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9—2023.10.13 第六周
上午班——
10月9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意愿,自由选择游戏;
(2)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找到自己的小点。
2.幼儿跟随教师练习早操动作。
三、集中教育——社会《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知道在没有亲人在时,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一起游戏,教师借故离开,引出情景体验。
2.师:孩子们,你们想看动画片吗?老师忘记带光盘了,你们等一会儿,我去拿。
(二)基本部分
1.初次情景体验,引发思考。
(1)情景体验:教师借故离开教室,让一位其他班级教师扮演陌生人出场。
陌生人:我是老师的朋友,我带你们出去玩。我这里有好多好吃的和玩具,你们想不想走?想要好吃的和好玩的小朋友排队跟我走吧。
(2)教师在外观察幼儿,当幼儿即将离开教室与陌生人走时,马上出现。陌生人随即离开。
师:孩子们,你们要去哪里?和谁去呀?你们认识那个阿姨吗?阿姨跟你们说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陌生人”)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2.通过观看两段课件视频和做游戏,建构经验。
(1)观看第一段视频。
教师提问:电视中的大姐姐遇到陌生人给好吃的、好玩的玩具时是怎么做的?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学一学大姐姐说的话和做的动作,帮助幼儿梳理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的方法。
(2)游戏:教师扮演陌生人给孩子们玩具和糖,看看孩子们是怎样做的。
(3)观看第二段视频
教师提问:电视中的小姐姐和小哥哥遇到陌生人给糖,谁做的对。进一步帮助幼儿提升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的经验。
3.再次体验情景,提升经验。
(1)情景体验,教师再次借故离开教室,陌生人出场。教师在外观察幼儿的反应。②教师适时出现,给予提醒、指导。
(三)活动结束,感受安全
师:小朋友真棒呀,你们知道了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是最安全的。现在李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外面玩吧。
(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孩子们排队出去玩。)
四、户外游戏——《钻山洞》
活动目标:
1.练习钻的动作,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拱形门4个、小桶2个、蘑菇若干、兔妈妈和小兔头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扮演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听音乐,做热身操,幼儿站4排,面向老师。
师:兔宝宝,早上的空气真新鲜哪,我们一起来做操运动一下吧!(播放音乐)
(二)游戏“小兔钻山洞”(探索钻的动作方法和要领,鼓励幼儿自由练习钻的动作)
1.师:哇,好舒服啊!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到草地上去玩玩好吗?(好)走,我们排好队伍准备出发。(幼儿站两队随老师一起向前走)一个山洞挡住了我们,我们怎么过去啊?(钻过去)你们说的很好,现在就请几个兔宝宝来试一下,看看能不能钻过去。(教师请几名幼儿钻山洞)
2.教师请动作正确的幼儿来示范给大家看
师:看,这只兔宝宝他先蹲下去,把头低下,弯下腰,慢慢地钻过去了。这只兔宝宝钻得真好。再请几个兔宝宝试一下,要向这只兔宝宝一样,先蹲下来,把头低下,弯下腰,慢慢地钻过去。
3.幼儿集体钻第一个山洞做练习,教师观察。
师:现在大家一起学刚才兔宝宝的动作,先蹲下来,把头低下,弯下腰,慢慢地钻过去,一定要记住,不要推挤旁边的兔宝宝,以免发生危险。
4.教师再次示范并讲解钻的动作要领。
师:刚才宝宝们都是先蹲下来,头低下,弯着腰,慢慢地就钻过山洞了。我们继续出发。
5.幼儿口述钻的动作。再次练习,教师发现动作不准确的幼儿,提醒幼儿钻的时候膝盖不能落地,告诉幼儿是钻,而不是爬。
师:哦,天哪,还有一排山洞挡住我们了,不过,我们刚才钻过一次了,这次一定会顺利通过的。还记得怎样才能顺利钻过山洞吗?
6.师:我们终于来到了草地上,这可真美啊!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播放音乐)刚才兔宝宝学会了本领,真棒!看,那边有好多蘑菇,我们回家取几个小桶,采些蘑菇带回家,顺便再玩玩钻山洞。(幼儿排两排回去取小桶,然后再次钻过山洞来到草地上采蘑菇放进小桶里。)
(三)放松活动
师:这真是太美了,我们在这跳个舞吧!(播放音乐,放松)
(四)结束活动
师:兔宝宝今天开心吗?(开心)今天你们表现真棒,采了许多蘑菇,现在我们带着蘑菇回家吧!
