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二班 何艳节
2024.11.11—2024.11.15第十周
下午班——
11月1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益智游戏:《拉个圆圈走走》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拉成圆圈朝一个方向边唱边走,并在歌曲的最后一个小节立即停止不动。
2.大胆想出新的停止不动的动作,快乐地游戏。
3.体验和同伴老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拉个圆圈走走》的歌曲音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拉个圆圈走走》的歌曲旋律,引导幼儿拍手或做其他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
2.教师用“啦”或“啊”跟着旋律哼唱,引导幼儿模仿,并逐渐引入歌词。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完整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倾听并说出听到的歌词。
2.教师出示图谱,根据幼儿的回答反馈并归纳成歌词,然后按照歌曲节奏教幼儿念歌词。
3.教师带领幼儿集体跟唱歌曲,直至幼儿能够熟练掌握。
(三)游戏玩法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拉成圆圈,边唱歌边朝一个方向走,唱到“蹲下”或“站好”时,要立即做出相应的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游戏,注意保持圆圈不变形,并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
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参与游戏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四)创编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除了“蹲下”和“站好”以外,还可以做什么动作也能停止不动?
2.幼儿提出自己的创意动作,教师根据幼儿提出的动作进行练习,如叉腰、举手、拥抱等。
3.教师选用某个新动作,引导幼儿完整地玩游戏,并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
(五)结束部分
二、户外体育游戏:《石头剪刀布》
活动目标:
1.通过玩《石头剪刀布》游戏,让幼儿熟悉并理解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学会在游戏中尊重对手。
活动准备:
宽敞、平坦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讲解规则
1.教师先向幼儿讲解《石头剪刀布》的基本规则,包括三种手势的含义、胜负关系和游戏的玩法。
2.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幼儿明白在游戏中要遵守规则,尊重对手。
(二)热身练习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热身练习,让幼儿熟悉三种手势的做出方法。
2.可以先让幼儿两两一组进行练习,熟悉游戏的节奏和手势变化。
(三)正式游戏
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两两进行游戏。
2.游戏开始时,幼儿同时喊出“石头剪刀布”,然后迅速做出自己的手势。
3.根据手势的胜负关系,判断胜负并记录下结果。
4.可以进行多轮游戏,最后统计每组的胜负情况,评选出优胜组。
(四)奖励环节
1.根据游戏的胜负情况,向优胜组颁发小奖品作为奖励。
2.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幼儿积极参与游戏,表扬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和努力。
(五)总结分享
上午班——
11月1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科学:猜猜我家有几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家的温馨,激发关爱父母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大胆的表述能力。
3.能根据全家福照片,完整介绍父母的姓名、工作、爱好等基本情况,表达对父母的爱。
活动准备:人手一张全家福照片、红心、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我家有几口》
提问:小朋友家有几口人?你最喜欢谁?
二、展开
1.介绍全家福照片的特点(将幼儿的`全家福照片粘贴在黑板上)
全家人脸上都露着幸福的微笑,家人在一起很幸福,所以这一张张漂亮的照片就是全家福。
2.请幼儿自由讲述
(1)大家还不认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小朋友能不能为大家介绍一下?
