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七周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一班  刘雨婷

2024.10.14—2024.10.18第七周

上午班——

10月14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2.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木块、纸盒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木块和纸盒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我会躲猫猫》(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躲猫猫不能躲在危险的地方,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喜欢玩躲猫猫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3.了解家中的危险区域,知道躲猫猫时到安全位置躲藏。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玩躲猫猫的游戏导入,感受游戏的乐趣。

1.了解游戏躲猫猫

2.幼儿讲述躲藏的位置。

教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刚才躲在哪里?在家和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玩躲猫猫游戏,你们是躲在哪里才能不被他们找到呢?

(二)观看PPT中的视频《捉迷藏》,使幼儿了解躲猫猫应该藏在安全的地方。

理解视频内容,引导幼儿讲述不适合躲藏的地方。

(三)欣赏PPT中的图片,判断对错。

教师:有几位小朋友们也在玩躲猫猫,现在要请大家帮帮忙,看看他们躲藏的地方合适吗?为什么?

(四)学习安全儿歌《躲猫猫》。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0月15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木块、纸盒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木块和纸盒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跳房子》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跳、单脚跳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包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二)基本过程

1.幼儿把沙包扔进标有数字“1”的长方形里面,然后双脚夹起沙包把它扔到标有数字“2”的长方形框里面。依次进行,直到沙包被扔到“9”时,幼儿弯腰把沙包捡起,跳出房子。第二名幼儿再重新开始。

2.幼儿把沙包扔进数字“1”里面,再单脚跳进“1”,然后单脚包沙包踢进“2”,依次进行。最后把沙包踢进“9”后,幼儿单脚站在数字“8”里面,弯腰把沙包捡起来。第二名幼儿再开始。

3.跳的方法同“1”或“2”,如果第一名幼儿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第二轮比赛中直接把沙包扔进“2”,如果还是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进“3”。第二名、第三名幼儿进行时也同样。

活动规则:不能跨字跳,单脚跳的途中,另一只脚落地了,就算输,罚下场,等候地二轮比赛。

(三)放松活动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木块、插塑积木

活动目标:

1. 遵守建构游戏地规则,学习搭建以及收纳整理的方法。

2. 愿意参与,对建构游戏感兴趣,体验游戏过程中的快乐。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0月16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3.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木块、纸盒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木块和纸盒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知道颜料被水溶解后会变出颜色。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

3.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个、瓶盖 2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

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桌子上,颜色标记19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瞧,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有颜色吗?轻轻摇一摇水会动。

教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知道了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还会流动。

教师:水宝宝可好玩了。它不但会动,它还想和我们玩变魔术的游戏,你们

想玩吗?

(二)初步探索

1.教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就藏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

瓶子,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在玩的时候我们要一起念一句好听的话:“水宝宝,

变变变。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听到这句话才会变色。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

,自由摇动,使其变色。(提醒幼儿观察自己的水宝宝是不是透明的)(教师

可以用动作提醒幼儿先横着摇动瓶身,瓶宝宝喜欢一上一下用力的跳舞)

教师:你们发现你们的水宝宝都变了吗?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哇,水宝宝太厉害了,有的变成了红色,有的变成了蓝色,有的变成了黄色。

教师:小朋友们,水宝宝玩累了!我们把瓶子放在地上,让水宝宝休息一会吧!

2.水宝宝变色的秘密。

教师:你们的水宝宝怎么都变颜色了?肯定有秘密,我们快来找找。(教师同时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和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

教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这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同时打开瓶盖让幼儿

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原来盖子里的颜料掉进水里水宝宝就变色了,而盖

子里没有颜料当然就变不出来了。

3.颜色对应。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水宝宝变色的秘密了,现在我们的魔术要升

级了。玩魔术之前我们要先把不同颜色的水宝宝送回它们自己的家。蓝色水宝宝住蓝色的家,红色水宝宝住红色的家,黄色水宝宝住黄色的家。(教

师将红黄蓝颜色标记贴在桌上引导幼儿颜色对应)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把你的水宝宝送回家吧,送回家之后你也找个小椅子挨着你的水宝宝坐好,我们马上又要和水宝宝玩变魔术了。

(三)再次探索,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教师:老师手里原有一瓶黄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

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这个奇迹就交给小朋友们

去完成吧!

