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一班 刘雨婷
2024.10.28—2024.11.1第九周
上午班——
10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2.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箱、一次性纸杯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一次性纸杯和纸盒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咬人的电》(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3.培养幼儿初步的安全用电意识。
活动准备:
PPT课件,贴纸《有电危险》。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插座”,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初步讨论插座的作用。
教师:图片上的是什么?(插座)两种插座有什么不同?(一种是固定在墙上的插座,一种是可移动的插座。)你知道插座是用来做什么吗?(可以用来充电或者连接需要电的电器)
(二)出示图片“用电危险”,引导幼儿知道用电不小心可能会发生危险。
教师:图片中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用电危险吗?为什么?
小结:用电不小心可能会发生危险,湿手拔插座可能会导致自己触电;老旧的插座使用太长时间可能会引起火灾。
(三)播放PPT中歌曲视频《插座安全歌》,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培养幼儿安全用电意识。
教师:插座里有电,电可以帮助我们启动电器,但是不小心触电是很危险的。那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一起来听歌曲找答案吧。
教师:可以碰或者摸插座吗?小朋友可以自己使用插座吗?移动的插座有很长的线,应该注意什么呢?
小结:插座里有电,小朋友使用插座一定要请大人帮忙。移动的插座电线很长,小朋友玩耍时要格外小心,不能拉也不能踩电线。
(四)出示图片及贴纸《有电危险》,引导幼儿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1.出示图片“有电危险”。
教师:这个标志你认识吗?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样?
小结:这个标志是提醒大家“有电,危险!”,小朋友们看到这个标志就要提高警惕,不要靠近或触碰有电的区域。
2.出示贴纸《有电危险》,鼓励幼儿寻找教室中的插座,并由教师粘贴标志。
教师:教室里也有很多插座,找找它们在哪里?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0月2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一次性纸杯、纸盒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一次性纸杯和纸盒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踩影子》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增强幼儿跑的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3.进一步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体验游戏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阳光灿烂的户外场地。
2.事先用粉笔在场地上画好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小朋友,今天阳光明媚,天气暖暖的,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好不好?
带幼儿到活动场地。先带领幼儿热身,让他们走走跑跑跳跳,活动一下四肢。
(二)玩游戏“踩影子”
1.踩自己的影子
让小朋友们先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让小朋友们分散开来想办法踩自己的影子。
2.踩好朋友的影子
踩过自己的影子之后,接着我又开始引导幼儿踩别人的影子。两个幼儿一组,一个踩另一个的影子,另一个边跑边躲闪。
3.创新玩法
等幼儿大致熟悉了这个游戏之后,开始让幼儿四散开来玩“踩影子”的游戏,幼儿进行游戏,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启发幼儿动脑筋怎样才能不被捉影入捉到。(跑到阴凉处,没有影子也就捉不到)
交换角色,尽量多地给幼儿当捉影人的机会。在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之中,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三)活动结束
孩子们真棒,现在休息休息,甩甩胳膊踢踢腿,我们准备回教室了。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纸杯、线、海绵
活动目标:
1. 遵守科学游戏规则,学习使用以及收纳整理的方法。
2. 愿意参与,对科学游戏感兴趣,体验游戏过程中的快乐。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0月3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3.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一次性纸杯、纸盒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一次性纸杯和纸盒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彩虹糖小实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了解彩虹糖的特点,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能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发现彩虹糖在水中会溶化的现象。
3.知道吃多糖果带来的危害,要少吃糖,并在吃糖后及时漱口。
活动准备:
PPT 课件、彩虹糖、实验材料(透明水杯、勺子)若干套。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一猜,萌发兴趣。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认识的糖果。
教师:你喜欢吃糖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糖?
2.幼儿通过听声音、猜一猜的活动,引出彩虹糖。
教师:老师的口袋里藏着一种糖果。听一听,可能是什么糖?
