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豆豆一班 黄濛濛
2025.2.17—2025.2.21 第二周
上午班——
2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活动:《谈话:早餐你喜欢吃什么》(语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常见早餐食物,如面包、牛奶、鸡蛋、粥等,丰富词汇量。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早餐食物的喜好,提升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3.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明白早餐对身体的重要性,愿意尝试多样早餐。
活动准备:
各类早餐食物图片:面包、牛奶、鸡蛋、水果、油条、豆浆等、餐盘。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
播放欢快音乐,教师带幼儿唱跳《早餐歌》,唱跳结束提问幼儿歌词里有哪些早餐,引出活动主题。
(二)认识早餐食物:
1.展示实物图片,教师拿起面包问幼儿这是什么,引导回答后介绍面包口感、形状,让幼儿闻闻、摸摸;用同样方法介绍牛奶、鸡蛋等,邀请幼儿说说感受。
2. 讨论与表达:组织幼儿围坐,教师提问“你最喜欢吃什么早餐?为什么?”鼓励幼儿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并引导其他幼儿也认真听,对积极发言幼儿给予贴纸奖励。
3. 观看PPT,了解早餐重要性:播放PPT,展示小朋友吃早餐后精神饱满玩耍、没吃早餐没精神的对比画面,简单讲解早餐为身体提供能量,不吃会影响健康和学习玩耍,提问幼儿明白了什么,引导表达。
4. 游戏“食物小火车”(10分钟):将幼儿分组,每组发放食物卡片,卡片上有不同早餐食物,让幼儿按自己喜好为小火车排序,排好后每组推选代表介绍排序理由,给予表扬。
四、户外体育游戏:《小袋鼠找妈妈》
活动目标
1.能听指令扮演角色,做动作。
2.练习双脚跳着前进,锻炼退步肌肉。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袋鼠妈妈,招呼小袋鼠们围在妈妈身边。
2.开始游戏
(1)袋鼠妈妈与小袋鼠谈话。
孩子们,你们在妈妈的口袋里长大了,该出去练练本领了,好不好?
(2)妈妈带着孩子在场地上练习袋鼠跳,注意手势动作,指导幼儿双脚并拢跳,向前蹦,帮助不会跳的小袋鼠。
(3)袋鼠妈妈走到离小袋鼠不远的另一端场地大喊:"小袋鼠乖乖,快快跳到妈妈这里来。"小袋鼠听到妈妈叫,立刻双脚并拢跳着前进来到妈妈身边。
(4)教师不断选择离幼儿不远的场地招呼小袋鼠跳着来找妈妈。
反复,熟练后,结束游戏。
3.放松运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音乐区 生活区 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2月1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手印画》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用手印花画的乐趣,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锻炼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提升手部肌肉控制。
3.引导幼儿认识不同色彩,通过自由创作初步培养色彩感知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各种可水洗颜料、调色盘、不同大小、形状画纸若干,如圆形、方形、三角形。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播放欢快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唱《小手拍拍》,唱完后提问幼儿小手能做什么,引导幼儿思考小手新玩法,引出手印花画活动。
(二) 认识颜料和工具:教师展示颜料和调色盘,向幼儿介绍不同颜色名称,让幼儿观察颜料色彩,邀请个别幼儿轻轻触摸颜料,感受质地,提醒幼儿不能将颜料放入口中。
1.教师示范:教师在大画纸上示范,先将手掌蘸上红色颜料,在纸上轻轻按压,印出手掌轮廓,接着用手指蘸黄色颜料,在手掌印周围点上小点,告诉幼儿这是一朵红色花瓣、黄色花蕊的小花,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说说还能印出什么。
2. 幼儿创作:为幼儿发放画纸和颜料,播放背景音乐,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将颜料弄到衣服上,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尝试不同颜色组合,对有创意幼儿给予肯定和表扬。
3.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引导幼儿将作品贴在展示墙上,组织幼儿围坐,邀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幼儿努力和创意。
(三)教学延伸
1.在美工区投放更多材料,如泡泡纸、树叶等,让幼儿尝试不同材料印画。
2.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用手印花画装饰自己房间。
二、户外体育游戏:《运果子》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跳,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2.能按颜色将玩具分类放到筐内;
3.能听懂指令,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四种颜色的筐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动作导入
1.模仿:“小鸟走路飞呀飞,小鱼走路游呀游,小象走路甩着长鼻子,小鸭子走路摇一摇,小乌龟走路爬呀爬,小兔子走路跳呀跳。”
2.重点:练习小兔子双脚并拢跳和小乌龟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二)介绍游戏玩法
1.戴上猫妈妈的头饰,向幼儿介绍场地和游戏的材料:“小兔子们,猫妈妈有一些筐子,你们看有什么颜色的?”“有几个筐子?”“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2.介绍游戏玩法规则:“猫妈妈的果园里有许多的果子。”(将大趣味插子轻轻撒到草地上)
3.“请小兔子帮忙捡1个果子回来,动脑筋想一想,小兔子捡到1个红果子要放到什么颜色的筐子里呢?”
