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二班 何艳节
2024.10.28—2024.11.1第八周
下午班——
10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拉成圆圈朝一个方向边唱边走,并在歌曲的最后一个小节立即停止不动。
2.大胆想出新的停止不动的动作,快乐地游戏。
3.体验和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拉个圆圈走走》的歌曲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拉个圆圈走走》的歌曲旋律,引导幼儿拍手或做其他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
2.教师用“啦”或“啊”跟着旋律哼唱,引导幼儿模仿,并逐渐引入歌词。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完整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倾听并说出听到的歌词。
2.教师出示图谱,根据幼儿的回答反馈并归纳成歌词,然后按照歌曲节奏教幼儿念歌词。
3.教师带领幼儿集体跟唱歌曲,直至幼儿能够熟练掌握。
(三)游戏玩法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拉成圆圈,边唱歌边朝一个方向走,唱到“蹲下”或“站好”时,要立即做出相应的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游戏,注意保持圆圈不变形,并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参与游戏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四)创编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除了“蹲下”和“站好”以外,还可以做什么动作也能停止不动?
2.幼儿提出自己的创意动作,教师根据幼儿提出的动作进行练习,如叉腰、举手、拥抱等。
3.教师选用某个新动作,引导幼儿完整地玩游戏,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
(五)结束部分
二、户外体育游戏:《小熊滚接球》
活动目标:
1.喜欢玩皮球,体验与同伴玩滚接球的乐趣。
2.初步掌握一定距离内双手滚接皮球的动作技能。
活动准备:
1.皮球若干,活动音乐。
2.熊妈妈和小熊哥哥、小熊妹妹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1.随音乐做热身活动。
(1)教师扮演熊妈妈,幼儿扮演小熊,站在圆圈上。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宝宝们快来和妈妈锻炼身体吧。
(2)教师重点带领孩子们充分活动手腕、手指关节及腿部肌肉力量。
2.鼓励幼儿自由组合,一起探索合作玩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今天妈妈给小熊宝宝们带来了许多皮球,请熊哥哥找一个熊妹妹做好朋友,一起拿一个球,两个熊宝宝一起玩球,看看可以怎么玩?
(2)幼儿尝试两人一起合作玩球的方法,体验玩球的乐趣。
3.学习双手滚球接球技能。
(1)幼儿示范双手滚接球。
教师:宝宝们,妈妈发现刚才有两个熊宝宝的玩法真好玩,他们是怎么玩的呢,让我们来看看。
(2)引导幼儿讨论滚接球的方法。
(3)教师示范并讲解滚接球动作要领。
教师:妈妈来试试。宝宝要记住哦,滚皮球的时候要蹲下来,两手分开放在球上,双手用力向前推皮球;接皮球的时候,也要蹲下来,眼睛看着球来的方向,用双手去接住滚来的皮球。
4.幼儿两人结伴,自由玩滚接球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上午班——
10月2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科学:蛋宝宝站起来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操作来寻找让蛋站立的不同方法。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体验实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熟鸡蛋、瓶盖、积木、沙子、碎布、彩泥、纸杯、毛线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鸡蛋,引发幼儿的兴趣。 师:瞧!它是谁呀?蛋宝宝遇到一个难题,它也想跟小朋友一样站起来做游戏,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吗?
(二)自由探索
1.幼儿自由探索,尝试让蛋宝宝站起来。
师:现在请每位小朋友拿一个蛋,试试看怎么让它在桌子上站起来。
2.幼儿交流操作方法,教师观察并给予鼓励。
(三)提供辅助材料,再次探索
1.介绍辅助材料,请幼儿猜测哪些材料能让蛋宝宝站立,并记录在表格中。
(1)我这里有一些材料,你们觉得哪些材料能让蛋宝宝站起来呢?我们来猜一猜,并记录在表格里。
(2)现在请小朋友们用这些材料试试看,看看你们的猜测对不对。
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小结。
(3)哪些材料能让蛋宝宝站起来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实验结果吧。
(四)深入探索
1.针对毛线等材料,引导幼儿探索更多的站立方法。
2.鼓励幼儿多试、多想、多观察,体验成功的喜悦。
3.小朋友们真棒!你们已经找到了很多让蛋宝宝站起来的方法。现在请你们再试试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方法呢?
