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二班 潘许欣
2024.10.28—2024.11.1 第八周
上午班——
10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活动:《语言:蛤蟆种瓜》(故事)
活动目标:
1.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知道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能太着急。
活动准备:课件、“西瓜”图片、《蛤蟆种瓜》故事视频、《蛤蟆种瓜》故事音频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西瓜”,引导幼儿讨论种瓜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这是什么?
师:你们知道西瓜是怎么中出来的吗?
二、播放故事《蛤蟆种瓜》,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
1.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一段。
师:蛤蟆刚把种子种在地里就做了什么事?
师:它为什么这么做?
师:蛤蟆大声喊完,种子有没有长出来?
师:青蛙告诉蛤蟆种子要震央才能长出来?
2.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二段。
师:到了晚上,蛤蟆又着急了。它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师:蛤蟆为什么要讲一会,看一看,唱一会,看一看,它在看什么?
师:蛤蟆给种子讲了故事,唱了歌,种子有没有长出来?
3. 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第三段。
师:蛤蟆睡了很久很久,它醒来后发现了什么?
师:蛤蟆说了什么?
小结:蛤蟆想让种子快点儿长出来,就对种子大喊,青蛙告诉它种子要有阳光照着,小雨浇着,才会慢慢长出来。但蛤蟆还是非常着急,它给种子讲故事、唱歌,可种子还是没有长出来。蛤蟆累了,它睡了很久很久,醒来后发现种子长出了青青的小苗,它觉得种瓜真不容易。
三、组织幼儿讨论,引导幼儿知道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师:蛤蟆用来哪些方法种瓜?这些方法有用吗?
师:为什么蛤蟆会说种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小结:蛤蟆朝种子大喊,给种子讲故事、唱歌,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让种子长出来。因为种子想要接结出瓜叫要给他浇水、松土、施肥等,要等很久很久。种瓜不容易,需要我们耐心等待,不能太着急。
四、户外体育游戏:《吹泡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
2、培养幼儿与同伴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踮脚、下蹲、后跳。
三、活动准备:
泡泡水
幼儿已有牵圆圈进行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带幼儿整队走到户外花园,提醒幼儿户外的常规要求。
教师吹泡泡,让幼儿自由抓泡泡,比比谁抓的多,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2、基础部分
引导幼儿学习踮脚、下蹲、后跳的动作,注意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教幼儿游戏的儿歌。
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3、讲解游戏规则。
当儿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时,幼儿向中靠拢;念到批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
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
结束部分: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音乐区 生活区 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0月2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彩色的小鱼》
活动目标:
1、对绘画活动感兴趣,体验画画的快乐。
2、了解小鱼的基本特征。
3.、技能目标:学会简单的绘画技巧。
活动准备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小鱼图片等。
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鱼吗?今天我们一起画快乐的小鱼吧!
那我们先用画笔把小鱼画出来,再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二)基本部分
1. 教师展示小鱼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1)教师:请大家看看这张小鱼图片,小鱼有哪些部分组成?
(2)幼儿:头、身体、尾巴、眼睛等。
(3)教师总结:是的,我们先画出小鱼的头、身体、尾巴和眼睛。
2. 教师示范绘画步骤,讲解绘画技巧。
(1)教师:现在老师来示范一下怎么画小鱼,大家仔细看哦!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先画一个圆作为小鱼的头,再画一个椭圆形作为身体,接着画上尾巴和眼睛。
(3)教师示范完毕,邀请幼儿一起画。
3.教师指导幼儿绘画,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1)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画笔把小鱼画出来,还可以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哦!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3)教师:你的小鱼真漂亮,用了什么颜色给它穿衣服呢?
(4)幼儿:我用蓝色给它穿衣服,像大海一样!
4.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1)教师:请大家把画好的小鱼展示出来,我们一起看看谁的小鱼最漂亮!
(2)幼儿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
(3)教师总结:大家的小鱼都画得很好,很有创意!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画快乐的小鱼,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二、户外体育游戏:《打败大灰狼》
活动目标:
1、练习投沙包,锻炼小孩视力瞄准、手臂力量。
2、体会消灭坏人的快乐心情。
3、增强集体团结的精神。
活动准备:
沙包2个,画画2幅,光碟1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让幼儿观看《喜洋洋和灰太狼》ppt。
2、引入:你们看懂什么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喜洋洋怎么对付大灰狼的?他勇敢、聪明吗?
二、基本环节:
1、谈话:如果真的来一只可恶的大灰狼,小朋友应该怎么办?
2、出示大灰狼图画2幅,上贴墙壁高度合适。
3、拿出沙包2个,分两组。
4、让小朋友瞄准大灰狼丢沙包,丢准大灰狼就能消灭它。
5、活动小结。
三、结束环节:
今后面对坏人,我们要聪明勇敢,告诉大人,汇报警察叔叔。
上午班——
10月3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活动:《咬人的电》(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插座,初步了解电有危险。
课件准备:"插座"组图:"用电危险"组图;《插座安全歌》歌曲视频;"有电危险"图片。
纸面教具:《有电危险》。
活动过程
1.出示组图"插座",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初步讨论插座的作用。
师:图片上的是什么?(插座)
师:两种插座有什么不同?(一种是固定在墙上的插座,一种是可移动的插座。)
师:你知道插座是用来做什么吗?(可以用来充电或者连接需要电的电器)
2.出示组图"用电危险",引导幼儿知道用电不小心可能会发生危险。
师: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
师:你觉得用电危险吗?为什么?