4.“如果捡到一个黄果子呢?捡到一个绿果子呢?捡到一个蓝果子呢?”
5.小兔子要怎样走路?(提示幼儿两只脚要并紧了向前跳。)
6.“小兔子们,听到猫妈妈的铃鼓一响就一起开始跳到果园里捡果子,准备好了吗?”
(三)进行游戏《运果子》
1.观察幼儿的动作和取放玩具的情况。
2.小结幼儿游戏情况,引导幼儿听清楚猫妈妈的要求。
3.变换不同的动物帮助猫妈妈运果子,例如小乌龟发展幼儿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4.根据幼儿的取放情况,不断增加取放的数量,可以使2个、3个。
5.结束游戏。
上午班——
2月1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活动:《红薯冰淇淋》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基本动作,如跑、跳、平衡等,提升身体协调性与灵活性。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3.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用彩色卡纸制作若干“红薯”和“冰淇淋”道具、平衡木、呼啦圈、小跨栏等运动器材。
活动过程:
(一)热身导入
1. 播放欢快的热身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手腕脚踝运动、下蹲运动等,活动身体各个关节。
(二)故事导入——引入游戏情境:“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一个超级有趣的地方,那里有香甜的红薯和美味的冰淇淋。我们要一起去红薯田挖红薯,再把红薯送到冰淇淋工厂,制作出美味的冰淇淋,大家想不想去呀?”
1.教师示范跑步动作:双脚微微分开,手臂自然摆动,眼睛看向前方,然后快速跑到指定地点。
2.示范双脚跳动作:双脚并拢,膝盖微微弯曲,用力向上跳起,轻轻落地。
3.讲解平衡木行走技巧:双手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慢慢走过平衡木。
4.介绍钻呼啦圈的方法:身体下蹲,弯腰低头,从呼啦圈中钻过去。
(三)游戏环节
游戏:红薯大丰收
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站成一列纵队。在每组前方设置“红薯田”
2、教师发出指令:“小朋友们,快去红薯田把红薯挖回来!”每组的第一个幼儿快速跑到“红薯田”,捡起一个“红薯”,然后跑回队伍起点,将“红薯”交给下一个小朋友,依次类推。最先完成“挖红薯”任务的小组获胜,教师给予表扬和小贴纸奖励。
放松环节
四、户外体育游戏:《踩尾巴》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能把一张大的报纸折成“细尾巴”的样子。
2.幼儿在活动中能感受到踩“尾巴”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张大的报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示范折“尾巴”。把一张大的报纸一一对折,折成“细尾巴”的样子。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要求幼儿把折好的“尾巴”放在腰间,两个小朋友做游戏,互相逐看谁先踩下“尾巴”来,谁就胜利。
(二)基本部分
1.折“尾巴”——幼儿每人一张报纸,按老师折的样子开始折,先把纸平放在桌子上,一次性折成细“巴”的样子。
2.幼儿先把折好的“尾巴”放在腰间,俩俩交朋友,找到朋友以后,教讲解游戏规则:游戏时幼儿不能推自己的朋友,谁先踩下“尾巴”来谁就胜互相追逐小心不要摔倒。
(三)开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幼儿互相追逐踩“尾巴”。游戏连续进行3-5遍。
2.游戏时教师要保护好幼儿的安全,分组游戏。
(四)结束部分
1.分散游戏。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奥尔夫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2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律动游戏:《吹泡泡》
活动目标:
带着孩子练习熟悉走圆圈。
2.练习举手和下等动作。
3.和同伴友好交流合作 享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在场地画圈、幼儿已经掌握举手和下等动作、吹泡泡的音乐。
活动热身: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小游戏 那老师想问小朋友你们见过泡泡吗 它是什么样的呢?
