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二班 李妍
2025.9.22—2025.9.26 第四周
上午班——
9月2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2.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蛋托
观察重点:幼儿使用牛奶、鸡蛋托的方式,如搭建、拼摆、装饰等动作的熟练度和创造力。
支持策略:
(1)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牛奶盒、鸡蛋托的形状、颜色、质地。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磕碰。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做个勇敢的好孩子》
活动目标:
1.理解“勇敢”是面对困难不害怕,如不怕黑、敢尝试新事物;
2.愿意做勇敢的孩子,体验克服恐惧后的快乐;
3.能在引导下尝试克服小困难(如独自举手、参与小游戏)。
活动准备:
1.教具:绘本《勇敢的小老鼠》、“勇敢之星”贴纸、黑暗小场景(纸箱模拟)。
2.材料:小皮球、障碍物(积木)、背景音乐《勇敢小兵兵》。
活动过程:
一、导入:绘本故事激发兴趣
(一)教师讲述《勇敢的小老鼠》:小老鼠怕黑,但为了帮妈妈找食物,鼓起勇气走进黑夜,最后成功找到食物。
(二) 提问互动:“小老鼠一开始怕什么?它后来怎么做的?”引导幼儿说出“勇敢”。
二、展开:情景游戏理解勇敢
(一)游戏1:勇敢过障碍
设置积木障碍物,让幼儿抱着皮球绕过障碍,教师鼓励:“慢慢走,你能跨过积木,真勇敢!”
(二)游戏2:不怕“小黑屋”
用纸箱模拟黑暗场景,里面放小玩具,引导幼儿伸手进去摸玩具,说:“黑暗里有好玩的,不用怕!”
三、总结:分享与奖励
(一)请幼儿分享:“今天你做了什么勇敢的事?”(如“我敢过障碍”“我摸了小黑屋”)。
(二)发放“勇敢之星”贴纸,集体唱《勇敢小兵兵》,强化“勇敢”的积极感受。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蛋托
观察重点:幼儿使用牛奶、鸡蛋托的方式,如搭建、拼摆、装饰等动作的熟练度和创造力。
支持策略:
(1)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牛奶盒、鸡蛋托的形状、颜色、质地。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磕碰。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户外游戏:《自行车》
活动目标:
1.认识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车架、车轮、车把、脚踏等),知道自行车是环保的代步工具。
2.学习骑自行车的简单安全常识和基础平衡技巧,能在辅助下尝试骑行或模拟骑行动作。
3.感受骑行的乐趣,增强安全出行意识,培养爱护交通工具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完整的儿童自行车1-2辆、自行车结构分解图、安全骑行示意图(戴头盔、靠右侧行等)、自行车主题儿歌音频。
2.学具:每位幼儿1个自行车玩具模型;每组1套“自行车部件拼图”。
3.安全准备:提前清理活动场地,移除障碍物;确认教具自行车刹车、链条等部件安全;准备儿童安全头盔。
活动过程:
一、导入:儿歌激趣,引出主题
(一)播放自行车主题儿歌,带领幼儿做“模拟骑行”动作(弯腰扶车把、交替踏脚)。
(二)教师提问:“儿歌里唱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呀?你们见过或骑过自行车吗?”引导幼儿自由发言,随后出示真实自行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自行车的秘密!”
二、展开:认识结构,学习常识
(一)认识自行车结构:
1.教师结合自行车实物和分解图,逐一讲解关键部件:“这是车架,像自行车的‘身体’;这是车轮,能让车子滚动;转动车把能控制方向,踩脚踏车就会前进啦。”
2.开展“部件配对”游戏:出示拼图,幼儿分组将“车把”“车轮”等部件拼图与名称卡对应,巩固认知。
(二)学习安全骑行常识:
1.出示安全示意图,重点讲解:“骑车必须戴头盔,保护我们的头;要靠马路右侧走,不闯红灯;不能在人多的地方打闹骑行。”
2.教师演示正确佩戴头盔的方法,请幼儿互相检查玩具模型“佩戴”是否规范。
三、巩固:模拟骑行,实践技巧
(一)室内模拟骑行:幼儿拿玩具自行车,在指定区域模拟骑行,嘴里念诵安全口诀:“戴头盔,靠右行,慢慢骑,保安全。”
(二)户外尝试骑行(可选):若场地允许,安排1-2名幼儿佩戴头盔,在教师扶持下尝试骑真实自行车,感受平衡与踩踏的节奏,其余幼儿观察并加油。
(三)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模拟骑行中的“违规动作”,提醒真实骑行幼儿注意脚下安全。
四、结束:总结回顾,强化意识
(一)教师带领幼儿回顾:“自行车有哪些重要部件?骑车要记住哪些安全规则呀?”