小结:用电不小心可能会发生危险,湿手拔插座可能会导致自己触电;老旧的插座使用太长时间可能会引起火灾。
3.播放歌曲视频《插座安全歌》,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培养幼儿安全用电意识。
师:插座里有电,电可以帮助我们启动电器,但是不小心触电是很危险的。那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一起来听歌曲找答案吧。
师:可以碰或者摸插座吗?
师:小朋友可以自己使用插座吗?
师:移动的插座有很长的线,应该注意什么呢?
小结:插座里有电,小朋友使用插座一定要请大人帮忙。移动的插座电线很长,小朋友玩耍时要格外小心,不能拉也不能踩电线。
4.出示图片及纸面教具《有电危险》,引导幼儿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1)出示图片"有电危险"。
师:幼师贝壳,轻松备好课
师:这个标志你认识吗?
师: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样?
小结:这个标志是提醒大家"有电,危险!",小朋友们看到这个标志就要提高警惕,不要靠近或触碰有电的区域。
(2)出示纸面教具《有电危险》,鼓励幼儿寻找教室中的插座,并由教师粘贴标志。
师:教室里也有很多插座,找找它们在哪里?
活动目标:
1.练习在一定的范围内夹球走。
2.提高动作协调能力。
3.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皮球、筐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到操场集合,整理队伍。
(二)游戏《运萝卜》
1.以小猪合作运萝卜比赛,引入活动。
2.教师指导幼儿练习两人合作运萝卜。
3.讲解游戏规则,并进行示范,强调游戏的基本动作。
(1)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球夹在两人胸间。
(2)听口令后,一起向前进,注意手不拿球,如球掉下来需捡起来继续进行。
(3)到达重点时,将“萝卜”放入筐内。
4.幼儿进行游戏,教师要加入游戏,为幼儿打气。
5.教师宣布比赛结果,并表扬幼儿真能干。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奥尔夫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0月3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律动游戏《小猪吃的饱饱》
活动目标:
1.感受声音的轻重和音乐强弱的对比。
2.能完整演唱歌曲,并自主选择角色参与游戏。
3.体验玩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小猪》音乐、“猪妈妈”头饰。
活动过程:
1.话题导人。
师;老师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哼哼哼是谁呀?
(带领幼儿学说哼哼哼。)
2.听辨两段音乐,感受音乐的强弱不同。
师:他们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呢,听一听,是大猪来了还是小猪来了?
(教师分别播放两段音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大猪的声音怎么样?小猪的声音又怎么样?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他们的声音。
2.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师:大猪想认识你们,和你们做朋友。大猪先要介绍自己,听!”我是一只大猪,我的声音很大,哼哼哼。“这是谁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它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师:小猪也想来介绍自己呢!小猪的声音怎么样?它是怎么说的?
师:让我们一起学一学大猪和小猪。
4.玩"找妈妈"游戏,加深对音乐和歌词的印象。
请幼儿分别扮演"大猪"和"小猪",教师扮演"猪妈妈"。幼儿听音乐,根据强弱的不同,判断是大猪还是小猪,然后边唱歌边做动作跑到老师的跟前。
5.音乐游戏"找小猪"。
游戏规则:大家听音乐一起边表演边唱歌,唱完小猪"哼哼哼"之后,请扮小猪的幼儿赶紧找个地方躲起来,扮演大猪的幼儿捂住眼睛数"1.2.3"之后,将小猪找出来。
活动目标:
1.感知自己小脚的特征及其用途,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2.养成爱护脚、保护脚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穿脱鞋袜的经验、每个幼儿一块垫子围坐在地上、音乐、小脚丫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小脚的身份: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小脚丫,每天躲在鞋子、袜子里什么也看不见,今天,想和小朋友一块玩玩你们愿意和我一起玩吗?那我们把小脚露出来吧!
脱袜子(儿歌):缩起小脖子(脱袜筒至脚心)
拉长小鼻子(拉出袜头)
弯弯小身子(对折)
住进小房子(放进鞋子)
二、基础部分:我的小脚
师:小脚都出来了,他们好高兴,我们一起把小脚翘起来,打个招呼吧!
(1) 动一动
师:小脚说它最喜欢跳舞了,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好吗?
双手撑住地,小脚小脚跺跺,小脚小脚勾勾,小脚小脚碰碰,左摇摇,又摇摇,一前一后真有趣。
(2) 数一数
幼儿数一数有几只脚?一只脚上有几只脚趾?
小结:每个人都有两只脚,每只脚有五个脚趾。
(3)挠一挠
师:现在我们来挠一挠自己的脚,再挠一挠旁边小朋友的脚,看看有什么感觉?
小结:小脚小脚真好玩,挠挠小脚哈哈哈,痒死咯
师讨论:小脚有什么用?
