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二班 章雨婷
2025.9.22—2025.9.26 第四周
上午班——
9月2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2.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木块、纸杯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我不挖耳朵》(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的重要作用,了解随意挖耳朵会带来的危害。
2.学会正确保护耳朵的方法,能主动拒绝不安全的挖耳朵行为。
3.养成爱护耳朵的好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耳朵结构图、小耳朵手偶、毛绒玩具、棉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小耳朵”手偶,模仿委屈的声音说:“小朋友们好,我是小耳朵,最近总觉得疼疼的,还听不清声音,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引导幼儿自由讨论,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历发言,自然引出活动主题。
(二)探索发现:耳朵的作用与危险行为。
1.讲解耳朵的作用: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幼儿“耳朵能让我们听到小鸟叫、音乐声,还能帮我们保持身体平衡,走路不摔倒”,请幼儿捂住耳朵体验“听不见”的感觉,加深对耳朵重要性的认识。
2.分析挖耳朵的危害:展示耳朵结构图,指认“鼓膜”:“耳道里有一层很薄的膜叫鼓膜,像小鼓的皮一样,用手、棉签乱挖会戳破它,就听不见声音了。”
(三)实践学习:正确保护耳朵的方法。
1.讨论护耳方法: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提问“怎样才能保护好小耳朵?”,教师总结并补充,用儿歌帮助记忆:“小耳朵,要爱护,不用手挖不塞物;洗澡进水擦擦干。”
2.演示正确清洁方式:拿出棉签,强调“只有耳朵外面脏了,才能用棉签轻轻擦,耳道里面不用碰,妈妈也不能随便挖,有耳屎会自己掉出来”,请幼儿模仿“轻轻擦耳朵外侧”的动作。
(四)游戏巩固:“护耳小卫士”闯关。
1.玩法:教师说出行为,幼儿判断“对/错”,对的站到“笑脸”区,错的站到“哭脸”区,教师针对错误行为再次讲解,强化认知。
2.奖励:为闯关成功的幼儿贴上“护耳小卫士”贴纸,鼓励幼儿做“小小宣传员”,提醒身边的小朋友爱护耳朵。
(五)活动结束。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户外游戏:《勇敢的小兵运物资》
活动目标:
1.能灵活钻过障碍、平稳跨过“小河”,发展钻、跨、平衡能力及身体协调性。
2.理解游戏规则,能按指令完成“运物资”任务,学习与同伴分工合作。
3.体验户外游戏的乐趣,增强勇敢、坚持的品质,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小沙包、哨子、“小兵勋章”贴纸、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小兵训练营。
1.教师扮演“教官”,幼儿扮演“小兵”,随音乐列队:“小兵们,今天我们要完成运物资任务,先跟着教官练本领!”
2.带领幼儿做热身动作:头部运动:“向左看、向右看,发现敌人不放过!”肢体运动:“手臂挥挥像翅膀,膝盖弯弯跳得高!(二)游戏讲解:任务与规则。
1.介绍游戏场景:“前方有山洞和小河,我们要把物资从起点运到终点的营地,完成任务就是勇敢的小兵!”
2.示范游戏动作:钻“山洞”:弯腰低头,手膝着地快速钻过体操垫,不碰“山洞顶”。跨“小河”:双脚分开,一只脚先跨过胶带线,另一只脚紧跟,保持身体平衡。
3.明确规则:每人每次运2个沙包,中途沙包掉了要捡起再继续,不能放弃。排队轮流进行,不推挤同伴,完成任务后回到队尾,为下一位小兵加油。
(三)游戏开展:运物资大挑战。
1.第一轮:单人挑战。幼儿依次出发,教师在“山洞”“小河”旁提醒动作要领,如“弯腰钻,别碰到哦”“腿抬高,稳稳跨过去”,对完成任务的幼儿鼓掌鼓励。
2.第二轮: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2-3组,每组最后一位幼儿完成任务后,小组全员举手示意,比一比哪组又快又整齐,培养团队意识。
3.趣味升级:增加“难度”,如“山洞”旁放小玩偶(模拟“敌人”),提醒幼儿“轻轻钻,别惊动敌人”,保持游戏趣味性。
(四)放松整理:小兵休息站。
1.放松运动:“任务完成啦,小兵们来放松一下!”带领幼儿做拉伸动作,如甩甩胳膊、揉揉膝盖、深呼吸,缓解身体疲劳。
2.整理材料:和幼儿一起将沙包、体操垫收回,培养爱护物品的习惯。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积木、吸管
活动目标:
1.能熟练使用积木、纸盒等建构材料,运用叠高、围合、拼插等方法搭建简单造型,发展手部精细动作和空间想象力。
2.乐于与同伴合作搭建,能主动分享材料和想法,在遇到搭建分歧时,尝试用协商、分工的方式解决问题,提升合作与沟通能力。
3.能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建构创作,大胆表达自己的搭建思路,并能简单介绍作品的结构和用途,激发创造性思维。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2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3.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布的特点》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实验,感知布的柔软、透气、能吸水等基本特点,知道布有不同的颜色和花纹。
2.能运用看、摸、捏、拧等方法观察布的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发展观察和表达能力。
3.对布的特点产生探索兴趣,乐于参与实验和动手操作,感受生活中布制品的用处。
活动准备:
不同材质的布、透明水盆、滴管、干抹布、白色纸巾、“布的特点”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布宝宝的“自我介绍”。
1.出示布制品实物,模仿“布宝宝”的声音说:“小朋友们好,我是布宝宝,我有好多好朋友,它们有的穿在身上,有的用来擦脸,你们知道我们身上藏着哪些小秘密吗?”