五、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科学区、益智区、音乐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自制《拔萝卜》故事盒子。
(三)重点指导区域:语言区
活动目标:
1.会使用故事盒子,与同伴一起合作玩游戏;
2.尝试讲述故事,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放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班——
10月10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找到自己的小点。
2.幼儿跟随教师练习早操动作。
二、生活活动
1.鼓励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有趣的声音》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趣的声音,体验自制声音的乐趣;
2.能借助生活中的不同材料制造出声音,初步感知用力大小不同及材料多少不同制造出的声音也不同。
活动准备:
ppt课件《有趣的声音》、音乐《我是小海军》、玻璃瓶子、塑料瓶子、白纸、卡纸、皱纹纸、餐巾纸共、金属杯子、塑料杯子、玻璃杯子、纸杯、小木棒、金属棒、塑料棒、黄豆、杏核、小石子各若干
活动过程 :
(一)听辨生活中各种有趣的声音,感知声音的美妙
1.播放森林王国图片,引入活动。
提问:森林王国的国王邀请小朋友去做客,听,森林王国里有什么声音呢?
2.分段播放课件,倾听声音,感知各种声音的有趣。分段播放风声、流水声、鸟鸣声、狗叫声、狮子吼声。提问:你听到了什么?(鼓励幼儿用象声词模仿声音)小结:你们竖起小耳朵,用心去听,会发现我们周围有很多有趣的声音。
(二)探究瓶子和黄豆一起发出声音,感知用力大小不同和装的东西多少不同制造出的声音不同
1.玩玩瓶子,初步感知声音的制造。
师:小朋友来做客,森林王国要举行音乐会呢。你们想去参吗?去参加音乐会没有小乐器怎么办呢?看,我们有瓶子宝宝,把瓶子宝宝变成小乐器吧,怎样让瓶子宝宝发出声音呢?
小结:原来,拍一拍、碰一碰、弹一弹的方法,都能让瓶子宝宝发出声音。
2.玩玩瓶子和黄豆,发现两种材料一起能发出声音。
师:小黄豆也想和瓶子宝宝一起变成小乐器,怎样让它们一起发出声音呢?你们想出了好办法,后面有许多小黄豆,拿着你们的瓶子宝宝,赶快去试试吧。(提醒幼儿装豆子时不要把豆子撒在外面,装好豆子要把瓶盖盖紧。)
小结:把小黄豆装进瓶子里,摇一摇,就会发出声音哦。
3.尝试用力摇瓶子和轻轻摇瓶子,感知用力大小不同,声音大小也不同。
提问:怎样摇瓶子宝宝发出的声音大?怎样摇瓶子宝宝发出的声音小呢?
小结:用大力气摇瓶子宝宝发出的声音大,用小力气摇瓶子宝宝发出的声音小。
3.比较摇动装豆子多少不一样的瓶子,感知瓶子里装的豆子多少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提问:装一颗小黄豆的瓶子宝宝和装许多小黄豆的瓶子宝宝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小结:同样的瓶子宝宝,里面装的小黄豆多少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也不同哦。
(三)自由探索利用不同材料制造声音,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1.师幼共同观察材料,激发兴趣。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鼓励幼儿依次探索多种材料,尝试让多种材料发出声音。
3.交流探索结果,分享经验。
师:你把哪个材料宝宝变成小乐器了?怎样让它发出声音的呢?
小结:原来用敲一敲、碰一碰、装进去东西晃一晃的方法能让各种杯子宝宝发出声音;用甩一甩、搓一搓的方法能让不同的纸宝宝发出声音;把不同的材料宝宝装进瓶子里,它们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
(四)用喜欢的材料为音乐会演奏,体验探究声音的乐趣
伴随着节奏明快的《我是小海军》音乐,幼儿用自己做的乐器,进行演奏。
二、体育游戏——《打保龄球》
活动目标:
1.体验击倒瓶子的成就感,探究瓶子的摆放方式、滚球的力量、距离与倒瓶的关系;
2.利用废弃的易拉罐自制器材,用起来简便,玩起来开心;
3.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活动准备:
各种空瓶若干、幼儿每人一只球、音乐
活动过程:
(一)和球宝宝做运动
幼儿每人一只球,在教室的带领下听音乐做运动、我们带着球宝宝一起做运动吧。
(二)球宝宝滚一滚
1.幼儿自由练习滚球,教师巡回指导。
师:想自己到地上去运动运动,我们把他放到地上滚一滚吧。
2.个别幼儿示范滚球,探究滚球的力量与距离的关系。
3.教师示范滚球的动作:双手抱住球宝宝,用力一起往前推。
师:球宝宝是怎么滚的?怎样才能让球宝宝滚得更远呢?