幼:泡泡是圆圆的 飞到天上 然后会炸。
师:是的,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吹泡泡的游戏,老师想和小朋友们变成一个大泡泡 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先去场地一起来做热身运动。
师:带领幼儿一起做下路 举手 伸展 热身运动。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听游戏是怎么玩的
<1>玩法:老师与小朋友拉手沿着大圆圈站好。游戏开始,大家顺圆圈按逆时针方向必须一个跟着 一个走成圆形队,边走边念儿歌:“欧润物,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重复念几遍后,教师说:“泡泡飞高了。“小朋友两窝上举如果老师说:“泡泡飞低了。“小朋友原地:下。老师又说:“泡泡破了!学前儿童出”啪!”的声音,同时四散跑开听教师说“吹泡泡了”,大家又回到圆圈上站好,规则:
1.小朋友们要在规定四散跑的范围,不能跑得太远。
2.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五.放松运动
师:小朋友们集合了 现在和老师听音乐一起做放松动作吧
教师带领幼儿做伸展 下: 伸手等放松运动
六.活动延伸:鼓励孩子探索吹泡泡的其他替换动作。
二、户外体育游戏:《切西瓜》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场地
活动过程:
(一)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热身活动
1.西瓜长得什么样?
2.我们想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起变成一个大西瓜?
(二)手拉手变成大西瓜
1.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2.变成一个小西瓜。(幼儿手拉手,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西瓜)
(三)游戏:切西瓜
1.幼儿围成圆圈,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与此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地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此时,大家做吃西瓜状,游戏继续开始。
2.游戏进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儿来切西瓜。
3.放松活动
上午班——
2月2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艺术活动:《包水饺》
活动目标:
1.乐意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2.能用语言描述饺子的外形特征。
3.理解歌词并能有节奏地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饺子”组图;《包水饺》儿歌音频及伴奏;“包水饺”图片;《包水饺》手指操视频。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饺子”,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饺子的外形特征。
师:你们吃过饺子吗?
师:饺子是什么样子的?(白白的皮,皮的表面有各种褶皱,有馅的地方鼓鼓的)
(二)播放儿歌音频及伴奏《包水饺》,出示图片“包水饺”,引导幼儿学念儿歌。
1.播放儿歌音频及伴奏,出示图片,理解儿歌内容。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和饺子有关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师:谁在包水饺?(羊妈妈)
师:羊妈妈包的水饺是什么样的?(中间突起两边翘)
师:水饺的形状像什么?(小船、元宝)
2.播放儿歌音频及伴奏,出示图片,幼儿学念儿歌。
(三)播放手指操视频及儿歌伴奏《包水饺》,鼓励幼儿有节奏地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1.播放手指操视频,学习动作。
师:羊妈妈是怎么包水饺的?(双手手指在头顶做羊角状;一只手将另一只手的手指往内扳)
师:水饺包成什么样?(双手握拳,拳心朝内平举在胸前;大拇指、小拇指升起,做“六”手势)
师:包好的水饺像什么?(两只手保持“六”的手势,大拇指和小拇指相对,前后移动;胸前平举,左右来回移动)
2.再次播放手指操视频,幼儿跟随视频做动作。
3.播放儿歌伴奏,幼儿有节奏地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四、户外体育游戏:《运萝卜》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做事认真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垫子4块,“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跟老师一起做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讲解游戏“运萝卜”的游戏规则及方法。
2.“小朋友们,我们上次种的萝卜都丰收了,我们今天去田里把它们运回家,好吗?”
3.“在去田野的路上有一块垫子,我们必须爬过垫子才能拿到萝卜。”
4.教师示范爬垫子的方法和游戏过程。再请个别幼儿示范1—2次。
5.幼儿重复游戏3—4次。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幼儿爬的动作。
6.简单小结。表扬认真爬着去运萝卜的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学小鸟飞,飞会教室。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奥尔夫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上一课题:第一周(2月14号)
下一课题:第三周(2月24 号——2月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