2.引导幼儿观察实物,自由发言(如“毛巾是软软的”“娃娃的衣服有小花纹”),自然引出“探索布的特点”的主题。
(二)探索发现:布宝宝的“小秘密”。
1.触摸感知:每人分发1块不同材质的布,引导幼儿用手摸一摸、捏一捏,提问:“你的布宝宝摸起来是什么感觉?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滑滑的还是毛毛的?”
2.观察特征:展示所有布块,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和花纹,说:“布宝宝们穿的‘衣服’不一样哦,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有小格子,有的有小动物图案,它们的样子真多!”
(三)实验验证:布宝宝“吸水小测试”。
1.提出问题:“布宝宝能像海绵一样吸水吗?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试试看。”
2.分组实验:将幼儿分成4组,每组发放水盆、布块、滴管、纸巾:步骤1:用滴管在布块上滴3-4滴水,观察水的变化。步骤2:用手拧一拧布块,看看有没有水流出来。步骤3:用白色纸巾按压布块,观察纸巾是否变湿。
3.总结发现:“布宝宝能吸水哦!有的布吸得多(如棉布、毛巾布),拧的时候会流出水;有的布吸得少(如丝绸),水会慢慢流下来。”
(四)经验迁移:布宝宝的“大用处”。
1.播放PPT,展示衣服、毛巾、窗帘、书包等布制品,提问:“这些布制品是用布做的,它们为什么要用布做呢?”
2.引导幼儿结合布的特点回答(如“衣服用布做是因为布软软的,穿在身上舒服”“毛巾用布做是因为布能吸水,能擦干净脸”)。
3.教师总结:“因为布宝宝软软的、能吸水、还很漂亮,所以人们用它做了好多有用的东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布宝宝。”
(五)活动结束:总结与延伸。
1.总结:和幼儿一起回顾布的特点——“布是软软的、有不同颜色花纹、能吸水”,用简单的儿歌巩固:“布宝宝,真奇妙,软乎乎,能吸水,有花纹,用处大,我们生活少不了。”
2.延伸:请幼儿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布制品,和爸爸妈妈说说“这个布制品用了布的什么特点”,下次来幼儿园分享。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小松鼠运松果》
活动目标:
1.能灵活地屈膝跳跃、平稳托物跑,发展下肢力量、身体协调性及平衡能力。
2.理解“运松果”的游戏规则,能按要求完成“取松果-过障碍-送松果”任务,提升规则意识和任务执行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乐趣,愿意为团队加油,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坚持完成任务的勇气。
活动准备:
松果、布条、哨子、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小松鼠练本领。
1.教师扮演“松鼠妈妈”,幼儿扮演“小松鼠”,随音乐列队:“小松鼠们,冬天要来了,我们要练好多本领去运松果,跟着妈妈一起热身吧!”
2.带领幼儿做针对性热身:关节活动:“小脑袋转一转,听一听松果在哪里!”“小爪子伸一伸,抓松果更有力!”
(二)游戏讲解:运松果任务发布。
1.情景导入:“松鼠妈妈发现森林里有好多松果,可是要经过‘小土坡’才能运回树洞,小松鼠们敢挑战吗?”