4.再次游戏,观察幼儿掌握动作的情况,引导用正确的方法用力滚球。
(三)游戏部分
1.游戏:“打保龄球”
师:你们见过打保龄球吗?是怎样打的?
2.幼儿两人合作,尝试用篮里的物品将斜坡对面的瓶子击倒。
师:这里是小小保龄球馆,这个坡度就是跑道,请两个小朋友一组,用小篮子里的东西来打跑道前面的瓶子。你们真厉害,瓶子都打倒了,那么你们是用什么把瓶子打倒的呢?
3.变换瓶子的位置,幼儿尝试用杯子将坡道旁边的瓶子击倒。
师:难道这个杯子就没有用了?如果老师把瓶子放在跑道旁边,你们来试试看,能不能把它打倒?
(四)活动结束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幼儿能礼貌的和老师说再见。
上午班——
10月11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意愿,自由选择游戏;
(2)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找到自己的小点。
2.幼儿跟随教师练习早操动作。
三、集中教育——科学《水果宝宝排排队》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范例和教师语言的引导,能发现实物交替排列的规律;
2.初步尝试按交替规律排列物体,并能边操作边讲述:一个xx,一个xx;
3.乐意帮水果宝宝排队,初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实物水果:香蕉、橘子、苹果、梨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师:宝宝,看,谁来啦?(苹果宝宝)还有呢?(梨宝宝)
2.师:今天这些水果宝宝要出去秋游了,去秋游前要先排排队。
3.师:看,这是一个小红旗,水果宝宝们开始排队了,它们都排好了吗?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呢?(一个苹果,一个梨……)
小结:水果宝宝是一个隔一个排队的。
4.师:瞧,它们又是谁啊?这些水果宝宝也要去秋游,但是它们还没排好队呢?你们能帮帮它们吗?它们又是怎么排队的呢?(一个橘子、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苹果)接下应该怎么排呢,谁能来排一排。(请个别幼儿排一排)
5.出示条卡
师:还有水果宝宝也在排队呢,它们没有排好呢,我们帮他们排排好吧?(一个xx,一个xx)接下来排什么呢?(排一排)
(二)游戏部分
1.师:宝宝们,后面还有很多的水果宝宝需要你们帮忙,你们能帮它们排排队吗?记住哦,两种水果要一个隔一个排。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3.师:我们来看看宝宝们帮水果宝宝排好队了吗?排的对不对?
请一个对的幼儿,集体表扬;再请一个错误的幼儿,帮助纠正。
(三)结束部分
1.师:水果宝宝们都排好队了,那我们也来当水果宝宝,一起排排队吧。(每人一个水果图片,共两种水果)
2.幼儿排一排。
3.师:水果宝宝们,我们去秋游吧。
四、户外游戏——《抛接球》
活动目标:
1.学会抛球和接球的技能;
2.在游戏中尝试快速地抛接球,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皮球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我和球儿做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玩球:双手抓球,两臂上举,绕球走,夹球跳。
(二)基本活动
1.教师出示皮球:大家想一想球还可以怎么玩?
2.幼儿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3.教师演示抛接球:老师的这种玩法叫什么?
4.教师讲解示范:双手捧球往上跑抛,看准球,双手抱住。这种方法叫抛接球。
5.幼儿分散练习抛接球。
6.找一个伙伴,把一个球放回框里,两个人一起玩互相抛接球。
(三)有趣的抛接球
1.玩法:幼儿聚拢在场地上,老师手持求,把球抛起的同时喊一个幼儿的名字,被喊到的幼儿迅速跑过来接球,其余幼儿四散跑开。老师喊“定“。所有幼儿都停下,此时,接球人将球滚向其中一名幼儿,如果被击中,则要暂停游戏。
2.如果老师喊了“定“,所以幼儿都不能再跑。
3.组织幼儿游戏。
(四)放松运动
五、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益智区、科学区、音乐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添加响板、响筒等打击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知道有节奏的打击乐器,熟悉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
2.收整玩教具,会物归原处。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放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班——
10月12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找到自己的小点。
2.幼儿跟随教师练习早操动作。
二、生活活动
1.鼓励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认识图形》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圆形的名称、感知圆形的特征;
2.能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圆形的物体,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活动室布置一些圆形的物品、圆形纸一张、圆形物品若干(如镜子、瓶盖、铃鼓、盘子)
活
 
上一课题:第五周(202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