(二)小结:“自行车是方便又环保的工具,我们要爱护它,更要记住安全骑行的方法,做遵守规则的小骑手!”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卡纸、拓印海绵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美工材料(如油画棒、彩纸、胶水等),知道其名称和简单用途;感知红、黄、蓝等基本颜色。
2.尝试用握笔姿势涂鸦、随意粘贴;能撕出简单形状,初步使用剪刀(安全剪刀)剪直线。
3.愿意参与美工活动,体验涂抹、粘贴的乐趣;对自己的作品产生初步的成就感。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2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蛋托
观察重点:幼儿使用牛奶、鸡蛋托的方式,如搭建、拼摆、装饰等动作的熟练度和创造力。
支持策略:
(1)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牛奶盒、鸡蛋托的形状、颜色、质地。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磕碰。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水中画》
活动目标:
1.感知颜料在水中扩散的奇妙现象,知道“水中画”是会“变魔术”的画;
2.喜欢参与玩水和创作的过程,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
3.能尝试用棉签蘸取颜料在水面作画,初步锻炼手部小肌肉。
活动准备:
1.教具:透明浅盘(每人1个)、清水(没过盘底即可)、无毒可水洗颜料(红、黄、蓝3种)、棉签、白色卡纸(略小于浅盘)。
2.其他:围裙或罩衣(防止弄脏衣服)、湿巾、示范用的大浅盘。
活动过程:
一、导入:魔术小演示
(一)教师出示大浅盘,倒入清水,说:“今天我们要和水宝宝玩‘变颜色’的游戏!”
(二)用棉签蘸红色颜料,轻轻点在水面,引导幼儿观察:“看!红色颜料像小花儿一样开啦!”激发幼儿兴趣。
二、展开:动手玩水中画
(一)步骤1:教师示范
讲解简单玩法:用棉签蘸一种颜料,在水面轻轻“点一点”“画圈圈”,提醒幼儿“不要把水弄洒哦”。
(二)步骤2:幼儿操作
幼儿穿好罩衣,自主选择颜料尝试。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不敢动手的孩子:“轻轻点,你看颜料会跳舞呢!”
(三)步骤3:拓印保存
待幼儿在水面完成“画”后,教师帮忙将白色卡纸轻轻盖在水面,再慢慢拿起,展示“水中画”变成了纸上的画,欢呼:“我们的画变到纸上啦!”
三、结束:分享小作品
(一)请幼儿举起自己的拓印画,说说“你的画里有什么颜色”。
(二)集体表扬“勇敢尝试、不弄洒 water 的小朋友”,将作品贴在主题墙上。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蛋托
观察重点:幼儿使用牛奶、鸡蛋托的方式,如搭建、拼摆、装饰等动作的熟练度和创造力。
支持策略:
(1)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牛奶盒、鸡蛋托的形状、颜色、质地。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磕碰。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袋鼠搬家》
活动目标:
1.学会双脚连续跳。
2.知道利用布袋创造性地玩游戏。
3.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布袋若干、泡沫或玩具若干。
2.自备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准备操。
师:小朋友们,我们听着音乐活动活动。(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准备操,活动颈部、肩部、腰部、肘部、膝部、腿部、全身。)
二、出示布袋,引导幼儿自由联想活动。
(一)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个小布袋,请你们来玩玩。
(二)幼儿分散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并观察其不同的玩法,请个别幼儿说出并展示自己的玩法,教师进行总结。 3.教师向幼儿提出要求,要求幼儿用布袋来玩跳的游戏。
师:小朋友刚才用布袋玩了各种游戏,现在,你们就用布袋来玩跳的游戏吧。(幼儿自由活动后,把他们集中起来并请个别幼儿表演。)
三、学习“袋鼠跳”(双脚跳)。
(一)引出袋鼠跳。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把脚伸进袋子进行双脚跳,这像什么动物在跳?(袋鼠) 现在我们来学学袋鼠跳!
