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飞彩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飞彩园区

课题:2025.5.26—2025.5.30第十六周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豆豆二班    潘许欣

2025.5.26—2025.5.30第十六周

下午班--

5月26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棒棒糖》

活动目标:

1.感知棒棒糖有多种多样的造型。

2.能用搓、绕、卷等方法制作棒棒糖,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糖果店”图片:“棒棒糖”组图;“空货架”图片、《棒棒糖》手工视频、超轻黏土、冰棒棍。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糖果店”,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熊猫奇奇开了一家糖果店,店里有各种各样的棒棒糖。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样的棒棒糖?

1.出示组图“棒棒糖”,引导幼儿感知棒棒糖多种多样的造型。

师:这个棒棒糖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

师:这些棒棒糖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小结,棒棒糖有圆形的、球形的、花形的……还有各种不同的造型,如小鸭子、冰淇淋、熊猫头等,形状多种多样;棒棒糖的颜色也非常丰富,有红色、橙色、紫色……有的一根棒糖上就有好几种颜色呢。每根棒棒糖都长得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根小棒,可以让我们把棒棒糖拿在手里慢慢吃。

二、播放手工视频《棒棒糖》及图片“空货架”,发放制作材料,引导幼儿用搓、绕、卷等方法制作棒棒糖。

1.出示图片“空货架”,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师:糟糕了,奇奇店里的棒棒糖都卖完了,奇奇可着急了,我们快来帮他制作棒棒糖吧!

2.播放手工视频,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棒棒糖的制作方法。

师:棒棒糖要怎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3.教师讲解棒棒糖的制作方法。

(1)选择两种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超轻黏土,把它们搓成两条差不多长的长条。

(2)把两根长条交叉缠绕在一起,搓成一条表面光滑的长条。

(3)从长条的一端开始往里卷,卷成小蜗牛贝壳的形状。

(4)粘上吸管和蝴蝶结,一个美味的棒棒糖就做好了。

4.发放制作材料,幼儿自制棒棒糖。

二、户外体育游戏:《运果子》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跳,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2.能按颜色将玩具分类放到筐内;
3.能听懂指令,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四种颜色的筐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动作导入

1.模仿:“小鸟走路飞呀飞,小鱼走路游呀游,小象走路甩着长鼻子,小鸭子走路摇一摇,小乌龟走路爬呀爬,小兔子走路跳呀跳。”
2.重点:练习小兔子双脚并拢跳和小乌龟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二)介绍游戏玩法
1.戴上猫妈妈的头饰,向幼儿介绍场地和游戏的材料:“小兔子们,猫妈妈有一些筐子,你们看有什么颜色的?”“有几个筐子?”“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2.介绍游戏玩法规则:“猫妈妈的果园里有许多的果子。”(将大趣味插子轻轻撒到草地上)
3.“请小兔子帮忙捡1个果子回来,动脑筋想一想,小兔子捡到1个红果子要放到什么颜色的筐子里呢?”
4.“如果捡到一个黄果子呢?捡到一个绿果子呢?捡到一个蓝果子呢?”
5.小兔子要怎样走路?(提示幼儿两只脚要并紧了向前跳。)
6.“小兔子们,听到猫妈妈的铃鼓一响就一起开始跳到果园里捡果子,准备好了吗?”
(三)进行游戏《运果子》
1.观察幼儿的动作和取放玩具的情况。
2.小结幼儿游戏情况,引导幼儿听清楚猫妈妈的要求。
3.变换不同的动物帮助猫妈妈运果子,例如小乌龟发展幼儿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4.根据幼儿的取放情况,不断增加取放的数量,可以使2个、3个。
5.结束游戏。

 

上午班--

5月27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活动:《蘑菇,蘑菇,你在哪里》(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会走路的小蘑菇》的主要情节,认识蘑菇、小兔子、小松鼠等角色特点。

2.能复述故事关键内容,用连贯语言描述角色对话,提升语言表达与想象力。

3.感受故事中互助友爱的美好情感,愿意在生活中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故事PPT或手绘图片、角色头饰(蘑菇、兔子、松鼠等)、背景音乐《森林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轻柔的森林背景音乐,出示“蘑菇”手偶提问:“蘑菇通常长在哪里?如果蘑菇会走路,它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2.展示故事封面图片,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内容,激发兴趣。

二、故事理解

1.师:“小兔子为什么要带蘑菇回家?”“小松鼠遇到了什么困难?蘑菇是怎么帮助它的?”

