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第十周(2024.11.4—2024.11.8)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

芽芽二班  章雨婷

2024.11.4—2024.11.8 第十周

上午班——

11月4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奶茶盒、纸杯。

观察重点:能够利用材料及方式搭建。

支持策略:

(1)准备充分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2)设计任务式问题,引导观察事物特征;

(3)以探究拓展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我的情绪小屋》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并理解基本的情绪,如开心、伤心、生气等。

2.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3.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绪态度,学会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活动准备:

情绪小屋道具、情绪卡片、故事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情绪小屋道具。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一个神奇的情绪小屋,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情绪。”

2.引导幼儿观察情绪小屋外部的表情图标。

教师:“这些表情代表什么情绪呢?”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认识情绪。

1.老师逐一出示情绪卡片,让幼儿识别并说出卡片上的情绪名称。

2.老师讲述与情绪相关的简短故事或展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每种情绪的含义和产生原因。

3.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类似情绪,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三)情绪表达与理解。

1.老师让幼儿进入情绪小屋,根据自己的当前情绪选择相应的表情图标站在旁边。

2.老师引导幼儿轮流说出自己的情绪,并尝试解释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

3.老师鼓励幼儿观察他人的情绪,并尝试理解他人的感受,培养同理心。

(四)情绪调节。

1.教师:“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情绪时,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2.老师介绍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数数、找好朋友倾诉等。

(四)活动结束。

1.老师强调情绪表达和理解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关注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学会用积极的方式应对情绪。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5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奶茶盒、纸杯。

观察重点:能够利用材料及方式搭建。

支持策略:

(1)准备充分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2)设计任务式问题,引导观察事物特征;

(3)以探究拓展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户外游戏——《平衡木探险》

活动目标:

1.通过平衡木游戏,培养幼儿的平衡感和协调性。

2.鼓励幼儿勇敢尝试,克服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等待和轮流,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活动准备:

平衡木若干、安全垫、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场地,介绍平衡木和今天的游戏主题。

教师:“今天我们要在平衡木上进行一场探险游戏,看看谁能成为最勇敢的小探险家!”

2.引导幼儿观察平衡木,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并讲解游戏的基本规则。

(二)基础平衡练习。

1.老师先示范如何在平衡木上行走,保持身体平稳。

2.引导幼儿依次尝试在平衡木上行走,老师在一旁保护,确保幼儿安全。

3.鼓励幼儿多次尝试,逐渐提高他们的平衡感和协调性。

(三)平衡木探险游戏。

1.老师设置障碍物(如小垫子、软球等)在平衡木上,增加游戏难度。

2.引导幼儿依次进行平衡木探险,要求他们绕过或跨过障碍物,保持身体平衡。

3.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调整障碍物的数量和难度,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

(四)游戏结束。

1.游戏结束后,老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慢走等,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绘本、手偶、故事盒子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图书,初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理解绘本内容,根据画面大胆猜测。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6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奶茶盒、纸杯。

观察重点:能够利用材料及方式搭建。

支持策略:

(1)准备充分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2)设计任务式问题,引导观察事物特征;

(3)以探究拓展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

三、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3)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了解盐在特定条件下的动态变化。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盐、小盘子或浅碗若干、水、小勺子

活动过程:

(一)展示盐导入。

1.老师出示盐。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通常用来做什么?”引导幼儿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要让盐跳起舞来,你们相信吗?”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二)实验准备。

1.老师示范如何在小盘子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加入一小勺盐。

2.引导幼儿观察盐在水中的状态。

教师:“盐现在看起来怎么样?”(溶解或悬浮在水中)

3.分发小盘子、盐、水和小勺子给每位幼儿,让他们自己尝试操作。

(三)实验观察。

1.老师引导幼儿用小勺子轻轻搅拌水中的盐,观察盐的变化。

2.轻轻摇动盘子,观察盐在水中“跳舞”的现象。

(四)实验探讨。

1.教师:为什么盐会跳舞?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在水里跳舞?引导幼儿展开讨论。

(五)活动延伸。

1.老师可以提供其他可溶于水的物质(如糖、小苏打等),让幼儿尝试同样的实验,观察不同的现象。

教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不同?为什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奶茶盒、纸杯。

观察重点:能够利用材料及方式搭建。

支持策略:

(1)准备充分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2)设计任务式问题,引导观察事物特征;

(3)以探究拓展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外游戏——《彩虹伞》

活动目标:

1.通过彩虹伞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反应能力。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增强对户外活动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

活动准备:

彩虹伞一顶、宽敞的户外场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前导入。

1.老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场地,拿出彩虹伞,问幼儿:“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引导幼儿回答,激发他们的兴趣。

2.老师简单介绍彩虹伞的用途和今天的游戏主题:“今天我们要用彩虹伞来玩一些有趣的游戏,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热身活动。

1.老师引导幼儿在彩虹伞周围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跳跃、伸展等,以活动身体各个部位。

2.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舞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三)彩虹伞游戏。

1游戏一:彩虹波浪。老师示范如何抓住彩虹伞的边缘,与幼儿一起将彩虹伞拉平。随着音乐的节奏,老师引导幼儿一起上下抖动彩虹伞,形成“波浪”效果,鼓励幼儿相互配合,保持节奏一致,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

2.游戏二:彩虹隧道。老师与几位幼儿一起将彩虹伞举高,形成一个“隧道”。其他幼儿依次从“隧道”中穿过,体验穿越的乐趣。老师可以变换“隧道”的高度和形状,增加游戏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四)放松。

1.游戏结束后,老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深呼吸、慢走等,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

2.老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游戏过程,表扬他们的表现和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海绵、水杯、桌布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和认识常见的科学现象。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8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奶茶盒、纸杯。

观察重点:能够利用材料及方式搭建。

支持策略:

(1)准备充分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2)设计任务式问题,引导观察事物特征;

(3)以探究拓展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

三、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3)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盐画》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盐的基本特性,并掌握利用盐进行绘画的基本技巧。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

3.激发幼儿对艺术创作的兴趣,体验盐画带来的独特乐趣。

活动准备:

细盐或食盐、水彩颜料、调色盘、画纸、棉签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情境导入‌:老师展示一些美丽的盐画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这些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2.‌揭示主题‌:告诉幼儿今天要用盐来画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作欲望。

(二)探索阶段。

1.‌盐的特性探索‌:让幼儿用手触摸盐,感受其质地和颗粒大小。然后,将少量盐撒在湿润的画纸上,观察盐的变化。

2.‌颜料与盐的结合‌:老师示范如何在画纸上涂抹颜料,然后撒上适量的盐。引导幼儿观察盐如何吸收颜料并形成独特的纹理。

(三)创作阶段。

1.‌引导幼儿构思‌:鼓励幼儿想象自己想要创作的画面,可以是动物、植物、风景等。

2.‌指导幼儿操作‌:让幼儿在画纸上涂抹自己喜欢的颜料。引导幼儿用棉签、细刷子或吸管将适量的盐撒在湿润的颜料上。

3.‌幼儿自主创作‌:老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同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尝试不同的创作方法。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盐画作品,并简单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过程。

2.老师可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