四、户外体育游戏:《开火车》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增强幼儿肌肉的力量。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橡皮筋(松紧带)、小椅子、垫子等。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在活动场地上设置各种适于练习钻、爬的活动环境。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器材或环境,根据器材的特征做相应的动作,如钻、爬、绕、越等。
3.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做“钻”动作的器械,训练幼儿“钻”的灵敏性。帮助他们学习“钻”时低头、团身的动作、两腿屈伸结合、交替与身体重心的转移。
4.游戏活动“开火车过山洞”:幼儿站成一路纵队,一个接一个,从四处分布的“山洞”下钻过。
5.小比赛:
每名幼儿都扮“火车头”,两手在胸前做开火车的姿势,可在场地上自由行驶,要互相不能碰状。看哪个小朋友开得稳、开的快。
6. 放松运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益智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语言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0月3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室内游戏
益智游戏:《夹毛毛虫》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小肌肉精细动作。
2.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以及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3.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毛毛虫形状的夹子若干个、托盘或篮子若干个,用于放置夹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毛毛虫夹子,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其特点。
2.教师讲述一个简单的毛毛虫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游戏玩法介绍
1.教师示范如何用夹子夹起毛毛虫玩具或图片,并放入托盘或篮子中。
(1)强调游戏规则:每次只能用一只手拿夹子,夹起毛毛虫后要稳稳地放入托盘或篮子中,不能掉落。
(2)鼓励幼儿尝试夹取不同颜色、大小的毛毛虫夹子,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三)游戏开始
1.教师将毛毛虫玩具或图片散放在桌面上,幼儿轮流上前夹取。
2.教师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对于夹取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如提供更大的夹子或更简单的目标物。
3.幼儿夹取完所有毛毛虫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数一数夹了多少个毛毛虫,并表扬幼儿的努力和成果。
(四)游戏结束
二、户外体育游戏:《好玩的垫子》
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用垫子玩各种游戏。
2.能肢体协调地做动作。
活动准备:各种布垫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健康歌》带幼儿做热身运动。
2.教师出示布垫,请幼儿认识布垫并引导幼儿自由玩布垫。进行布点的多种玩法如:扔布垫(扔高、扔远)、头顶布垫(走平衡)、腿夹布垫(跳跃)等。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接到小猴的来电,邀请小朋友去小猴家做客。教师提出问题:小猴家很远我们怎么去?请幼儿想办法得出答案:开汽车去。带幼儿用布垫进行开汽车游戏,提醒幼儿“开车”时不拥挤,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注意交通安全。
2.汽车开到大河边没法过河,教师再次提问:如何过河去小猴家?得出答案:划船过河。带幼儿用布垫练习划船活动,练习身体协调的进行划船动作。
3.变换速度划船:提醒幼儿遇上激流慢慢化,激流过后快快划。
4.变换方向划船:期间分别划过小鱼家、小青蛙家、小乌龟家等。
5.搭成长长的船:河水变窄提醒幼儿让船儿排成船队变成长长的船: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连成一艘长长的船一起向前划。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带幼儿做放松活动:在小猴家做客坐在小布垫上休息,分享美味可口的食物。
上午班——
10月3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社会: 快乐一家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到家庭成员的重要性,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2.培养幼儿对家庭成员的尊重和爱护之情,学会感恩和表达爱意。
3.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职责,增强对家庭结构的认识。
活动准备:家庭成员的照片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温馨的家庭音乐或歌曲,引导幼儿进入活动情境。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家里都有谁吗?他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二)认识家庭成员
1.教师出示家庭成员的照片或图片,逐一介绍家庭成员的名称、角色和职责。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照片或图片,说说自己对每个家庭成员的印象和感受。
3.教师利用家庭树或家庭关系图,帮助幼儿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三)分享家庭故事
1.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家庭中的趣事或温馨时刻,如父母的关爱、兄弟姐妹的陪伴等。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在家里,你最喜欢和谁在一起?为什么?”