(2)请幼儿上前选择自己的照片。
(3)请幼儿上前讲述。
3.教师规范性提要求
(1)指小朋友讲的很好,要是说清楚爸爸妈妈叫什么?干什么工作?喜欢什么?等内容就更详细了,最后要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2)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性讲述。
(3)幼儿之间相互讲述
(4)游戏“击鼓传花”,巩固练习讲述内容。
三、结束
小结:小朋友讲的都很好,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馨的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小朋友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很辛苦,我们小朋友要争做好娃娃,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放心。
歌曲表演《三只熊》自然结束。
四、户外体育游戏:《跳房子》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跳、单脚跳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沙包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二、基本过程
1.幼儿把沙包扔进标有数字“1”的长方形里面,然后双脚夹起沙包把它扔到标有数字“2”的长方形框里面。依次进行,直到沙包被扔到“9”时,幼儿弯腰把沙包捡起,跳出房子。第二名幼儿再重新开始。
2.幼儿把沙包扔进数字“1”里面,再单脚跳进“1”,然后单脚包沙包踢进“2”,依次进行。最后把沙包踢进“9”后,幼儿单脚站在数字“8”里面,弯腰把沙包捡起来。第二名幼儿再开始。
3.跳的方法同“1”或“2”,如果第一名幼儿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第二轮比赛中直接把沙包扔进“2”,如果还是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进“3”。第二名、第三名幼儿进行时也同样。
活动规则
不能跨字跳,单脚跳的途中,另一只脚落地了,就算输,罚下场,等候地二轮比赛。
二、放松活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益智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语言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1月1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益智游戏:夹毛毛虫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夹毛毛虫》游戏,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
2.培养幼儿的耐心和专注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益智游戏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毛毛虫道具
活动过程:
(一)讲解规则与示范
教师先向幼儿讲解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并进行示范,确保每位幼儿都明白游戏的流程和要求。
(二)热身练习
让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练习,如用夹子或筷子夹取一些容易的物品,以熟悉夹子的使用方法和手眼协调的技巧。
(三)正式游戏
1.教师宣布游戏开始,每组幼儿轮流进行游戏。
2.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记录成绩与评选
1.使用计时器记录每组幼儿完成游戏的时间,并统计每组夹取的毛毛虫小节数量。
2.根据成绩评选出优胜组,并颁发奖品或证书作为奖励。
二、户外体育游戏:《找朋友》
游戏目标:
1.通过跑、跳、钻、爬障碍物,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
2.培养参加体育游戏的兴趣,感受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3.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平坦场地、彩绳2根,头饰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扮妈妈,幼儿扮小鸡、小鸭,随音乐作游戏,边唱“小鸡小鸭”歌曲边做动作。
2.教师在场地中间,幼儿围在四周,以游戏口吻边示范动作边介绍游戏的方法:“小鸡小鸭是好朋友,早晨都住在自己家里,听到妈妈的喊声,马上钻出自己的家,来到草地上,找好朋友做游戏。师 :幼儿从家里钻爬出来的时候,一定要低头,不要碰到家门,钻、爬不要拥挤,要注意安全看谁是个乖宝宝”。
3.教师请幼儿分别回到自己的家中蹲下准备,听到指令后从家里钻出来,到草地中间跟随录音做游戏。
4.教师观察幼儿钻爬的动作,音乐游戏后进行简单的评价,请动作协调的幼儿示范,指导低头弯腰的动作 .
5.鼓励幼儿游戏中大胆与同伴共同愉快地游戏。
游戏结束:
1.教师带幼儿作简单模仿动作,轻轻放松整理。
2.幼儿一起唱找朋友儿歌回教室。
上午班——
11月1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社会: 防火安全我知道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火灾,认识不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及位置。
2.初步掌握发生火灾时的逃生求救方法,了解消防安全。
3.学唱消防安全小儿歌,注意消防安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有基本的安全意识,知道每层楼都有一些消防器材。
“消防器材”组图;“消防标识”组图;“易燃品”组图;《防火小儿歌》。
活动过程:
(一)师幼讨论,引导幼儿了解什么是火灾。
1.你们知道什么是火灾吗?火灾都有哪些危害呢?
2.小结:“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火灾是很危险的,当小朋友碰上的时候,一定不要惊慌。我们要想一些办法离火灾远一点。
(二)出示组图“消防器材”,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消防器材。
1.消防器材有哪些?它们一般放置在哪里呢?
2.小结:当发生了火灾,可以用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水袋等消防器材灭火。它们一般都放在走廊显眼的位置。
(三)师幼讨论,火灾发生后该如何应对。
1.掌握逃生方法,学会自救。
(1)发生火灾时,尽快逃离,不能在床底下、家具内躲藏。
(2)火势不大时,要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外冲。
(3)尽快跑往楼外,不要乘电梯,不要盲目跳楼。
(4)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沿着墙壁,弯腰走或匍匐前进。
(5)身上着火,脱去着火衣服,就地打滚。
2.知道火警电话及其由来,懂得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报警求救。
(1)大家已经知道火警电话是119,那么大家知道关于119的故事么?
(2)报火警的时候怎么跟消防员叔叔说呢?