(二)观察彩虹糖的颜色、形状等特点。
教师:你吃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
(三)创设“把彩虹糖上的颜色没有了”的游戏情境,进行实验。
1.教师:彩虹糖有这么多的颜色,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变个小魔术,你们看看彩虹糖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操作,将一颗彩虹糖放到水中,经过摇晃,颜色融化到水里,彩虹糖变成白色了。
提问:彩虹糖的颜色去哪里了?为什么呢?小朋友也一起来做一下实验吧。
2.明确实验步骤和要求。
(1)教师出示装有水的塑料杯,介绍实验材料。
(2)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水是透明无色的。
教师:水是什么颜色的?我可以透过水看到你们,所以水是透明无色的。
(3)教师讲解实验要求,帮助幼儿明确操作的步骤和要求。
教师:每人只能拿一杯水和一颗彩虹糖,先看看你拿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再把彩虹糖放在水杯里,用小勺子轻轻地搅一搅。
3.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教师:你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的?轻轻地搅一搅,看看水有什么变化?再把彩虹糖舀上来看看,它变成了什么颜色?彩虹糖上的颜色到哪里去了?
教师:有谁的发现是和他一样的?慢慢举起来给大家看看。(教师带领幼儿集体观察。)
小结:原来彩虹糖上的颜色溶化到水里去了。
(四)教师操作彩虹糖实验,感受颜色视觉冲击,进一步巩固溶化现象。
1.幼儿猜测多颗彩虹糖放进水中的变化。
教师:如果把好多彩虹糖都放在一杯水中,你们猜会变出什么?
2.教师在桌上摆放彩虹糖,带领幼儿数一数。
教师:和老师一起数一数这里一共放了几颗彩虹糖。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糖放入水中的色彩变化并进行想象、表达。
教师:哇!现在彩虹糖变成了什么?看起来像什么?
(五)幼儿品尝彩虹糖,进一步感知彩虹糖遇水会溶化的现象 。
1.教师示范吃彩虹糖,并引导幼儿猜测彩虹糖的颜色。
教师:你们想不想尝一尝彩虹糖?我也想尝一尝。(教师吃一颗彩虹糖。)
教师(伸出舌头):猜猜,我吃的是什么颜色的彩虹糖?你怎么知道的?
2.幼儿吃彩虹糖,并和同伴相互猜测彩虹糖的颜色。
教师:每个小朋友尝一颗彩虹糖,请你的朋友猜猜你吃的是什么颜色的彩虹糖。
小结:原来彩虹糖的颜色溶化到嘴里了。
(六)结合课件,知道吃多糖果带来的危害,要少吃糖,并在吃糖后及时漱口。
教师:糖这么好吃,但是如果糖吃多了会怎样?(幼儿讨论)
小结:糖虽然好吃,但小朋友记住一次不能吃太多的糖。糖吃多了容易长蛀牙,还会使身体发胖,运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要少吃糖,而且吃完糖后一定要漱口。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0月3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一次性纸杯、纸盒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一次性纸杯和纸盒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运萝卜》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做事认真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垫子4块,“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跟老师一起做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讲解游戏“运萝卜”的游戏规则及方法。
“小朋友们,我们上次种的萝卜都丰收了,我们今天去田里把它们运回家,好吗?”
“在去田野的路上有一块垫子,我们必须爬过垫子才能拿到萝卜。”
2.教师示范爬垫子的方法和游戏过程。
再请个别幼儿示范1—2次。
3.幼儿重复游戏3—4次。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幼儿爬的动作。
4.简单小结。
表扬认真爬着去运萝卜的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学小鸟飞,飞会教室。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音乐区
材料:单响筒、串铃、响棒
活动目标:
1. 乐于参与游戏,能与他人合作游戏。
2. 能通过打击乐器表现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一次性纸杯、纸盒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一次性纸杯和纸盒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美术)活动——《彩色糖果罐》(绘画)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对彩色糖果形状的识别能力。
2. 通过简单线条的绘制,培养幼儿的基本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认知能力。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彩色糖果罐简笔画图片、色彩丰富的彩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向幼儿展示彩色糖果罐简笔画的图片,并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幼儿关于彩色糖果罐形状和颜色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
(二)示范和解释。
1.选择一种彩色糖果罐的简单线条进行示范绘制。同时解释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如线条的粗细、形状、对称等。
(三)绘画。
1.给每个幼儿发放绘画纸。
2.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彩笔,并用彩笔在绘画纸上画简单的线条描绘出糖果罐的形状。
3.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颜色给彩色糖果罐上色,培养幼儿的色彩认知能力。
(四)展示和分享。
1.结束绘画活动后,让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
2.鼓励幼儿分享绘画时的体验和感受,促进幼儿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一课题: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八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