2.互动讨论: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如果你是蘑菇,你会怎么帮助小动物?”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想法。

三、角色扮演

1.分发角色头饰,邀请幼儿分别扮演蘑菇、小兔子、小松鼠等角色。

2.教师旁白引导,幼儿模仿角色语气对话(如小兔子:“小蘑菇,下雨啦,快到我篮子里躲躲!”),体验角色情感。

四、总结

回顾故事主旨:“会走路的小蘑菇帮助了朋友,它开心吗?我们应该向它学习什么?”

四、户外体育游戏:《过独木桥》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3.培养幼儿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篮球、平衡木小桥、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教师以开火车的队列带领小朋友进入准备好的场地,并安排幼儿在跑道两旁站好。

(二)游戏

1.教师给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这里,是要和你们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新的游戏,让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游戏怎么玩,好吗?球放在头上,双手护住,眼睛往前看,身体笔直慢慢的走过独木桥,跑回来与下一个人接力。过程分别让在平时观察中,灵活性和协调性比较强的小朋友先比;引导幼儿助威喊“加油”!  

2.导语:小朋友,谁拿了两次胜利了?和幼儿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和成果。

(三)放松活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音乐区    生活区    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5月28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音乐游戏:《拉个圈圈走走》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拉成圆圈朝一个方向边唱边走,并在歌曲的最终一个小节停顿。

2.大胆想出新的停顿不动的动作,欢乐嬉戏。

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

1.音乐律动:七彩圈。

2.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做游戏吧。

二、学习拉圆圈朝同一个方向走。

1.引导幼儿商量我们怎样才能变成大圆圈?

2.我们变成圆圈了,那怎样才能转起来呢?

3.教师小结:我们手拉手,身体向右转,右脚先往前走,围成一个大圆圈。

三、欣赏歌曲、学玩嬉戏。

1.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拉个圆圈走走》。

提问:你们听出这首歌里唱了什么?

2.教师引导全体幼儿跟看音乐做嬉戏。

3.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师的歌声下,拉圆圈走,在歌曲最终一小节快速蹲下不动。

4.边圆圈走走,边清唱带幼儿唱歌,到小节就停下。

四、想出新的停顿不动的动作连续嬉戏。

五、结束准备。

原地座下,放音乐与幼儿唱歌拍手。

二、户外体育游戏:《开火车》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增强幼儿肌肉的力量。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橡皮筋(松紧带)、小椅子、垫子等。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在活动场地上设置各种适于练习钻、爬的活动环境。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器材或环境,根据器材的特征做相应的动作,如钻、爬、绕、越等。

3.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做“钻”动作的器械,训练幼儿“钻”的灵敏性。帮助他们学习“钻”时低头、团身的动作、两腿屈伸结合、交替与身体重心的转移。

4.游戏活动“开火车过山洞”:幼儿站成一路纵队,一个接一个,从四处分布的“山洞”下钻过。

5.小比赛:

每名幼儿都扮“火车头”,两手在胸前做开火车的姿势,可在场地上自由行驶,要互相不能碰状。看哪个小朋友开得稳、开的快。

6.放松运动

 

上午班--

5月29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活动:《小熊运西瓜》

活动目标:

1.知道多种玩球的方法,了解身体控制运球的动作要领。

2.能够用多种方式进行运球活动,与同伴共同玩球。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西瓜皮球若干,歌曲《新健康歌》,红色呼啦圈2个,蓝色篮子2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热身导入

