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飞彩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飞彩园区

课题:2025.9.22—2025.9.26 第四周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四班  胡成婷

2025.9.22—2025.9.26 第四周

下午班——

9月2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B区

游戏材料:小型体育器械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与材料、同伴、环境的互动

支持策略:

(1)合理规划场地: 将动态区与相对静态区稍作分隔,避免相互干扰,保证安全;

(2)教师首先应以观察者为主,管住手、闭上嘴、睁大眼,给予幼儿充分探索和试错的空间;当游戏遇到瓶颈时通过提问或提示拓展游戏;

(3)针对观察中发现的个别幼儿动作发展较弱和社交胆怯或缺乏耐心等问题,制定个别化的指导计划,在后续活动中给予更多关注和机会。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篮球技能——定点拍球

活动目标:

1.体验拍球游戏的乐趣。

2.掌握原地定点拍球的动作要领,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3.能连续的原地定点拍球,提升动作稳定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纸杯、纸牌

活动目标:

1. 认识纸杯(圆柱形、可堆叠)和纸牌(扁平、易弯折)的外形特征,知道两种材料可组合搭建出简单造型。

2.尝试用“纸杯堆叠”“纸牌穿插/平铺”的方式搭建,发展手部精细动作与手眼协调能力;能自主探索两种材料的组合方法,初步培养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纸杯、纸牌建构产生兴趣,愿意专注参与搭建活动;在搭建中能接受尝试的失败,愿意反复调整,体验成功搭建的快乐;初步学习与同伴分享材料,感受合作搭建的乐趣。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2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B区

游戏材料:小型体育器械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与材料、同伴、环境的互动

支持策略:

(1)合理规划场地: 将动态区与相对静态区稍作分隔,避免相互干扰,保证安全;

(2)教师首先应以观察者为主,管住手、闭上嘴、睁大眼,给予幼儿充分探索和试错的空间;当游戏遇到瓶颈时通过提问或提示拓展游戏;

(3)针对观察中发现的个别幼儿动作发展较弱和社交胆怯或缺乏耐心等问题,制定个别化的指导计划,在后续活动中给予更多关注和机会。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我做过的交通工具》
活动目标
1.认识2-3种常见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的名称和基本外形特征。
2.能运用简单的词语或短句(如“我坐过公交车”“妈妈骑自行车带我”)描述自己乘坐过的交通工具,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能认真倾听同伴的分享,初步理解他人表达的内容。

3.愿意主动分享自己乘坐交通工具的经历;感受交通工具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观察身边事物的意识。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唤起经验

1. 教师出示交通工具图片(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播放对应的声音(如公交车鸣笛声、自行车铃铛声),提问:“小朋友们,听一听、看一看,这些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坐过它们呢?”

2.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初步调动对交通工具的已有经验,教师小结:“这些都是我们生活里常见的交通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做过的交通工具’吧!”
二、示范引导,学习表达

1. 教师结合自身经历,用简单短句完整表达:“老师上周坐公交车去超市,公交车有很多座位,还能载很多人,特别方便!”,同时展示公交车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坐过”的场景和交通工具特征。
2.请3-4名勇敢的幼儿上台,结合图片说说自己坐过的交通工具,如“我坐爸爸的小汽车去公园”。

2. 教师手持不同交通工具图片,快速展示,幼儿看到自己坐过的交通工具,就站起来说“我坐过XX”,巩固对交通工具名称的认知和表达。
三、绘本辅助,拓展经验

1. 教师讲述简单的交通工具主题绘本(如《小火车的旅行》《公交车的一天》),边讲边提问:“绘本里的小动物坐了什么交通工具?它们去了哪里?”
2.引导幼儿对比绘本内容和自己的经历,如“小动物坐公交车去森林,你坐公交车去过哪里呀?”,进一步鼓励幼儿表达,拓展对交通工具用途的认知。

2. 引导幼儿和旁边的同伴分享:“你可以问问好朋友,他喜欢吃哪种水果呀?”

四、总结回顾,延伸生活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我们认识了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还分享了自己坐过它们的事情,大家说得都很棒!”
2.延伸提问:“回家后可以问问爸爸妈妈,你们还坐过哪些不一样的交通工具,明天来幼儿园和小朋友分享吧!”,结束活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三、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四、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B区

游戏材料:小型体育器械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与材料、同伴、环境的互动

支持策略:

(1)合理规划场地: 将动态区与相对静态区稍作分隔,避免相互干扰,保证安全;

(2)教师首先应以观察者为主,管住手、闭上嘴、睁大眼,给予幼儿充分探索和试错的空间;当游戏遇到瓶颈时通过提问或提示拓展游戏;

(3)针对观察中发现的个别幼儿动作发展较弱和社交胆怯或缺乏耐心等问题,制定个别化的指导计划,在后续活动中给予更多关注和机会。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一、篮球技能——定点拍球

活动目标:

1.体验拍球游戏的乐趣。

2.掌握原地定点拍球的动作要领,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3.能连续的原地定点拍球,提升动作稳定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图形配对

活动目标:

1.能准确辨认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础图形,掌握图形的典型特征,并能将相同或相似图形进行正确配对。

2.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提升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与手部精细动作,能独立解决图形配对过程中的简单问题。

