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第十二周(2024.11.18-2024.11.22)

下午班——

11月1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通过升旗仪式,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益智游戏:《对对碰》

活动目标:

1.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与幼儿共同收集成双的鞋子散放在教师中间。

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口吻,请“小羊”(幼儿)帮助“村长”(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1)师提要求:请“小羊”给鞋子找朋友。

(2)“小羊”分散找朋友,“村长”也可参与活动,以游戏的身份指导。

2.讨论

(1)你是给鞋子找到朋友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2)梳理小结:两只鞋子的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3.游戏:对对乐

(1)“小羊”自己随意拿一只鞋在手中,然后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手中鞋子一样的另一只,配对后,两人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

(2)与其他“小羊”交换鞋子,再次游戏。

4.依据配对的方法,“小羊”再次收拾鞋子,并放入鞋柜

(1)教师提醒幼儿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可分组进行)。

(2)师幼共同检查鞋子配对情况。

5.“村长”带“小羊”出去玩一玩。

二、户外体育游戏:《蚂蚁上树》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四肢力量,增强幼儿的四肢协调能力。

2.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选择一块平坦且宽敞的的区域作为游戏场地。

2.软垫、绳子。

活动过程:

1. 角色分配

每个幼儿扮演一只蚂蚁,游戏开始时,所有蚂蚁在起点线后,模拟蚂蚁的爬行方式,手膝着地,膝盖悬空,做好爬行的准备。

2. 爬行与障碍

教师发出指令后,蚂蚁们开始爬行,在爬行过程中,他们需要绕过绳子等障碍物。

3. “上树”与“下树”

当蚂蚁们到达模拟的小树旁时,他们需要模仿蚂蚁爬上树的动作,停留片刻后,再模拟蚂蚁下树的动作。

4.游戏可以进行多轮。

 

上午班——

11月1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语言活动:《三只熊》(儿歌)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理解故事内容,学说“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的XX(物品)是XX(特点)”的句式。

2.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三只熊的不同特点,体验故事的趣味性。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三只熊》的故事图片、PPT。

2. 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播放轻柔的音乐,教师模仿熊走路的姿势进入教室,引起幼儿兴趣。

2. 提问:“小朋友们,猜猜我模仿的是什么动物呀?”引导幼儿回答是熊,进而引出《三只熊》的故事。

(二)故事讲述

1.教师结合PPT或故事图片,完整地讲述《三只熊》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适当运用不同的语调来表现三只熊的不同特点,比如用低沉的声音表现熊爸爸,用温柔的声音表现熊妈妈,用稚嫩的声音表现熊宝宝。

(三)理解故事

1.展示故事中的画面,提问幼儿:“熊爸爸的椅子是怎么样的?”引导幼儿回答“大大的”,并引导幼儿用“熊爸爸的椅子是大大的”句式完整回答。同样的方法,询问熊妈妈和熊宝宝物品的特点,如床、碗等,帮助幼儿理解和学说句式。

2.引导幼儿讨论三只熊回到家发现有人动了他们东西后的心情,让幼儿感受故事的情绪变化。

(四)角色扮演

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幼儿选择扮演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的角色,戴上头饰。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鼓励幼儿模仿故事中的动作和语言,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和句式。

(五)总结与拓展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内容,重点回顾三只熊物品的特点和句式。然后请幼儿想一想,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小女孩,会怎么做。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拓展幼儿的思维。

(六)教学延伸

1.在语言区投放《三只熊》的故事书和头饰,鼓励幼儿在区域活动时间再次表演。

2.让幼儿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述《三只熊》的故事

 

四、户外体育游戏:《小松鼠运粮》

活动目标:

1.学习弯腰半蹲走;

2.锻炼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

3.培养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打扮成小老鼠,纤维袋10个,不同高低的隧道两条,音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做热身运动。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动作入场,共同游戏“机灵鼠小弟”。

(二)练习弯腰半蹲走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隧道,自由发挥过隧道的不同方式师:今天鼠妈妈要带孩子们去外面运粮食,看,这是我们要经过的一条隧道,孩子们想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经过这条隧道,大家都来试试看。

2.集体演示

请个别幼儿表演刚才过隧道的不同方法,教师根据幼儿的表演引出弯腰半蹲走。师:刚才孩子们都想出了很好的办法,可是我们小老鼠在运粮食时很容易被小猫抓住,我们要想出一个能很快通过隧道的方法。

3.幼儿集体练习半蹲走

(三)游戏:运粮食

1.过渡语:小老鼠这么棒,妈妈寻找到了一些粮食,可妈妈老了,有点搬不动,请你们帮妈妈去运粮食,好吗?