(二)学习并练习袋鼠跳。请一名幼儿表演,其余幼儿学习。教师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幼儿跳得又快又稳,并进行练习。分组进行练习,集体讨论。请幼儿当小老师,帮助教师学习袋鼠跳。
四、游戏:小袋鼠运砖头。
(一)激发幼儿游戏兴趣并练习双脚跳。 教师:袋鼠妈妈想盖一间漂亮的房子,我们一起去找盖房子的材料吧!(幼儿与教师在轻快的音乐伴奏下,进行双脚跳练习。)
(二)介绍游戏规则,幼儿自由组队进行游戏。
师:我们找到了盖房子的材料--砖头,现在就进行运砖头比赛吧!
游戏规则:幼儿自由组成两队(红队、蓝队),先在起跑线上做准备,听到游戏开始的指令,开始比赛。每人每次只能拿一块砖头夹在胳膊里双脚跳,然后放到相应的圈里,先运完砖头的组为胜利一方。
(三)幼儿自由组队进行游戏。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音乐区
材料:木鱼、鼓铃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打击乐器(如铃鼓、沙锤、三角铁),知道其名称;感知音乐的快慢、强弱等简单变化。
2.尝试用打击乐器随简单旋律或儿歌节奏敲击;能跟着音乐做模仿动作(如拍手、跺脚、点头)。
3.愿意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欢快氛围;对乐器发出的声音产生兴趣,敢于大胆表现。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2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2.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蛋托
观察重点:幼儿使用牛奶、鸡蛋托的方式,如搭建、拼摆、装饰等动作的熟练度和创造力。
支持策略:
(1)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牛奶盒、鸡蛋托的形状、颜色、质地。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提醒幼儿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避免划伤、磕碰。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水的演奏会》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水量的容器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差异,知道“水多少会让声音不一样”。
2.喜欢参与玩水和演奏的游戏,感受集体合作的快乐。
3.能尝试用小棒敲击装水容器,初步体验“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相同的透明塑料杯(5-6个,分别装1/4、1/2、3/4、满杯的水,贴不同颜色标记)、木质小棒(每人1根)、欢快背景音乐(如《小星星》片段)。
2.其他:防水桌布(铺在桌面上,防止漏水)、抹布、幼儿围裙。
活动过程
一、导入:声音小猜想
(一)教师出示空杯子和装水杯子,用小棒分别敲击,提问:“听!两个杯子的声音一样吗?哪个更好听?”
(二)展示不同水量的杯子,说:“今天我们要用这些‘水杯子’开一场演奏会,看看谁能敲出好听的声音!”
二、展开:玩转水乐器
(一)步骤1:探索声音
幼儿分组围坐,每人拿1根小棒,尝试敲击桌上不同水量的杯子。教师引导:“敲敲装水少的杯子,再敲敲装水多的,听听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二)步骤2:学奏简单节奏
教师用满杯水(低音)和少杯水(高音),示范敲出“咚-咚”“叮-叮”的节奏,带领幼儿模仿:“我们一起敲‘叮-咚-叮’,像小铃铛在唱歌!”
(三)步骤3:集体演奏
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指挥:“拿到红色标记杯子的小朋友敲‘咚’,蓝色标记的敲‘叮’,我们一起合作奏音乐!”
三、结束:分享小收获
(一)请幼儿说说“今天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敲出的声音像什么?”
(二)集体鼓掌表扬“认真演奏、不把水洒出来的小朋友”,一起把“水乐器”放回指定位置。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