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8—2023.4.12 第七周
下午班——
4月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建构游戏:《停车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停车场的功能和基本结构,知道停车场是供汽车停放的场所。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建构技能。
3.培养幼儿对停车场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
停车场图片、汽车模型、建构积木等。
活动过程:
(一)主题导入
1.教师出示停车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停车场的功能和基本结构。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停车场。
(二)学习停车场的建构
1.教师向幼儿讲解停车场的建构方法,让幼儿知道如何用建构积木搭建停车场。
2.教师演示如何搭建一个简单的停车场模型,让幼儿模仿。
(三)建构游戏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建构任务,如搭建一个停车场、设计一个停车场模型等。
2.幼儿需要根据任务要求,合作选用合适的建构积木,完成停车场模型。
(四)展示和分享
1.每个小组向全班幼儿展示自己搭建的停车场模型,并分享建构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2.教师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互动,共同欣赏和学习。
二、户外体育游戏:《好玩的靠垫》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靠垫的多种用途,知道靠垫可以用来坐、靠、玩等。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靠垫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
各种靠垫、布料、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主题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靠垫,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靠垫的用途。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靠垫。
(二)探索靠垫的多种用途
1.教师向幼儿讲解靠垫的多种用途,如坐、靠、玩等。
2.教师演示如何用靠垫进行游戏,让幼儿体验。
(三)靠垫游戏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游戏任务,如用靠垫搭建小屋、制作靠垫玩具等。
2.幼儿需要根据任务要求,合作选用合适的靠垫,完成游戏。
(四)创意展示
1.每个小组向全班幼儿展示自己完成的靠垫游戏,并分享游戏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2.教师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互动,共同欣赏和学习。
上午班——
4月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语言:《你好你好》(儿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并学会唱《你好你好》儿歌,知道儿歌的内容和意义。
2.培养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
音乐、歌词卡片、手偶等。
活动过程:
(一)主题导入
1.教师播放《你好你好》儿歌,引导幼儿听并说出儿歌的名称。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听到的儿歌。
(二)学习儿歌
1.教师向幼儿讲解儿歌的内容和意义,让幼儿理解儿歌的主题。
2.教师示范唱《你好你好》儿歌,让幼儿跟随学唱。
(三)歌唱游戏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歌唱任务,如表演《你好你好》儿歌、创作类似的问候歌曲等。
2.幼儿需要根据任务要求,合作完成歌唱任务。
(四)展示和分享
1.每个小组向全班幼儿展示自己完成的歌唱任务,并分享歌唱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2.教师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互动,共同欣赏和学习。
四、户外体育游戏:《123木头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123木头人的游戏规则,知道游戏的目标是数数和保持静止。
2.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他们的协调性。
3.培养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木头人玩偶等。
活动过程:
(一)主题导入
1.教师出示木头人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木头人的特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类似游戏。
(二)学习游戏规则
1.教师向幼儿讲解123木头人的游戏规则,让幼儿知道游戏的目标是数数和保持静止。
2.教师示范游戏过程,让幼儿跟随学习。
(三)游戏活动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游戏任务,如进行123木头人游戏、创新类似的数数游戏等。
2.幼儿需要根据任务要求,合作完成游戏。
(四)创意展示
1.每个小组向全班幼儿展示自己完成的游戏,并分享游戏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2.教师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互动,共同欣赏和学习。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增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在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知道材料的作用,并学习较充分、合理的运用。
2.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深化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4月1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可爱的小鸡》
活动目标:
1. 感知小鸡的外形特征。
2. 利用撕、贴等技能将自己装扮成小鸡,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3. 能在一定的情景环境中积极愉快地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适合打扮小鸡的材料、绉纸等,自制鸡妈妈服饰一套。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魔术,想不想看?(教师换装)二、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激发动手操作的欲望。
(二)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
师:瞧,我变成了谁?师:小鸡的头是怎么样制作的?绒毛是怎么样制作的?还可以怎么样来装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鸡妈妈的装扮,重点讲述制作方法。
(三)教师介绍材料,交代制作要求。