2.游戏要求:小老鼠经过这条高一些的隧道,走过独木桥,运一包粮食,再从矮一些的隧道回来。

3.幼儿游戏一次。

(四)游戏结束

围着粮食庆祝胜利,同时放松身体。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画纸。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体验绘画的乐趣,培养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欣赏色彩鲜明,造型简单的生活物品和美术作品。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1月2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音乐游戏:《幸福拍手歌》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乐意与同伴分享幸福。

2.感知歌曲中表达幸福的动作。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歌词合拍做动作。

活动准备:

1.教师可提前将幼儿椅子布置成U字型,便于幼儿做动作。

2.《幸福拍手歌》歌曲视频及图片;手势舞视频《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1. 出示组图“幸福时刻”,引导幼儿分享幸福的时刻,导入活动主题。

2. 小朋友们,你们在做什么事的时候最开心呢?

开心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

小结:这种特别特别开心的感觉,也叫幸福。当我们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吃到美味的食物、和家人出去玩的时候,心里都会感觉很开心和幸福。

3.播放歌曲视频及图片《幸福拍手歌》,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大意,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幸福拍手歌》,请小朋友们认真地听一听、看一看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表达幸福的呢。

4.有没有小朋友听过这首歌呢?

奇奇妙妙和小伙伴感到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呢?(拍手、跺脚、拍肩)分段播放歌曲视频及图片《幸福拍手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动作。一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表达幸福的呢?我们再来看一遍吧!

5. 播放歌曲视频《幸福拍手歌》,鼓励幼儿学做拍手的动作。

感到幸福的时候,他们第一次做什么动作?(拍手)一请你拍拍自己手,也可以和你身边的小朋友拍手哦。

6.播放歌曲视频《幸福拍手歌-2》,鼓励幼儿学做跺脚的动作。

接着,小朋友们感到幸福的时候,又做了什么动作?(跺脚)

你也学着视频中的小朋友来跺跺脚吧。

7.播放歌曲视频《幸福拍手歌-3》,鼓励幼儿学做拍肩的动作。最后,歌曲里的小朋友做了什么动作?(拍肩)

你也试着拍一拍自己的肩膀吧。

8.播放手势舞视频《幸福拍手歌》,鼓励幼儿尝试边唱边做动作,体验身体动作和音乐的合拍特征。

播放手势舞视频,请幼儿完整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手势舞的动作。有一位老师,把这首歌编成了一段好看的舞,我们也来学一学。

教师清唱歌曲,带领幼儿学做动作。

“如果感到幸福”可以做什么动作?(双手握拳摆臂、脚踏步)

在唱到“拍拍手/跺跺脚/拍拍肩”之后,要怎么做动作?(拍手、跺脚、拍肩)做几次呢?

(跟着节奏,做两次动作)

试试把这些动作连起来做一做。

9.教师带唱,鼓励幼儿边跟唱边做动作。

活动建议:教师可先慢速带唱,再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调整为常速带唱。

再次播放手势舞视频,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边唱一边用动作表达我们的幸福吧。

二、户外体育游戏:《推车子》

活动目标:  

1.能够推着车子走。

2.知道小推车的玩法。

3.喜欢参与小推车活动。  

活动准备:

小推车若干、障碍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项有趣的活动,你们准备好了吗?先跟着老师进行热身。  

(二)讲解示范,让幼儿了解基础规则。  

1.教师讲解小推车的玩法:幼儿双手握住小推车的把手,将小推车向前推。  

2.教师示范正确玩法,强调注意事项:注意安全。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清楚小推车是怎么玩的吗?

3.原地练习一段时间。教师巡回观察,帮助其掌握正确的推车方式。  

(三)练习小游戏

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个小推车,进行比赛。

2.师:接下来我们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能最快到达!但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和正确的推车姿势哦!  

(四)放松运动,带领幼儿进行放松运动,如深呼吸。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非常棒,都学会了推小推车,老师要给你们一个大大的赞!

 

上午班——

11月2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活动:《消防安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火灾的危害,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2.幼儿能认识常见的消防器材,并知道其用途。

3.学会简单的火灾逃生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 有关火灾场景、消防器材的图片和视频。

2. 灭火器、湿毛巾等实物或模型。

活动过程:

(一)课程导入

1.播放一段火灾场景的视频,展示火灾的可怕画面,引起幼儿关注。

2.提问幼儿看到火灾有什么感受,引导幼儿意识到火灾的危害,从而引出消防安全的主题。

(二)认识消防器材

1.展示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水带等消防器材的图片和实物(或模型)。向幼儿介绍这些器材的名称和用途,如灭火器可以灭火,消火栓能连接水带喷水灭火。

2.简单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强调幼儿不能随意操作,需在大人指导下使用)。

(三)火灾逃生方法

1.通过图片和简单的动作示范,教幼儿火灾逃生方法。告诉幼儿如果发生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态前行,防止吸入烟雾。还要注意按照安全通道指示标志逃生,不能乘坐电梯。可以和幼儿一起模拟用湿毛巾捂口鼻、弯腰走的动作。

