这是防空警报。”
(二)学习信号,明白含义
讲解:“当这种长长的、不间断的警报声响起时(演示),就是在告诉大家:快做好准备,马上要疏散到安全的地方。”
讨论:“我们可以躲到哪里去?”(引导幼儿说出幼儿园的防空地下室、坚固的楼房底层等)。
(三)模拟演练,有序疏散
讲解要领:
“听指挥”:立刻停止活动,听从老师指令。
“快静齐”:不吵闹、不推挤,快速排好队。
“护头部”:可以用手或软物保护头部。
实地演练: 播放警报,教师带领幼儿按照预定疏散路线,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
小结点评: 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再次强调关键动作。
(四)总结巩固
总结:“警报就是命令。只要我们听从指挥、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就能安全。”
鼓励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家里的应急避难场所。
(五)活动延伸:
1.在班级环境中张贴疏散路线图。
2.开展“小小安全员”活动,让孩子介绍避险知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三轮车,路标
观察重点: 能否识别并遵守红绿灯、停止标志等基本规则,如何分配“交警”和“司机”角色?发生冲突时如何解决?(是争吵还是协商?)交通堵塞时怎么办?是否会创造新路线或新规则?
支持策略:
(1)以游戏者身份平行介入,通过提问(“堵车了怎么办?”)或行为(假装违章)启发思考
(2) 确保场地安全,适时提醒速度控制与避让,培养安全意识。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保卫城堡》
活动目标:
1.通过跑、跳、爬等动作,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
2.在保卫城堡的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养成良好的纪律性。
活动准备:
准备沙包、软垫、轮胎等体育器材作为“武器”和“防御工事”。同时,可以准备不同颜色的队服或手环,以便区分两队。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腰部运动、腿部运动等,以及慢跑和跳跃动作,唤醒肌肉,避免受伤。
(二)导入环节
情境导入:以故事或游戏情境的方式引入活动主题,如“我们的城堡受到了敌人的威胁,我们需要勇敢的小士兵来保卫它”。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三)游戏规则讲解
向幼儿讲解游戏规则,包括两队如何分配、如何进攻和防守、如何得分等。强调在游戏中要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四)游戏开始
1.分组与准备:将幼儿分成两队,每队选出一名队长。两队分别在自己的城堡区域内准备,利用提供的器材搭建防御工事。
2.游戏过程:游戏开始后,两队轮流进攻和防守。进攻方需尝试突破对方的防线,占领对方的城堡;防守方则需利用防御工事和沙包等“武器”阻止对方进攻。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通过推、拉、抱等方式进行身体对抗,但不得击打对方。
3.教师指导: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安全情况,及时制止危险行为。同时,要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勇敢拼搏。
(五)游戏结束与总结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引导他们总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成功的经验。
2.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慢走等,帮助他们缓解疲劳。
三、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五子棋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五子棋的基本规则,即“同一颜色的五颗棋子连成一条线(横、竖、斜)即为胜利”。
2. 在游戏中尝试观察和思考,能同时关注自己与对方的棋子布局,发展初步的规划能力和预见性思维。
3.体验规则游戏的乐趣,培养轮流等待、诚实守规的良好游戏习惯,并能坦然面对游戏中的输赢。
四、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自主游戏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三轮车,路标
观察重点: 能否识别并遵守红绿灯、停止标志等基本规则,如何分配“交警”和“司机”角色?发生冲突时如何解决?(是争吵还是协商?)交通堵塞时怎么办?是否会创造新路线或新规则?
支持策略:
(1)以游戏者身份平行介入,通过提问(“堵车了怎么办?”)或行为(假装违章)启发思考
(2) 确保场地安全,适时提醒速度控制与避让,培养安全意识。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有分身术的孙悟空》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知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发现物体数量与镜子夹角之间的关系。
2.能通过动手操作两面镜子,观察并探索改变镜子夹角时影像数量的变化,并用简单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3.对镜子成像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用科学方法“破解”神话趣味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孙悟空小玩偶或图片,可用胶带固定连接点的镜子,简单的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 情景导入:孙悟空的神通
“小朋友们,孙悟空有一项厉害的本领是什么?”(分身术)
“今天,我们不靠法力,要靠科学家的‘法宝’来帮孙悟空变出分身!你们猜猜是什么?”(出示镜子)
(二) 初次探索:一面镜子的魔法
幼儿每人拿一面镜子,放在孙悟空卡片前面观察。
提问:“你从镜子里看到了几个孙悟空?”