1.教师播放《健康歌》,引导幼儿根据熟悉的《健康歌》进行热身,为接下来的体育活动做准备。

师:还记得我们以前做过的《健康歌》吗?让我们一起唱一唱跳一跳,

活动活动身体吧!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出示皮球,引导幼儿探索多种运球方法。

(1)教师创设森林运动会情境,引出“小熊运西瓜”的游戏。

(2)教师出示皮球,幼儿探索运球方法。

师:小朋友们森林运动会就要开始了,有一个游戏项目叫做“小熊运西瓜”,小朋友们看,这么多西瓜,你有什么方法运西瓜呢?大家试一试吧。

2.教师出示皮球,引导幼儿探索多种运球方法。

(1)教师创设森林运动会情境,引出“小熊运西瓜”的游戏。

(2)教师出示皮球,幼儿探索运球方法。

师:小朋友们森林运动会就要开始了,有一个游戏项目叫做“小熊运西瓜”,小朋友们看,这么多西瓜,你有什么方法运西瓜呢?大家试一试吧。

3.幼儿展示花样运球的方式,分组练习花样运球动作。

(1)幼儿分别展示自己探究的运球方式。

(2)组织幼儿分组练习花样运球。

小结:哇,小熊们的办法可真多,有用手抱着运大西瓜的、有用双臂夹着的,有用双腿夹着的,有两个小朋友合作运大西瓜的。现在我们练习一下运球,等一下一起参加运动会吧。

4.进行“小熊运西瓜”游戏。

(1)幼儿分组进行"小熊运西瓜"的游戏。

(2)玩法:幼儿听口令从红色起始圈以自己喜欢的运“西瓜”方式出发,将“西瓜”运到对面蓝色篮子中,以接力赛的形式进行游戏,同一时间先到达的一组获胜。

(3)规则:每名幼儿将“西瓜”放入篮子返回与下一个幼儿击掌后,下一名幼儿才可以出发。运球时小熊将“西瓜”掉落在地上需要返回起点,重新出发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

带领幼儿进行放松运动《小雪人融化了》,放松幼儿的身体,调整呼吸。

四、户外体育游戏:《钻山洞》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钻的基本动作。

2.初步懂得轮流的含义,学会一个跟一个走,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一块平整的空地、小火车音乐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队列队形的练习。

将幼儿按照红、黄、蓝、绿四种小火车排成四列纵队,练习稍息,立正和搭肩看齐。

2.组织幼儿玩游戏:钻山洞。

3.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站好,双手架起当山洞,可请5、6组幼儿站成一排,双手架起当山洞,其他幼儿用正面钻的方式钻过山洞。

4.增加游戏难度:开火车。钻山洞时要一个跟一个走,不推不挤。

5.放松活动:放音乐小火车,跳快乐的火车舞。

 

1.分散游戏。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奥尔夫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上午班--

5月30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艺术活动:《小兔采蘑菇》(律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旋律,理解歌词中描绘的采蘑菇场景与劳动乐趣。

2.学唱歌曲并能用自然、轻快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尝试创编与歌词匹配的舞蹈动作。

3.体验劳动的快乐,萌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音频、蘑菇、竹篮、草帽等道具;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动画视频,提问:“视频里的小姑娘在做什么?她的心情怎么样?”

2.出示蘑菇道具,模仿采蘑菇动作,激发幼儿兴趣:“今天我们一起学唱这首好听的歌,做快乐的采蘑菇小能手!”

二、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音频,幼儿闭眼倾听,感受旋律的欢快节奏。

2.展示节奏图谱,教师指图按节奏朗读歌词,幼儿跟读,重点练习“谁不知这山里的蘑菇香”等歌词的连贯发音。

3.教师逐句范唱,幼儿跟唱,通过拍手、跺脚等动作辅助掌握节奏;引导幼儿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姑娘的活泼形象。

三、创意表现

1.歌舞表演:幼儿佩戴草帽、竹篮道具,边唱边表演,教师播放音乐并引导幼儿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情感。

2.合作展示:邀请幼儿分组进行歌舞展示,其他幼儿用拍手、打击乐器(如铃鼓)伴奏,增强互动性。

四、总结与延伸

1.回顾歌曲内容,提问:“采蘑菇的小姑娘辛苦吗?劳动后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感受劳动的价值。

2.播放歌曲,全体幼儿边唱边走出教室,延续活动的愉悦氛围。

活动结束

四、户外体育游戏:《踩尾巴》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能把一张大的报纸折成“细尾巴”的样子。

2.幼儿在活动中能感受到踩“尾巴”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大的报纸。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教师示范折“尾巴”。把一张大的报纸一一对折,折成“细尾巴”的样子。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要求幼儿把折好的“尾巴”放在腰间,两个小朋友做游戏,互相逐看谁先踩下“尾巴”来,谁就胜利。

(二)基本部分

1.折“尾巴”——幼儿每人一张报纸,按老师折的样子开始折,先把纸平放在桌子上,一次性折成细“巴”的样子。

2.幼儿先把折好的“尾巴”放在腰间,俩俩交朋友,找到朋友以后,教讲解游戏规则:游戏时幼儿不能推自己的朋友,谁先踩下“尾巴”来谁就胜互相追逐小心不要摔倒。

(三)开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幼儿互相追逐踩“尾巴”。游戏连续进行3-5遍。

2.游戏时教师要保护好幼儿的安全,分组游戏。

(四)结束部分

1.分散游戏。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奥尔夫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