师:瞧,鸡妈妈给小鸡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我们快去装扮下自己吧。
(四)幼儿动手装扮。
教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进行装扮。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大胆装饰绒毛。
(五)相互欣赏交流。
师:这只鸡宝宝真可爱,你是怎样打扮自己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吧。教师鼓励幼儿之间相互交流。
(六)韵律活动。
师:一起跟着鸡妈妈出去散步吧。
二、户外体育游戏:《走脚印》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协调性。
2.促进幼儿的模仿能力和创造力。
3.增进幼儿对自然和动物的认知和兴趣。
4.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脚印图案、小动物玩具、彩虹色垫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教学走脚印的动作
1.教师向幼儿展示走脚印的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2.幼儿模仿走脚印的动作,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3.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加深幼儿对走脚印动作的记忆。
(三)游戏:走脚印小动物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小动物”。
2.游戏开始,各组幼儿需要按照“小动物”的脚印图案进行走脚印。
3.在走脚印过程中,教师会出示不同的小动物脚印图案,幼儿需要迅速找到对应的脚印进行走步。
4.走脚印完成后,各组展示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奖励。
(四)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上午班——
4月1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对安全的重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故事书《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标志等。
活动过程:
(一)主题导入
1. 教师出示故事书《不跟陌生人走》,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故事的主题。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陌生人时的经历。
(二)学习安全知识
1.教师向幼儿讲解不跟陌生人走的重要性,让幼儿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2.教师通过故事书《不跟陌生人走》引导幼儿学习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陌生人的潜在危险。
(三)角色扮演游戏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游戏任务,如进行不跟陌生人走的角色扮演游戏、创作类似的安全游戏等。
2.幼儿需要根据任务要求,合作完成游戏。
(四)安全标志认识
1.教师向幼儿展示安全标志,让幼儿了解安全标志的含义。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标志的认知游戏
四、户外体育游戏:《捉蝴蝶》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单脚站立和单脚跳跃的能力。
2.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平整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进入场地随《健康歌》音乐幼儿做热身运动,伸伸手,弯弯腰,点点头,跺跺脚。
(二)师说谜语,创设情境: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小朋友要不要猜一猜他是谁?师;有种动物真稀奇,天天生活在水里,说他是龙,不是龙,头上长着小胡须。对了他就是小蝴蝶。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来玩捉蝴蝶的游戏好不好?幼儿边说儿歌边做游戏。
小蝴蝶,小蝴蝶,我们把你带回家。
装在篓里蹦蹦跳,躺在碗里羞答答。
大红旗袍红头发,像个新娘要出嫁。
(三)游戏玩法:
大部分幼儿单脚站立或跳跃当蝴蝶,其中两名幼儿手拉手当渔网去捉蝴蝶,若被抓住了就当渔网与那两个幼儿手拉手去抓蝴蝶,直到所有的蝴蝶被捉住,游戏结束。如果快被捉住了就蹲下来表示安全,不能去捉了。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增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在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知道材料的作用,并学习较充分、合理的运用。
2.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深化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上午班——
4月1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艺术:《我上幼儿园》歌曲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并学会唱《我上幼儿园》歌曲,知道歌曲的内容和意义。
2.培养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
音乐、手偶等。
2. 场地:宽敞的室内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主题导入
1.教师播放《我上幼儿园》歌曲,引导幼儿听并说出歌曲的名称。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向幼儿讲解歌曲的内容和意义,让幼儿理解歌曲的主题。
2.教师示范唱《我上幼儿园》歌曲,让幼儿跟随学唱。
(三)歌唱游戏
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歌唱任务,如表演《我上幼儿园》歌曲、创作类似的幼儿园生活歌曲等。
2.幼儿需要根据任务要求,合作完成歌唱任务。
(四)展示和分享
1.每个小组向全班幼儿展示自己完成的歌唱任务,并分享歌唱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2.教师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互动,共同欣赏和学习。
四、户外体育游戏:《玩皮球》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脚协调性。
活动准备:大筐子2个,皮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玩法:
幼儿分成两组,听到口令后,幼儿拿到皮球小跑步送到指定筐子里,并返回来说出下一个幼儿名字,被叫到名字的幼儿继续送皮球,哪组最后一名幼儿回来,作为胜出的一方,给予奖励。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阅读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增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在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快乐,知道材料的作用,并学习较充分、合理的运用。
2.引导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深化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