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第十二周(2024.11.18—2024.11.22)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

芽芽二班  章雨婷

2024.11.18—2024.11.22 第十二周

上午班——

11月1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纸杯。

观察重点:能够利用材料及方式搭建。

支持策略:

(1)准备充分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2)设计任务式问题,引导观察事物特征;

(3)以探究拓展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不要哭好好说》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2.引导幼儿识别不同的情绪。

3.鼓励幼儿在面对困难或不满时,能够用“好好说”的方式来表达。

活动准备:

课件、绘本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故事导入。

1.老师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故事中有一个角色因为哭泣而无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好好说”找到了解决方法。

教师:当你们遇到困难或不开心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呢?是哭泣还是好好说?(二)引导幼儿识别情绪学习如何表达。

1.‌情绪识别‌:老师展示绘本或图片,让幼儿识别不同的人物表情,并说出这些表情代表的情绪。

2.‌语言表达‌:老师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情绪,如“我开心”、“我难过”等。

(三)用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幼儿理解。

1.‌角色扮演‌: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扮演的场景,如玩具分享、请求帮助等。幼儿需要通过“好好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哭泣。

2.‌小组讨论‌:每组幼儿表演完后,老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以及“好好说”的方法。

(四)活动结束。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回顾今天活动内容。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1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纸杯。

观察重点:能够利用材料及方式搭建。

支持策略:

(1)准备充分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2)设计任务式问题,引导观察事物特征;

(3)以探究拓展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户外游戏——《弹力绳乐趣多》

活动目标:

1.通过弹力绳游戏,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协调性和平衡感。

2.让幼儿了解弹力绳的基本特性,如弹性、拉伸性等。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准备:

弹力绳、标记物、安全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前热身及导入。

1.‌热身活动‌:老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伸展、跳跃等,以活跃气氛并预防运动伤害。

2.‌介绍弹力绳‌:老师向幼儿展示弹力绳,并简要介绍它的特性和用途。

(二)激发幼儿兴趣自主探索。

1.‌自由探索‌:老师让幼儿自由玩耍弹力绳,观察他们的玩法和反应,引导他们发现弹力绳的弹性、拉伸性等特性。

2.‌示范玩法‌:老师示范几种基本的弹力绳玩法,如拉绳跳跃、绳圈传球等,让幼儿模仿学习。

(三)小小游戏正式开始。

1.‌拉绳跳跃‌: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手持弹力绳的一端,共同拉伸并跳跃。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手臂力量和协调性。

2.‌绳圈传球‌:将弹力绳围成一个圈,幼儿站在圈外,用小球或玩具通过绳圈进行传球游戏。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反应速度。

(四)游戏结束分享及放松。

1.‌分享体验‌: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带领幼儿放松身体。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彩虹糖、水、手电筒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动手能力。

2.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乐趣,愿意自主尝试。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2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纸杯。

观察重点:能够利用材料及方式搭建。

支持策略:

(1)准备充分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2)设计任务式问题,引导观察事物特征;

(3)以探究拓展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

三、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3)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会站立的鸡蛋》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鸡蛋的基本特性,探索使鸡蛋站立的不同方法。

2.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活动准备:

鸡蛋若干、不同材质的平面、盐、沙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谈话导入。

1.‌引入话题‌:老师出示鸡蛋,问幼儿:“你们知道鸡蛋是怎么站立的吗?”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2.‌激发兴趣‌:老师演示一个简单的使鸡蛋站立的方法(如在桌面上撒一些盐),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幼儿拿取材料自由探索。

1.‌自由探索‌:老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鸡蛋和不同的平面材料,让幼儿自由尝试使鸡蛋站立的方法。

2.‌分享交流‌:老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经验,引导幼儿讨论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方法无效,并尝试解释原因。

(三)实验验证。

1.‌老师示范‌:老师向幼儿展示几种使鸡蛋站立的科学方法,如利用盐的颗粒增加摩擦力、利用小石子或沙子支撑鸡蛋等。

2.‌幼儿操作‌: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辅助材料再次尝试使鸡蛋站立,并观察实验结果。

3.‌讨论总结‌: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幼儿理解使鸡蛋站立的科学原理。

(四)延伸与拓展。

1.‌家园共育‌: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进行类似的科学探索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2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纸杯。

观察重点:能够利用材料及方式搭建。

支持策略:

(1)准备充分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2)设计任务式问题,引导观察事物特征;

(3)以探究拓展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外游戏——《快乐飞盘》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上肢力量、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灵活性。

2.让幼儿了解飞盘的基本玩法和投掷技巧,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活动准备:

飞盘若干、标记物、安全垫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热身活动‌:老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伸展、旋转手腕等,以活跃气氛并预防运动伤害。

2.‌介绍飞盘‌:老师向幼儿展示飞盘,并简要介绍它的玩法和用途。

(二)技能学习。

1.‌老师示范‌:老师示范正确的飞盘投掷姿势和技巧,如握盘方式、投掷力度和角度等。

2.‌幼儿模仿‌: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进行初步的飞盘投掷练习。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的错误姿势。

(三)游戏实践。

1.‌基本玩法‌: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轮流投掷飞盘,看谁能将飞盘投得更远或更准。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上肢力量和手眼协调能力。

2.‌接力比赛‌:将幼儿分成两队,进行飞盘接力比赛。每队幼儿轮流投掷飞盘,看哪队能更快地完成接力任务。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游戏结束总结与分享。

1.‌分享体验‌: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2.教师带领幼儿放松身体。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绘本、故事盲盒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并练习正确翻阅绘本。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2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积木、纸杯。

观察重点:能够利用材料及方式搭建。

支持策略:

(1)准备充分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2)设计任务式问题,引导观察事物特征;

(3)以探究拓展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

三、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3)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水中烟花》

活动目标:

1.通过水中烟花的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独特的水中烟花效果。

2.引导幼儿认识和感受不同色彩在水中混合、扩散的美妙效果,增强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技能,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清水盆或透明容器若干、食用色素或水彩颜料、滴管或细长的吸管、搅拌棒或筷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展示烟花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引入话题‌:老师出示一张烟花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回忆和描述烟花的美丽和色彩。

2.‌激发兴趣‌: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用水和颜料来创作一场特别的“水中烟花”表演,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参与欲。

(二)教师示范与讲解。

1.‌老师示范‌:老师示范如何在水盆中滴入颜料,并观察颜料在水中的扩散效果。可以展示几种不同的滴入方式和颜色组合,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效果。

2.‌讲解要点‌:强调安全使用颜料和工具的重要性,提醒幼儿不要将颜料溅到眼睛或嘴巴里。同时,讲解颜料在水中扩散的原理,引导幼儿理解色彩混合和扩散的美妙之处。

(三)幼儿创作实践。

1.‌幼儿操作‌:幼儿分组或单独进行操作,使用滴管或吸管将颜料滴入水盆中,观察并欣赏颜料在水中的扩散效果。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颜色组合和滴入方式,创作出独特的水中烟花效果。

2.‌老师指导‌:老师巡回指导,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和创作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引导幼儿观察颜料在水中的变化,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作品展示与分享。

1.‌作品展示‌:将幼儿创作的水中烟花作品放在一起展示,让幼儿欣赏彼此的作品,感受不同色彩和效果的美妙之处。

2.‌分享交流‌: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以及对水中烟花的理解和想象。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和创作思路。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