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一班 徐欣冉
2024.10.8—2024.10.12第六周
上午班——
10月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语言活动:《乐于助人的小刺猬》(故事)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喜欢听故事。
2.学习小刺猬乐于助人的品质,懂得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3.充分感受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乐于助人的小刺猬视频。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小刺猬)
师:你们可真聪明,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听个有趣的故事,在听故事之前我有个小问题?大家见过小刺猬吗?
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有关小刺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乐于助人的小刺猬》
(二)观看视频,理解故事情节。(边看边提问。)
师:小刺猬遇见谁啦?
师:小刺猬是怎么帮助小鹿的?(跟老师说一遍。)
师:受伤的小鹿是怎么回答的?(学小鹿的声音。)
师:小鹿最后是怎么感谢小刺猬的呀?(请小朋友大声告诉老师。)
(三)完整的讲解故事。
让幼儿对故事中的对话更熟悉。
(四)请小朋友说一说小刺猬帮忙的样子。
师:小刺猬是怎么帮助小鹿的呢?(小刺猬去森林里找来跟多小动物帮助小鹿。)
活动结束: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小刺猬一样,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四、户外体育游戏:《运西瓜》
活动目标:
1.尝试绕过障碍物行走,提高身体的平衡性。
2.能够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参与体育游戏。
3.喜欢和同伴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玩具西瓜若干个,塑料小矮椅两把,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的口吻,引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1.幼儿扮演小猪,教师扮演猪妈妈。
师:小猪宝宝们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身体吧。
2.幼儿随音乐模仿小猪活动身体,做好热身运动。
(二)创设情境,讲解游戏规则。
1.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并向幼儿讲解游戏规则。
师:猪妈妈种了好多西瓜,让我们用各种方法走过小路把西瓜运回来。
师:仔细看前面有两个障碍物,挡住我们回去的路,这可怎么办呀?
师:你可真聪明,对呢我们得绕过去。
师:准备好了吗?去摘西瓜喽。
师:每次只能摘一个西瓜回来哦,走路的时候要小心哦。
(三)开始游戏,教师引导游戏玩法。
师:小猪宝宝们躲避障碍物的时候,一定要一个一个绕过去。
师:绕过障碍的时候慢慢走。
师:眼睛要看好了,一步一步稳稳地走。
播放律动音乐,幼儿继续游戏。
活动结束:
今天小猪宝宝们表现非常棒,都学会了运西瓜,老师给你们一个大大的赞。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语言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马克笔。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喜欢用马克笔画画,大胆使用马克笔。
2.尝试在画纸上用点,线装饰自己喜欢的图案。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0月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建构游戏:《百变磁力棒》
活动目标:
1.知道玩具的名称及大致玩法。
2.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习搭高、拼技能。
3.对建构材料感兴趣,喜欢上建构活动。
活动准备:
磁力棒若干、磁力棒搭建示意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当小小建筑师,帮幼儿园盖房子。
2.让幼儿观察示意图,引导幼儿说出外形特征。
师:这些房子是几层的?是什么形状的?
(二)教师示范搭建房子的技能和方法。
1.老师按顺序搭建房子的形状,墙可以搭正方形或长方形,屋顶可以搭三角形。
(三)提出建构要求及规则。
1.师:小朋友们可以自己选择材料搭喜欢的建筑,但是要爱护玩具,也不要把别的小朋友的建筑碰倒了。
2.在幼儿搭建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指导。
(四)欣赏幼儿作品。
师:你们觉得哪个房子漂亮呢?为什么漂亮?
(五)活动延伸
回家之后跟爸爸妈妈描述一下你们今天搭的房子,还有是怎么搭的好吗?