让幼儿在模仿、体验中感受小脚的作用。
小结:小脚本领真大,它能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有了小脚才能走、跑、跳。
三、放松活动
上午班——
11月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艺术活动:《小手拍拍》(歌唱)
活动目标:
1.感受伴随音乐律动的乐趣。
2.熟悉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位置,愿意跟随教师有节奏地拍拍身体各个部位。
3,学唱《小手拍拍》,能边唱边模仿动作。
活动准备:课件、《小手拍拍》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互动游戏:我有一双小小手。
戴上动物手偶,向幼儿问好、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好!开学了,你们都成为中班的小哥哥、小姐姐了。瞧,小手偶也特地赶来向你们祝贺啦!
2.戴手偶和幼儿握握手、摸摸头、抱一抱。
师:对了,今天就由小手偶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吧!
(二)活动开展
1.播放教学课件中的“音乐王国﹣﹣用心听一听”,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1)欣赏歌曲《小手拍拍》。
(2)展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熟悉歌词以及歌曲动作。
2.播放教学课件中的“音乐王国﹣一起唱一唱”,引导幼儿一起进行新歌学唱。
(1)学唱歌曲。
①教师先清唱,然后引导幼儿对答,帮助幼儿提炼歌词。
师:我们要学唱的这首歌曲叫做《小手拍拍》,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哦!
师:我的歌儿唱完了,你们听到小手做了什么动作呢?(小手拍拍。)
师:小手后来又做了什么?(手指伸出来。)
师:为什么要伸出手指呢?(老师问眼睛在哪里。)
师:歌曲里面还说了什么?(用手指出眼睛来。)
师:小朋友好聪明呀!我们一起玩歌词对答的游戏吧!
②歌词对答,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教师说前半句(小手拍拍),幼儿念后半句(小手拍拍),然后交换。
③引导幼儿跟唱、对唱。
师:老师和大家一起跟着音乐完整地唱一遍,好吗?
师:大家唱得真好!现在,老师唱前半段,当唱到“眼睛在哪里”的时候,小朋友们就对唱“眼睛在这里”。
(2)学做动作。
①按照歌词做动作,提醒幼儿注意观察。
师:这首歌真有趣,但要跟小手配合做游戏才会更好玩哦!老师先跟小手玩一玩,大家看一看老师做了哪些动作。第一段拍手两次,单手叉腰伸出食指;第二段先单手指眼睛,再双手指眼睛。
②幼儿自由回答后,教师再次示范拍手“伸出食指”“手指眼睛”三个动作,并让幼儿跟学。
③教师唱歌词,提示幼儿听到歌词“眼睛在哪里”时,就用小手指眼睛。教师反复示范、幼儿分句练习。
师:现在我来唱歌词,你们来做动作。老师问“眼睛在哪里”时,小朋友就做指眼睛的动作,和老师做一样的动作,好吗?
④引导幼儿完整地表演整首歌曲。
3.仿编歌词,再次演唱。
(1)提示幼儿仿编歌词。
①师:我们的小手还可以指什么?(眉毛、耳朵、嘴巴、鼻子……)
②师:对啦,五官都可以用小手指出来。我们试着把五官放到歌词里唱一唱吧!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根据仿编歌词做动作。
①师:小朋友们唱得太棒啦!下面我们把动作加进去,玩“唱指五官”的游戏。注意啦!这个游戏要和小伙伴一起玩哦!请小朋友起立,听前奏,找个好朋友手拉手。
②游戏玩法:两个人面对面,其中一个人唱“耳朵在哪里”,另一个人对唱“耳朵在这里”,并且用手指耳朵。分别用眉毛、嘴巴、鼻子等词语替换到问句中,并指出对应的五官位置。
3.播放教学课件中的“趣味互动”“轻松一刻”,点击操作,引导幼儿一起完成游戏。
(三)结束活动
前奏再次开始,幼儿换一个朋友游戏,如此反复。
活动目标:
1.能听指令扮演角色,做动作。
2.练习双脚跳着前进,锻炼退步肌肉。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幼儿四散站立,放音乐《向前冲》,师生共同进行热身活动。
2.活动展开(一)单人搭洞
师:刚才我们的身体做了好多的动作来锻炼身体,我们结束时的造型是怎么样的?
动作展示:老师用胳膊和肩膀搭出了一个什么?(洞)那小朋友现在也用你身体的各个部位来搭洞,看看我的报纸和小球能不能钻过去。
师幼一起展示各种各样的洞,老师用球和报纸钻洞。
师:刚才我们搭了好多的洞,报纸和球也都钻过去了,小朋友想想除了报纸和球还有什么可以钻?
师:现在谁来搭一个洞让小朋友的身体钻过去?
分组进行:男孩搭洞女孩钻。
师:刚才小朋友合作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谁来想个办法,能钻过去,但不碰到小朋友的身体。
分组活动:女孩搭洞男孩钻洞。
(二)双人合作搭洞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
师:接下来我们要来玩“城门城门几丈高”的游戏。首先请两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示范一下游戏规则。
3.幼儿分组游戏。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奥尔夫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