3.教师小结: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港湾,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他们共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家。
(四)制作家庭成员手工作品
1.教师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家庭成员手工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特的作品。
3.幼儿完成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四、户外体育游戏:《跳房子》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跳、单脚跳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沙包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二、基本过程
1.幼儿把沙包扔进标有数字“1”的长方形里面,然后双脚夹起沙包把它扔到标有数字“2”的长方形框里面。依次进行,直到沙包被扔到“9”时,幼儿弯腰把沙包捡起,跳出房子。第二名幼儿再重新开始。
2.幼儿把沙包扔进数字“1”里面,再单脚跳进“1”,然后单脚包沙包踢进“2”,依次进行。最后把沙包踢进“9”后,幼儿单脚站在数字“8”里面,弯腰把沙包捡起来。第二名幼儿再开始。
3.跳的方法同“1”或“2”,如果第一名幼儿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第二轮比赛中直接把沙包扔进“2”,如果还是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进“3”。第二名、第三名幼儿进行时也同样。
活动规则
不能跨字跳,单脚跳的途中,另一只脚落地了,就算输,罚下场,等候地二轮比赛。
三、放松活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1月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特色绘本活动:《爱哭小怪兽》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通过妈妈传授的咒语,在面对挫折和伤心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平静和积极的心态。
2.让幼儿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学会在同伴面临困难或挫折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3.鼓励幼儿学会欣赏他人的成就并祝贺他们。
活动准备:
绘本《爱哭小怪兽》、PPT展示故事内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一个小怪兽的故事。这个小怪兽叫哭唧唧,他住在一个神秘的森林里。哭唧唧遇到一点小事就会忍不住哭泣。他经历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讲述故事
1.利用PPT展示绘本内容,教师讲述故事。
2.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哭唧唧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变化,并思考如何帮助他控制情绪。
(三)讨论与分享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哭唧唧为什么总是哭呢?他这样做对吗?”引导幼儿讨论哭唧唧的情绪表达方式及其影响。
2.教师继续提问:“当你们遇到困难或伤心的事情时,你们会怎么做呢?有没有像哭唧唧一样哭个不停呢?”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处理方式。
3.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或伤心的事情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像哭唧唧一样总是哭。我们可以像故事中的其他小怪兽一样,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角色扮演与互动游戏
1.角色扮演:邀请幼儿扮演哭唧唧和其他小怪兽的角色,重现故事中的情境。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情感表达方式。
2.互动游戏:教师出示写有夸奖的话的卡片,让幼儿抽取并读出卡片上的内容。然后,让幼儿思考并表达对卡片上所述成就或品质的看法,并学会欣赏和祝贺他人。
二、户外体育游戏:《打地鼠》
活动目标
1.清楚并遵守打地鼠的游戏规则,体验打地鼠的快乐。
2.能快速发现地鼠,敏捷地前去打地鼠。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轮胎若干,海绵棒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小地鼠模仿操,活动活动筋骨。
师:今天我们来玩打地鼠的游戏,你们玩过吗?那你们知道地鼠是怎样走路的吗?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地鼠走路。
二、基本部分
1.介绍游戏规则。
用三个轮胎叠在一起,摆成多个地鼠洞,请部分幼儿站在轮胎里面当地鼠,另一部分幼儿当打地鼠的人,用枕头去打地鼠,被打到的地鼠就蹲在下面,完了之后又站起来(提醒幼儿不能一直蹲在轮胎里面),如此循环,看谁的反应最快,打到的地鼠最多。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情况,交换游戏角色。
2.幼儿尝试游戏。
幼儿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
3.教师再次强调游戏规则。
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情况进行点评,再次强调游戏规则
3.幼儿交换游戏角色,再次游戏。
请扮演地鼠和打地鼠的幼儿对调游戏角色。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
师:今天打地鼠开心吗?你们打到了多少地鼠呀,有的小朋友表现得很棒,我们下次再玩,好吗?走,现在我们把打到的地鼠抬回家。
教师带领幼儿坐在轮胎上面,做捶捶背、踢踢腿等放松活动。
 
上一课题:第七周(10月21日-10月25 日)
下一课题:第九周(11月4日-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