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一班 刘雨婷
2024.11.11—2024.11.15第十一周
上午班——
11月1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2.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纸箱、一次性纸杯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一次性纸杯和纸箱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不吃手指头》(安全)
活动目标:
1.知道吮吸手指会带来危害,是不好的习惯。
2.学会一些控制吮吸手指的方法。
3.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活动准备:
卡通大拇指图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大拇指,我的好朋友是我的主人,他今年快四岁了。我很喜欢和我的主人在一起玩耍,但我不开心的是我的主人总喜欢在把我放进他的嘴里,特别是当他紧张,害怕的时候。我记得有一次去医院,我的主人一直把我含在嘴里,弄得我可不舒服了,我讨厌那种又湿又粘的感觉。本来我也和其他手指一样长得又长又直,但现在我变得可难看了。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帮助我的主人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好吗?
(二)吮吸手指会带来危害,是不好的习惯。
教师:小朋友们,大拇指为什么伤心呀?
幼儿:因为主人总是把大拇指放在嘴里;大拇指讨厌那种又粘又湿的感觉。
教师:那主人在什么时候会把大拇指放进嘴里呢?
幼儿:在医院,害怕的时候。
教师:那你们在紧张害怕的时候也会这样嘛?为什么呢?
幼儿:不会,因为有细菌
小结:小朋友都说的很棒。不仅是大拇指,其他的手指也不能放进嘴里哦。因为我们的小手上有很多的细菌,如果把手指放进嘴里,吮吸手指,细菌就会跑进到肚子里,我们的肚子就会感到不舒服。还有,长期吮吸手指会导致手指变形,这样我们的小手就会变得很难看。所以小朋友们我们还能不能吮吸手指呀?
(三)学会一些控制吮吸手指的方法。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视频,视频里的咕力也是一个喜欢吮吸手指的小朋友,但他最后改变了这个不好的习惯。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吧?
播放动画片视频,教师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教师:那如果有小朋友特别想吮吸手指,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可以帮他想想办法吗?
幼儿:可以吃糖;可以吃水果;可以吃饭。
教师:哇,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啊!老师觉得想吮吸手指的小朋友还可以两只手握拳,把手指藏起来或是把小手放进口袋里(做出动作)。原来有这么多好的方法呀,那我们赶紧去告诉大拇指的主人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1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一次性纸杯、纸箱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一次性纸杯和纸箱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勇敢的消防队员》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钻、跳等相结合的动作。
2.对幼儿进行保护动物、,保护森林、保护环境教育。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游戏器械 轮胎、竹梯、钢圈、体操垫、橡皮筋、动物模具、红丝带。
活动过程:
(一)角色分配:教师――"消防队长";幼儿――"消防员"
(二)某消防训练基地,消防员正在进行训练,突然,接到火警119指挥中心命令,市郊森林发生大火,全体官兵赴失火现场进行灭火,抢救被大火围困的动物,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把火扑灭,救出了被围困的小动物。
(三)规则:A.严格按照游戏路线进行游戏;B.注意安全。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勾线笔、彩色皱纹纸
活动目标:
1. 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培养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2. 喜欢手工活动,正确地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1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3.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一次性纸杯、纸箱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一次性纸杯和纸箱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水的溶解》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糖和盐能溶解于水的现象,同时发现搅拌能加快溶解。
2.使幼儿知道有的物体在水里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里不能溶解。
3.培养幼儿对溶解这一现象产生好奇心和激发幼儿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
杯子,筷子,豆子,盐,糖,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情景故事导入。帮助鸭妈妈。
(二)实验操作:溶解现象。
教师示范实验。
1.观察糖在水里的溶解现象。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小鸭子袋子里的白糖和盐哪儿去呢?(河水里去了)
(1)先用小勺舀一勺白糖放入空杯子里,让幼儿看看杯子里的白糖颜色和形状。(白色的、颗粒状。)
(2)教师小结:白糖在水里过一会不见了,水变甜了,我们就说白糖在水里溶解了。
2.幼儿操作进行实验。
(1)认识操作材料。教师介绍桌面上的材料。
(2)幼儿动手操作实验,进一步探索。
(三)活动结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像糖和盐这样在水里能溶解的东西有好多;像大豆、大米、石子这样在水里不能溶解的东西也有好多。请小朋友们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在水里溶解,与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1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一次性纸杯、纸箱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一次性纸杯和纸箱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爆米花》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
2. 对体育游戏感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空旷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若干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为爆米花的“锅子”,另请八至十名幼儿钻到圈内当“米粒”。
(二)游戏开始,“锅子”沿顺时针方向边走边念儿歌。念到“砰”时,“锅”和“米粒”同时向上蹦跳,接着“锅子”立即蹲下,松开相拉的手,表示“锅盖”打开了。当念到“抓”时,“米粒”赶快往圈外跑,“锅子”立即站起,手拉手,将未跑出的“米粒”围在圈内。跑出的“米粒”充实到“锅子”队伍中,其余“米粒”仍在圈内,游戏继续进行,直至“米粒”全部跑出,调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三)游戏规则:
只有念到“砰”时,“锅”和“米粒”才可同时向上蹦跳。
儿歌:
锅子转,爆米花,
锅里米粒噼噼啪,
时间到了就爆炸,
砰!米花熟了快来抓!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音乐区
材料:歌曲音频、小话筒
活动目标:
1. 乐于参与游戏,能与他人合作游戏。
2. 能通过歌唱的方式表现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1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一次性纸杯、纸箱
观察重点:对游戏产生兴趣及参与意识,愿意动手操作探索。
支持策略:
(1)鼓励自主探索一次性纸杯和纸箱蕴含的丰富发展价值。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学会放手,关注需求。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美术)活动——《水拓画》(绘画)
活动目标:
1.认识水拓画的材料,知道什么是水拓画。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能大胆创作水拓纹理。
3.乐于参与水拓画的创作,体验水上作画的不同乐趣与美感。
活动准备:
若干托盘、固色剂、画棒、丝巾、画液、水拓颜料、绳子、夹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送空白的丝巾给幼儿,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小礼物,快来瞧一瞧是什么吧。
教师:噔噔就是它(丝巾)。送给小朋友,请小朋友用眼睛还有小手观察摸一摸丝巾,教师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如丝巾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怎么样,好看嘛?
2.教师:老师呀,也有一条丝巾,我请小朋友看一看它和你们的丝巾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普通丝巾与水拓丝巾的不同。)
教师:你们知道老师的丝巾为什么是彩色的嘛?老师的丝巾是水拓丝巾,接下来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的彩色丝巾是如何制作的呢。(教师讲解绘画材料,水拓画内容。)让我们一起动手来试一试吧。
3.教师演示水拓丝巾方法,引导孩子们观察。
教师:下面来和老师一起来学习如何做出漂亮的小丝巾吧。
(1)将我们的水拓颜料轻轻的滴进画液里。
(2)用我们的画棒在水面上划出你想要的图案或者纹理,仔细观察我们的颜料与水是什么样子的哦。
(3)弄好图案与纹理之后,我们轻轻的将丝巾放到托盘中,静静的等待,我们的图案拓到纸上,轻轻的拿起来。
(4)放到固色剂里固色,用清水清洗,再夹到我们的绳子上,等待它晾干,这一步待会小朋友可以请老师帮忙哦。
4.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制作。
(2)鼓励幼儿积极观察。
5.教师小结:哇,小朋友们制作的纹理都非常好看呢,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这样的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水拓丝巾,欣赏了颜料在水中飘动的姿态,老师看到呀,小朋友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的放下手中的工具,请老师来把我们的水拓丝巾挂起来晾干吧,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一课题: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