二、户外体育游戏:《吹泡泡》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学会踮脚、下蹲、蹦跳。
2.感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
3.培养团结合作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泡泡水,空旷的草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带幼儿走到大草坪,提醒幼儿在户外活动的常规要求。
2.教师吹泡泡,让幼儿自由抓泡泡,比比谁抓的多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二)基础部分
1.引导幼儿学习踮脚、下蹲、蹦跳等动作,保护幼儿的安全,注意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2.教幼儿游戏的儿歌(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长高了,泡泡长低了,泡泡破了。)
(三)讲解游戏规则
大泡泡—围成大圈,小泡泡—围成小圈;泡泡飞高—踮脚,泡泡飞低—蹲下;泡泡破了向后跳。
活动结束:
带幼儿回教室休息,播放轻音乐放松。
上午班——
10月1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语言活动:《爱笑的宝贝》(故事)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开心是会笑的,感知大笑脸部的五官变化。
3.喜欢笑,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爱笑的宝贝绘本,镜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利用镜子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镜子)
师:说对啦!真聪明呢,今天老师要跟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在玩游戏之前我有个小问题?大家见过自己开心的样子吗?知道开心快乐时是什么样的呢?(一起对着镜子笑。)
师:现在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开心时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爱笑的宝贝》。
(二)出示大笑的脸部特写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看他在干嘛呀?(哈哈大笑。)
师:哇!你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图片的人笑的好开心呀。
师:再看这张,他眼睛是什么样的呢?(眯眯眼。)
师:好棒呀,他笑的眼睛都眯着啦!(请小朋友学一遍。)
师:我们一起看看这张是什么样的吧?(戴眼镜,缺牙齿。)
(三)引导幼儿咯吱一下旁边的好朋友,观察他的笑脸。
让幼儿对故事中的开心大笑更熟悉。
(四)请小朋友说一说故事里宝贝开心的样子。
师:故事里宝贝开心是什么样子的呢?(大眼睛弯弯的,嘴巴笑的好大。)
活动结束:
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知道开心就会哈哈大笑啦。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分享一下自己快乐,把快乐带回家吧!
四、户外体育游戏:《小动物找家》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体育游戏,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2.学习听指令向指定方位走。
3.能根据指令指定方位走。
活动准备:
各种小动物头饰,律动音频。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一起出来游戏啦。
1.将幼儿分成四组。
2.教师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幼儿边听音乐,边自由做动作,活动身体。
(二)创设情境,介绍游戏玩法。
1.将头饰分别贴在四组小朋友桌子上分别分为:小羊组,小猫组,小鸡组和小鸭组。
师:时间过得真快,小动物们要回家了,可是小动物们的家在哪里呢?(请幼儿观察游戏场地,确认每一个小动物的家的位置)
2.教师发出指令,请幼儿仔细听,然后按指令走向相应的小动物的“家”。
师:喵喵喵,喵喵喵,小猫要回家,小猫的家在哪里?(提醒小猫组的幼儿回到自己桌子上,其他幼儿原地不动。)
3.教师继续发出指令,请相应小动物的幼儿根据指令要求依次走到自己的家到达后。
(三)改变玩法,增加游戏趣味。
1.改变小动物的“家”的位置,体验不同小动物“回家”的乐趣。
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都能按老师的指令指定方向走,真的太聪明啦,现在好好休息一会儿吧。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益智区、语言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杯子。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喜欢听音乐,并愿意与同伴一起跳舞。
2愿意参加音乐活动,能初步感受与同伴一起玩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上午班——
10月1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艺术活动:《歌声与微笑》(歌曲)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能够跟着音乐做动作。
2.让幼儿初步认识、熟悉音乐,感受音乐的乐趣。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锻炼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歌声与微笑》、ppt。
活动过程:
(一)音乐魔法箱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音乐魔法箱。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呀!今天老师来的路上遇到了魔法仙子,魔法仙子送给了我一个神奇的魔法箱,宝箱里面什么都有,让我们一起数一二三音乐宝箱在哪里?音乐宝箱在这里。(铛铛铛铛用手接住宝箱。)那今天魔法宝箱会为我们变出什么魔法音乐呢?
师:让我们一起来施魔法,魔法,变变变(出示音乐宝箱。)
2. 教师播放《歌声与微笑》音乐,激发幼儿兴趣后深入询问幼儿是否想让音乐变得更有趣。
(二)教师示范动作。
1.一边播放音乐《歌声与微笑》,一边做拍手拍腿优美动作,向幼儿展示一遍。(在演示过程中动作不能太复杂,简单易学。)
2.播放《歌声与微笑》ppt,向幼儿展示每个图片代表什么(描写春天丰富多彩的画面。)
(三)教师教学动作。
1.教师跟着音乐图片代表的图标,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
师:小朋友们今天可真开心呀,让我们一起来做更开心的游戏吧!带幼儿熟悉音乐和动作后,让幼儿独自展示,并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歌声与微笑》,表现得都非常的棒呢,让我们回家以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一下好不好呢?现在我们一起排小火车去喝水吧。
四、户外体育游戏:《木头人》
活动目标:
1.知道“木头人”的形象特征,掌握游戏规则。
2.能够快速的反应并停止动作,发展全身躯干肌肉的控制能力。
3.喜欢进行体育活动,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积木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韵律导入
1.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2.你们听到了什么?(1、2、3木头人)
3.木头人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征?(木头做的,不会动)
(二)扮演木头人,尝试游戏
1.你们知道木头人的游戏怎么玩吗?