小结:一面镜子只能变出“一个”分身。
(三) 深度探究:两面镜子的奥秘
1.提出问题: “如果用两面镜子一起来照,能不能变出更多的孙悟空呢?”
2.自主探索:
幼儿尝试将两面镜子随意摆放,观察成像的变化。
教师引导:“试试把两面镜子像大门一样打开、关上,看看里面的孙悟空有什么变化?”
3.引导发现:
请发现“多个”分身的幼儿分享:“你是怎么摆镜子的?”
教师引导所有幼儿观察:当两面镜子面对面,中间的“门缝”(夹角)越来越小时,变出的孙悟空就越来越多。
4.简单记录: 鼓励幼儿在记录表上画下镜子张开的大小和看到的孙悟空数量。
(四) 分享交流:我的发现
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表:“当镜子张得很大时,我看到__个孙悟空;当镜子变成一条小缝时,我看到了__个!”
教师总结: “原来,两面镜子之间的缝越小,孙悟空的分身就越多!这就是我们科学‘分身术’的秘密。”
(五) 活动延伸
区域延伸: 将材料投放到科学区,让幼儿尝试为其他物品(如小车、小花)变分身。
生活延伸: 鼓励幼儿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镜子的成像本领(如商场里的试衣镜、马路转弯处的凸面镜等)。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三轮车,路标
观察重点: 能否识别并遵守红绿灯、停止标志等基本规则,如何分配“交警”和“司机”角色?发生冲突时如何解决?(是争吵还是协商?)交通堵塞时怎么办?是否会创造新路线或新规则?
支持策略:
(1)以游戏者身份平行介入,通过提问(“堵车了怎么办?”)或行为(假装违章)启发思考
(2) 确保场地安全,适时提醒速度控制与避让,培养安全意识。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活动——《穿越小溪流》
活动目标:
1.增强儿童的平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培养儿童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3.通过户外活动,增加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平衡木或长条木板若干,作为“桥”。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嗨,小朋友们大家好,小朋友们都知道,我们一会儿要进行体能活动,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呢。那在活动开始之前,为了防止我们的关节受伤,老师来带我们执身一下做运动吧!
(二)将儿童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相等。
(三)在起点处放置一个小球,每组第一个儿童站在起点,准备好小桥(平衡木或长条木板)。
(四)当游戏开始时,第一个儿童需要带着小球走过小桥,到达对面终点。
(五)到达终点后,儿童需要将小球交给下一个等待的同伴,然后返回起点等待。
(六)下一个儿童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儿童都完成过桥任务。
(七)第一个完成所有儿童过桥的小组为胜者。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室
材料:彩纸、彩笔、剪刀
活动目标:
1. 接触和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的事物,从周围事物中获得美的感受。
2.喜欢用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感、所见、所知、所想和对事物的情感体验。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下午班——
9月1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材料:三轮车,路标
观察重点: 能否识别并遵守红绿灯、停止标志等基本规则,如何分配“交警”和“司机”角色?发生冲突时如何解决?(是争吵还是协商?)交通堵塞时怎么办?是否会创造新路线或新规则?
支持策略:
(1)以游戏者身份平行介入,通过提问(“堵车了怎么办?”)或行为(假装违章)启发思考
(2) 确保场地安全,适时提醒速度控制与避让,培养安全意识。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体验美发带来的视觉冲击。
2.感受美发所产生的乐趣和美感。
3.教育幼儿养成梳洗和定期理发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梳子、皮筋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语言区
材料:手偶、动物头饰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语言的乐趣。
2.对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一课题:第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