(四)模拟演练

1.在教室或室外空旷安全的地方模拟火灾场景(可以使用烟雾弹等安全道具)。组织幼儿进行一次简单的火灾逃生演练,教师在旁指导,提醒幼儿运用所学的逃生方法,安全到达指定地点。

(五)总结

1.和幼儿一起回顾本次课程内容,强调火灾的危险、消防器材的作用和逃生方法。

2.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人分享学到的消防安全知识。

(六)教学延伸

1. 在幼儿园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栏,张贴消防知识图片。

2. 开展“小小消防员”绘画活动,加深幼儿对消防安全的印象。

四、户外体育游戏:《木头人》

活动目标:

1.知道“木头人”的形象特征,掌握游戏规则。

2.能够快速的反应并停止动作,发展全身躯干肌肉的控制能力。

3.喜欢进行体育活动,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积木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韵律导入

1.播放儿歌《木头人》,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

2.你们听到了什么?(1、2、3木头人)

3.木头人是什么做的?有什么特征?(木头做的,不会动)

(二)扮演木头人,尝试游戏

1.你们知道木头人的游戏怎么玩吗?

(听到音乐休息时,要像木头人一样不能动)那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呢?(起点处准备,保持距离,先到达终点的小朋友在终点处等候)

2.播放音乐,第一次尝试玩法。

3.发现问题,完善规则:没有遵守游戏规则的小朋友该怎么办?

(三)创设情景,完成任务

1.搭建城堡所需要的木头,都放在了对面。需要你们通过玩“木头人”的游戏,到终点处搬运,每次只能拿一块木头哦!

2.拿好木头以后返回起点,将木头放到筐子里,才算胜利。

3.播放音乐,第二次尝试游戏。

(四)提升难度,再次挑战

提升难度,音乐停止时做对应要求的动作。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小鼓。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的音乐欣赏活动。

2.喜欢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1月2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特色绘本活动:《大熊先生盖房子》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理解绘本内容,感受大熊盖房子的过程与心情变化。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讲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大熊先生盖房子》绘本、PPT(绘本内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展示PPT中森林的画面,提问:“小朋友们,在森林里住着一位大熊先生,你们猜他要做什么呢?”引出《大熊先生盖房子》的故事。

(二)绘本阅读

1.教师逐页展示绘本或PPT,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大熊先生盖房子的动作、表情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2.提问幼儿:“你们看大熊先生搬木头的时候累不累呀?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理解与讨论

1.读完绘本后,和幼儿讨论大熊先生盖房子遇到的困难,比如材料不够、天气不好等。提问:“大熊先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你们觉得他勇敢吗?”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幼儿感受大熊先生盖好房子后的心情,问:“大熊先生现在的心情怎么样?你要是大熊先生会有什么感觉?”

(四)故事讲述

1.再次展示绘本,邀请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可以从简单的句子开始,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鼓励。

(五)总结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大熊先生盖房子的整个过程,强调遇到困难不放弃的精神,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也要像大熊先生一样勇敢面对困难。

(六)教学延伸

1. 让幼儿画一画自己心目中大熊先生的房子。

2. 在图书角投放《大熊先生盖房子》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二、户外体育游戏:《快乐碰碰碰》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一起玩游戏。

2.知道和好朋友一起玩游戏很快乐。

3.能与同伴友好、愉快地玩游戏。

活动准备:

1.音乐《碰一碰》。

2.在场地上准备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我们都是好朋友

1.结合图片,教师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是好朋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师小结:他们都是好朋友,互相帮助一起玩。

(二)说一说,你是我的好朋友

1.教师提问:你有好朋友吗?他是谁?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会玩什么游戏呢?你们在一起玩时有什么感受?(开心、快乐、高兴)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重点介绍好朋友的名字、外貌特征,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和好朋友玩。

3.请幼儿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手牵手,教师小结:我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和好朋友一起玩游戏真快乐!

(三)玩一玩,好朋友“碰一碰”

1.教师:看看好朋友们在玩什么游戏?我们也一起来玩“碰一碰”的游戏吧!

2.游戏方法:幼儿和教师一起走进圆圈,音乐响起时,幼儿一边拍手演唱,一边在圆圈内自由走动。当唱到第二句“找一个朋友”时,幼儿找一个同伴,教师说碰哪里,幼儿就和同伴一起碰一碰相应的身体部位。

3.第一次和好朋友做头碰头、肩碰肩、鼻子碰鼻子、膝盖碰膝盖等动作。

4.第二次去找另一个好朋友边唱边做表示友好的动作(如手拉手、亲亲脸等)。

5.第三次游戏时,鼓励幼儿多人一起玩游戏,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四)活动结束

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律动放松。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