(听到音乐休息时,要像木头人一样不能动)那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呢?(起点处准备,保持距离,先到达终点的小朋友在终点处等候)
2.播放音乐,第一次尝试玩法。
3.发现问题,完善规则:没有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该怎么办?
(三)创设情景,完成任务
1.搭建城堡所需要的木头,都放在了对面。需要你们通过玩“木头人”的游戏,到终点处搬运,每次只能拿一块木头哦!
2.拿好木头以后返回起点,将木头放到筐子里,才算胜利。
3.播放音乐,第二次尝试游戏。
(四)提升难度,再次挑战
提升难度,音乐停止时做对应要求的动作。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褶皱卡纸。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撕纸活动中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
2.培养幼儿自主动手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0月12日 星期六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音乐游戏:《小猫钓鱼》
活动目标:
1.理解音乐的内容,喜欢听音乐。
2.能够跟随音乐与同伴一起跳舞。
3.培养幼儿喜欢听音乐,养成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习惯。
活动准备:
小猫钓鱼视频和音乐,小猫头饰若干,钓鱼材料。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引出话题。
1.一起做手指游戏,然后为幼儿三根手指变成什么呢?(小花猫)
(二)谈话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小花猫)你们养过小花猫吗?谁能学学小花猫的叫声?小朋友知道他爱吃什么食物吗?(小鱼)今天,小猫要跟着猫妈妈去钓鱼,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猫钓鱼》。
(三)组织幼儿听一听故事,观看《小猫钓鱼》,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呢?,故事里是什么小动物在钓鱼?
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下面能让我们带着问题再去听一遍故事。
1.组织幼儿观看动画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片段一:
师:小猫为什么没有钓着鱼?如果,你是小猫,你会怎么做呢?
片段二:
小猫钓着鱼了没有?为什么?
小结:只要一心一意,认真仔细,耐心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活动结束:
你们知道小猫还有哪些本领吗?小猫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帮我们消灭老鼠。
二、户外体育游戏:《小鸭子找家》
活动目标:
1.喜欢并能主动参与活动当中,对体育活动感兴趣。
2.体验合作团结的乐趣,提高合作和规则意识。
3.练习下蹲走,锻炼腿部肌肉的力量。
活动准备:
塑料篮子三个,塑料玩具鱼,塑料棒。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部分)。
导入语: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都喜欢小鸭子吗?那么今天啊,我们都是小鸭子,老师想起每个小朋友扮演鸭宝宝,老师扮演鸭妈妈,我们来玩个游戏。大家想不想玩啊?
1.老师、幼儿分别扮演鸭妈妈和鸭宝宝的角色,随着音乐旋律《数鸭子》,模仿鸭子走路热身。
2.老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的变化做模仿律动,鸭子捉鱼(弯腰点头),鸭子蹲下,鸭子扑水(跳)。
(二)基本部分。
1.老师让小朋友们围成一个圈,我们玩的游戏叫《小鸭子回家》,并示范小鸭子走路的基本动作要领。指导重点:
(1)小鸭子捉鱼回来时必须从小路的两边跑回来,并把鱼放在篮子里。
(2)小鸭子散步时,掌握好重心,尝试下蹲走。
2.幼儿听着音乐《小鸭子嘎嘎嘎》走到四条小路的起点分别站好,进行游戏,小鸭子回家。玩法:
幼儿四人一组,同方向站成一列下蹲,第一个幼儿蹲下,幼儿依次牵住前面幼儿的衣服。听到口令后,四个幼儿一起下蹲前行。保持协调走过障碍物(塑料棒),先到者胜利。(注意走的时候不能让队伍断开,及时调整。)
(三)结束部分。
鸭妈妈带领小鸭子听音乐《小鸭嘎嘎嘎》做小鸭子的律动模仿抬着鱼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