小结:报火警的时候不要着急,要把地址说清楚。如果不懂的可以提醒身边的大人去打电话。及时的救火很重要,要第一时间拨打电话119报火警。
(四)师幼讨论“防安全注意事项”,出示组图,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消防安全。
1.师幼讨论“防安全注意事项”。
(2)不玩火,不要随身携带火柴等火种。
(2)不在阳台、楼道内和其他禁放场所燃放烟花爆竹。
(3)不乱动、不损坏公共消防器材。
(4)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消防安全标志、记住疏散方向。
(5)呼救的时候,在窗口、阳台等容易被人看见的地方呼救。
2.出示组图“消防标识”,引导幼儿认识。
3.出示组图“易燃品”,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有哪些易燃品。
(五)带领幼儿读念《防火小儿歌》,进一步巩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1.师幼念儿歌。
2.防灾知识小问答。
四、户外体育游戏:《开火车》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增强幼儿肌肉的力量。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橡皮筋(松紧带)、小椅子、垫子等。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在活动场地上设置各种适于练习钻、爬的活动环境。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器材或环境,根据器材的特征做相应的动作,如钻、爬、绕、越等。
3.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做“钻”动作的器械,训练幼儿“钻”的灵敏性。帮助他们学习“钻”时低头、团身的动作、两腿屈伸结合、交替与身体重心的转移。
4.游戏活动“开火车过山洞”:幼儿站成一路纵队,一个接一个,从四处分布的“山洞”下钻过。
5.小比赛:
每名幼儿都扮“火车头”,两手在胸前做开火车的姿势,可在场地上自由行驶,要互相不能碰状。看哪个小朋友开得稳、开的快。
放松运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5.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6.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7.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8.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1月1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特色绘本活动:爱哭小怪兽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通过妈妈传授的咒语,在面对挫折和伤心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平静和积极的心态。
2.让幼儿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学会在同伴面临困难或挫折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3.鼓励幼儿学会欣赏他人的成就并祝贺他们。
活动准备:
绘本《爱哭小怪兽》、PPT展示故事内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一个小怪兽的故事。这个小怪兽叫哭唧唧,他住在一个神秘的森林里。哭唧唧遇到一点小事就会忍不住哭泣。他经历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讲述故事
1.利用PPT展示绘本内容,教师讲述故事。
2.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哭唧唧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变化,并思考如何帮助他控制情绪。
(三)讨论与分享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哭唧唧为什么总是哭呢?他这样做对吗?”引导幼儿讨论哭唧唧的情绪表达方式及其影响。
2.教师继续提问:“当你们遇到困难或伤心的事情时,你们会怎么做呢?有没有像哭唧唧一样哭个不停呢?”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处理方式。
3.教师小结:当我们遇到困难或伤心的事情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像哭唧唧一样总是哭。我们可以像故事中的其他小怪兽一样,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角色扮演与互动游戏
1.角色扮演:邀请幼儿扮演哭唧唧和其他小怪兽的角色,重现故事中的情境。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情感表达方式。
2.互动游戏:教师出示写有夸奖的话的卡片,让幼儿抽取并读出卡片上的内容。然后,让幼儿思考并表达对卡片上所述成就或品质的看法,并学会欣赏和祝贺他人。
二、户外体育游戏:开始与停止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开始和停止》的音乐游戏,让幼儿感知音乐有反复地开始和突然停止的特点。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多种形式来表现开始和停止这一音乐的特点。
3.通过感受音乐、 表现音乐,让幼儿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开始和停止》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播放律动音乐,如《小司机》或《去郊游》,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简单的律动,如开车、去郊游等动作,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二)谈话启发
1.通过谈话启发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开始和停止”的事件。例如,提问幼儿:“小朋友坐过车吗?当司机叔叔看到绿灯时怎么办?看到红灯呢?”
2.引导幼儿理解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并延伸到其他生活中的开始和停止事件,如电灯、水龙头、洗衣机等。
(三)感知音乐
1.播放《开始和停止》的音乐,引导幼儿发现音乐反复开始和突然停止的特点。教师可以随意摆动身体,在音乐停止时定格不动,以示范给幼儿看。
2.提问幼儿:“这首音乐和我们以前听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回答出“一会儿有音乐,一会儿没有”或“音乐反复开始和突然停止”等答案。
(四)表现音乐
1.木头人游戏:播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走一走,当音乐停止时,幼儿要立刻摆出一个好看的造型并停止不动。教师可以先示范一次,然后请幼儿尝试。
2.创造表演:鼓励幼儿尝试其他形式来表现开始和停止的音乐特点。例如,可以跳舞、学小白兔跳等。当音乐停止时,幼儿的动作要立刻停止,并摆出一个漂亮的姿势。
3.跳圈游戏:在地上画一个大圈或准备一个呼啦圈,幼儿手持方向盘围着圈站好。当音乐开始时,幼儿围着圈开车(即围着圈走或跑);当音乐停止时,幼儿要立刻跳进圈内并停止不动。
 
上一课题:第九周(11月4日-11月8日)
下一课题:第八周(10月28日——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