2.示范与规则:教师示范完整流程:从起点筐里取2个松果(双手托住)→ 双脚依次跳过呼啦圈“小土坡”→ 快速跑过“森林小路”→ 将松果放进终点“树洞”→ 空手跑回起点,拍下一位同伴的手,同伴才能出发。
(三)游戏开展:运松果大挑战。
1.第一轮:分组竞赛。将幼儿分成3组(每组5-6人),“松鼠妈妈”吹哨后,每组第一位幼儿出发,教师在旁提醒动作要领:“跳的时候膝盖弯低一点,托好松果别掉啦!”,为完成任务的幼儿鼓掌加油。
2.第二轮:难度升级。增加“障碍”:在“森林小路”旁放2个毛绒玩具(模拟“小狐狸”),提醒幼儿“路过小狐狸时要轻轻跑,别被发现啦”,保持游戏趣味性;同时鼓励幼儿为同组同伴喊“加油”,增强团队协作感。
3.趣味互动:游戏间隙,邀请2-3名幼儿分享“运松果的小技巧”(如“托松果时手要放平”“跳圈时眼睛看前面”),教师及时肯定,帮助幼儿总结经验。
(四)放松整理:小松鼠休息会。
1.放松运动:“小松鼠们都累啦,跟着妈妈一起放松身体!”带领幼儿做拉伸动作:甩甩“尾巴”、揉揉膝盖、深呼吸“闻一闻松果香”。
2.整理材料:和幼儿一起将“松果”“标志桶”“呼啦圈”收回,分工合作,培养责任感。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科发室
材料:手电筒、放大镜
活动目标:
1.引异幼儿亲近自然,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2.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活动,愿意自己多动手操作。
3.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科学活动的快乐和趣味性。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2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3.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杯、木块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纸杯和木块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制作贴布书签》(绘画)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剪刀、贴、画的方式制作贴布书签,尝试用不同颜色的布块拼贴出简单造型,发展手部精细动作和动手能力。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设计书签图案,能给贴布造型添画细节,激发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
3.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知道书签的用途,愿意将做好的书签送给家人或朋友,培养分享意识。
活动准备:
白色硬卡纸、不同颜色材质的碎布块、安全剪刀、固体胶、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书签小管家”的邀请。
1.出示绘本和成品书签,模仿“书签小管家”的声音说:“小朋友们,我是书签小管家,每次看书看到一半,只要把我夹在书页里,下次就能马上找到啦!可是我的小伙伴太少了,你们愿意帮我做一些新的贴布书签朋友吗?”
2.展示PPT,引导幼儿观察不同造型的贴布书签,提问:“这些书签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自然引出“制作贴布书签”的主题。
(二)示范讲解:贴布书签“三步走”。
1.教师以“小花书签”为例,分步示范制作方法:第一步:贴布造型。“先选一块圆形的粉色布块,用固体胶在布块背面涂一涂,贴在书签底卡的中间,这是小花的花心;再拿三块三角形的黄色布块,贴在花心周围,做小花的花瓣。”第二步:添画细节。“用绿色水彩笔在花瓣下面画细细的花茎,再画两片小叶子;用黑色笔画出花心的圆点,小花就更漂亮啦!”第三步:装饰挂绳。“在书签顶部剪一个小口子,把丝带穿进去打个结,书签就有小尾巴啦,方便夹在书里。”
2.强调安全与技巧:“用剪刀时,小剪刀对小剪刀;涂胶水时,只涂在布块背面,别涂太多,不然会弄脏小手哦。”
(三)动手制作:我的专属贴布书签。
1. 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引导其选择提前剪好的基础布块拼贴,帮助固定布块位置。能力强的幼儿:鼓励其用安全剪刀自己剪布块,并添加更多装饰。
2.鼓励表达:“你的书签是什么造型呀?给它起个名字吧!”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
(四)分享展示:书签好朋友见面会。
1.邀请3-4名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书签,介绍:“我做的是XX书签,用了XX颜色的布,还画了XX。”
2.集体欣赏:将所有幼儿的书签整齐摆放在展示区,大家一起欣赏,教师点赞:“每个书签都很特别,有的像小动物,有的像彩虹,你们都是厉害的小设计师!”
(五)活动结束。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一课题:芽芽四班第四周备课
下一课题:豆豆一班 梅宇艳 第四周备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