2.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幼儿换好瓶盖

后,摇晃瓶子。(提醒幼儿一定要拧紧,要不然调皮的水宝宝会跑出来的。)

教师:现在你们拿着自己的水宝宝,要先把瓶盖慢慢地拧下来,放在空盒子

里。再选一个和你的水宝宝颜色不一样的瓶盖颜料,紧紧地拧在瓶子上。

(幼儿交换瓶盖,分组操作,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

彩的变化。)

3.交流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的魔术都变好了吗?变好了就拿着你的水宝宝到老师身

边来给老师看看你的水宝宝吧!(将幼儿聚集在一起进行交流)

教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你的水原来是什么颜色,后来又拿了什么颜色

,最后变出了什么颜色?(请个别幼儿讲述)

(四)结束环节

教师总结:哇,颜色可真有趣,原来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

的颜色呢!让我们把这个秘密带到区域里再玩一玩,变出更多不同的颜色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0月1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木块、纸盒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木块和纸盒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爬爬乐》

活动目标:

1.发展多种爬的技能,增强上肢力量。

2.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

垫子、平衡木4张、障碍物、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开火车,围成一个圆圈,激发孩子活动兴趣。

2.师幼在圆圈上跟着音乐做动物模仿操(有节奏地活动头部、上肢、腰部、腹背、下肢等)。

(二)动作教学和练习教师创设“蜘蛛侠学本领”情景,带领幼儿进行4个阶段的练习。

1.手膝着地爬。

手膝着地像小蚂蚁一个跟着一个在地上爬,要求手膝协调、爬行有序。

2.手脚伸直在地上进行高肢爬。

要求幼儿在爬行时手脚尽量伸直,膝盖不着地,围着圆圈爬两圈。

3.爬平衡木,双手用力爬,双脚并拢并保持平衡(先低后高)。

身体贴紧平衡木,双脚并拢放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抬头的同时双手伸直抓紧平衡木两侧,用力拉平衡木带动身体向前进。这个动作的难点在于幼儿的双脚要保持平衡,不要掉下。

4.匍匐爬行并从障碍物下面爬过,再回到队伍。

要求身体贴地,头抬起用手交替往前拨,双脚交替向前蹬行进爬。掌握后让幼儿以匍匐爬的动作通过障碍物下方的空隙,要求在前基础上臀部不要抬起,头侧面爬行通过。

(三)放松活动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音乐区

材料:非洲鼓、小吉他、手鼓

活动目标:

1. 乐于参与游戏,能与他人合作游戏。

2. 能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地打击乐器并演奏出来。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0月18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木块、纸盒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木块和纸盒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美术)活动——《我眼中的彩虹》(手工)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橡皮泥搓成长条的技能。

2.尝试用多种颜色长条并排摆放成彩虹。

3.培养幼儿颜色搭配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彩色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出示彩虹图片,观察彩虹的特征。

教师:知道这是什么吗?对,这就是美丽的彩虹姐姐。你们看姐姐有几种颜色?彩虹姐姐像什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彩虹像一座小桥,是几种不同颜色的小桥搭在一起。

(二)示范做彩虹。

取一红色橡皮泥,给它拉拉长,然后放板上搓长完成一座小桥。再拿黄色的檬皮泥,用小手搓成长条,搭在红色小桥的上面做

彩虹的第二层。再拿蓝色、绿色的橡皮泥搓长依次往上搭,变成一座美丽的彩虹。

(三)幼儿创作,教师提醒幼儿要先把橡皮泥揉软了,用自己喜欢的四种颜色做一座漂亮的彩虹。

(四)欣赏评价。

重点引导幼儿欣赏彩虹,教师重点评价幼儿技能与创作表现。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