3.在成功配对图形后获得成就感,激发对益智类活动的兴趣,愿意主动参与并耐心完成操作任务。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2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B区

游戏材料:小型体育器械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与材料、同伴、环境的互动

支持策略:

(1)合理规划场地: 将动态区与相对静态区稍作分隔,避免相互干扰,保证安全;

(2)教师首先应以观察者为主,管住手、闭上嘴、睁大眼,给予幼儿充分探索和试错的空间;当游戏遇到瓶颈时通过提问或提示拓展游戏;

(3)针对观察中发现的个别幼儿动作发展较弱和社交胆怯或缺乏耐心等问题,制定个别化的指导计划,在后续活动中给予更多关注和机会。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兔子先生去散步》(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跑步时不能推搡、不追跑打闹,了解“慢慢跑、看前方”等基本安全规则。
2.能在跑步游戏中尝试遵守安全规则,提高身体平衡与反应能力,避免碰撞。

3. 喜欢参与跑步游戏,愿意主动遵守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情境激趣
1.教师身穿兔子头饰,扮演“兔子先生”,用故事导入:“兔子先生今天要去森林里跑步,可是路上会有小危险,谁能帮兔子先生想办法安全跑步呀?”

2.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初步感知跑步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二、展开环节:学习安全规则+游戏练习

1.学习安全规则,演示“推搡危险”:两名教师模拟跑步时互相推搡,其中一人“摔倒”,提问幼儿“为什么会摔倒?”,总结“跑步不推不挤”;演示“看路防碰撞”:教师故意低头跑步,假装要撞到玩具,提问幼儿“怎么避免撞到东西?”,总结“跑步眼睛看前方”。

2.戏:兔子先生的安全跑:幼儿扮演“小兔子”,跟随教师在划定的场地内跑步,教师随机提醒规则。

当教师说“前方有石头”,幼儿放慢速度、看前方绕过“石头”;当教师说“有小刺猬过来啦”,幼儿需停下脚步,避免“碰撞”。
三、结束环节:分享总结

1. 教师带领幼儿坐在“草地上”,提问:“今天小兔子们跑步时都遵守了什么规则呀?”,请2-3名幼儿分享。

2.  教师总结:“跑步时不推挤、看前方,才能安全又开心,以后小朋友跑步也要像小兔子一样遵守规则哦!”。
四、活动延伸
1.生活延伸:户外活动时,教师以“兔子先生小助手”的身份,提醒幼儿在追逐、跑步时遵守规则,如发现有幼儿追跑打闹,用“兔子先生说啦,这样跑会撞到小松鼠哦”的话语引导;过渡环节,组织幼儿排成“兔子小队”慢慢走,强化“不推挤、看前方”的习惯。

2.家园延伸:发放“安全跑步小任务”家园联系卡,建议家长周末带孩子户外活动时,和孩子玩“安全跑步小游戏”(如设定“避开小水坑”“不撞到大树”等情景),并拍摄照片或视频分享到班级群,让幼儿在生活中持续践行安全跑步规则。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B区

游戏材料:小型体育器械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与材料、同伴、环境的互动

支持策略:

(1)合理规划场地: 将动态区与相对静态区稍作分隔,避免相互干扰,保证安全;

(2)教师首先应以观察者为主,管住手、闭上嘴、睁大眼,给予幼儿充分探索和试错的空间;当游戏遇到瓶颈时通过提问或提示拓展游戏;

(3)针对观察中发现的个别幼儿动作发展较弱和社交胆怯或缺乏耐心等问题,制定个别化的指导计划,在后续活动中给予更多关注和机会。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认识美发屋的常见工具(如梳子、发夹、仿真吹风机),知道美发屋是帮助人们整理头发的地方。

2.尝试用梳子、发夹为同伴或玩偶梳理头发,发展手部精细动作;能在游戏中用简单语言交流(如“你想梳小辫子吗”),提升语言表达与社交能力。

3.喜欢参与美发屋角色扮演,感受模仿游戏的乐趣;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如“你当理发师,我当顾客”),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梳子、皮筋、梳子

活动过程:

1. 教师扮演“美发师”,手持梳子、仿真吹风机走进区域,笑着问:“小朋友们,我的美发屋开张啦!谁知道这些是什么呀?它们能用来做什么?”

2.逐一展示美发工具,用梳子轻轻梳幼儿头发,说“梳子能把头发梳整齐”;拿起发夹:“发夹可以把头发夹起来,变成漂亮的造型”,帮助幼儿认识工具名称与用途。

3.邀请1名幼儿当“小顾客”,教师示范简单理发流程(梳头发→夹发夹),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各类绘本

活动目标:

1.认识绘本的基本构成(封面、页码、图画、简单文字),能从封面辨别1-2本熟悉绘本的名称;通过绘本画面,感知简单的故事情节(如角色、发生的事情)。

2.尝试用正确姿势(坐姿端正、一页页翻书)阅读绘本,发展手部精细动作;能结合画面用简短语言(如“小猫在吃鱼”)描述看到的内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愿意倾听同伴或教师讲述绘本,培养初步的倾听能力。

3.对绘本产生兴趣,喜欢自主翻阅或参与集体阅读活动;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绘本(不撕页、不乱涂)的良好习惯。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