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三班 郭星羽
2024.12.23—2024.12.27第十四周
上午班——
12月23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语言活动:《冬天的小路》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尝试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丰富并理解词汇:“推”“铲”“扒”“扫”。
3.让幼儿明白人多力量大和利用自身长处为大家服务的道理。
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师带幼儿欣赏美丽的雪景。
2.故事《冬天的小路》课件;
3.小胖猪、小鸭子、小花狗、小松鼠的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在这片草地上,住着小胖猪、小鸭子、小花狗和小松鼠,他们四个是好朋友,每天都走过这条小路到前面的草地上玩,有一天在这里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你们想知道吗?(想),好,那我们仔细看看,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
(二)利用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第一幅画面,引导幼儿仔细观看并尝试讲述画面内容。
这里怎么了吗?什么季节才下雪呢?,
下雪了,周围的景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大树、房屋变成了什么样子?
小动物们门前的小路哪去了?
教师小结画面内容:冬天来到了,天气很冷,还下起了雪,雪花飘呀飘呀,飘到大树上,大树好像穿上了羊皮袄,飘到屋顶上,屋顶好型盖上了厚厚的火棉
四、户外体育游戏:《跳房子》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跳、单脚跳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沙包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二、基本过程
1.幼儿把沙包扔进标有数字“1”的长方形里面,然后双脚夹起沙包把它扔到标有数字“2”的长方形框里面。依次进行,直到沙包被扔到“9”时,幼儿弯腰把沙包捡起,跳出房子。第二名幼儿再重新开始。
2.幼儿把沙包扔进数字“1”里面,再单脚跳进“1”,然后单脚包沙包踢进“2”,依次进行。最后把沙包踢进“9”后,幼儿单脚站在数字“8”里面,弯腰把沙包捡起来。第二名幼儿再开始。
3.跳的方法同“1”或“2”,如果第一名幼儿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第二轮比赛中直接把沙包扔进“2”,如果还是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进“3”。第二名、第三名幼儿进行时也同样。
活动规则
不能跨字跳,单脚跳的途中,另一只脚落地了,就算输,罚下场,等候地二轮比赛。
三、放松活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音乐区 生活区 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2月24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多彩的烟花》
活动目标:
1.感受烟花绽放时的色彩,造型美。
2.尝试运用多种色彩在宜纸上进行玩色,感受宜纸流动晕染的神奇。
3.体验油画棒、水粉颜料(油水分离方法)等不同材料作画的乐趣及变化。
活动准备:
宣纸、油画棒若干、水粉颜料、毛笔、滴管、水桶、燃放烟花的视频图片、烟花燃放的声音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播放燃放烟花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呀?小朋友们都有听过吗?
师:哇!原来这是放烟花的声音啊,那怎么不见有烟花呢,你们想不想看呢?
师:那老师这里给你们变个魔术师,小朋友们你们一起说“砰啪”看看烟花会不会出来吧!(出示烟花的视频)烟花出来啦!
二、欣赏烟花,了解烟花的名种色彩及造型
1.你们看到的烟花是什么样的啊?
2.你们发现这么多美丽的烟花有什么特点吗?
3.对了,烟花到了天空中都是从一点向四周绽放的,就像花的花骨朵开放过来一样呢!
你们看!这朵烟花的线条是什么样子的呢?(直线条的烟花)
4.除了有直直线条的烟花,你们还看到有什么线条不一样的烟花吗?
5.出示宣纸,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一张空白的天空,这片天空号孤独,我们能不能让漂亮的烟花装饰他们呢!下面请小朋友们为这片天空画上美丽的烟花吧!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强凋用不同的线条、不同的颜色从一点向四 周画烟花。
2.(绘画完烟花)师:孩子们你们说,我们的天空白白的可以看见烟花吗?
3.师:那我们就拿起滴管在我们的背景画纸上点彩吧。
4.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色彩在宣纸晕染的同时颜色混搭在一起颜色开始发生了变化呢,我们可以一起来观察一下自己的画面颜色有哪些变化。
四、小结
1、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请几位幼儿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小结。
二、户外体育游戏:《爬爬乐》
活动目标:
1. 能积极主动探索各种钻爬方法,提高手脚协调钻爬运动的能力。
2. 鼓励幼儿积极大胆的参加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3. 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勇敢顽强的个性品质。
活动准备:
地垫若干、平衡木、轮胎、呼啦圈、绳子、拱形门、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垫子上探索上得各种爬法。
(1)双手、双脚撑地,膝盖离地爬行。
(2)双手撑地推小车爬行。
(3)匍匐爬。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幼儿示范。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练习各种爬法。
(1)幼儿两两组合头碰头做洞,练习钻的动作。
(2)幼儿两两组合手臂做洞,练习先迈脚,后钻的动作。
教师小结:多种方法尝试,幼儿示范。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练习各种腿法。
上午班——
12月25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活动:《对陌生人说不》(安全)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知道什么样的人是陌生人,培养自我保护的防范意识。
2.创设情境让幼儿学会拒绝陌生人,远离陌生人。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理解内容,并学习其中的应对方法。
师:今天我们的美美就遇到了难题了有个不认识的叔叔来敲门她不知道该不该开门。让我们来帮助他好吗?(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师:来的可能是什么人?(陌生人)师:美美能开门吗?为什么?
小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里时,遇到陌生人敲门,千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在来等。
二、鼓励幼儿讨论不同情境下应对陌生人的方法。
师:在幼儿园时,陌生人说妈妈叫他帮忙来接你,你会怎么做?(不跟陌生人走、请老师联系妈妈)
师:陌生人给你好吃的东西,你会怎么做?(不吃陌生人的东西、赶紧找到家长)
师:陌生人请你帮忙指路你会怎么做?(拒绝并赶紧离开)
小结: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陌生人,其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如果有陌生的成年人请你帮忙,一定要拒绝他们。因为成年人有困难时不找成年人而找小孩帮忙的,一定是居心不良。
三、情景表演,在演练中巩固保护自己的方法。
幼儿两两一组,一名幼儿戴上头饰,扮演陌生人,尝试用各种方法和小朋友打交道,另一名幼儿用学到的方法应对陌生人。进一步提升孩子的警觉性,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四、学习安全儿歌。
四、户外体育游戏:《过独木桥》
活动目标:
1.通过这次游戏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3.培养幼儿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篮球、平衡木小桥、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教师以开火车的队列带领小朋友进入准备好的场地,并安排幼儿在跑道两旁站好。
(二)游戏
1.教师给幼儿讲解游戏的玩法: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这里,是要和你们一起玩一个好玩的新的游戏,让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游戏怎么玩,好吗?球放在头上,双手护住,眼睛往前看,身体笔直慢慢的走过独木桥,跑回来与下一个人接力。过程分别让在平时观察中,灵活性和协调性比较强的小朋友先比;引导幼儿助威喊“加油”!
2.导语:小朋友,谁拿了两次胜利了?和幼儿一起分享活动的快乐和成果。
(三)放松活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奥尔夫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2月26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室内游戏
律动游戏《吹泡泡》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泡泡”能用肢体动作模仿出“泡泡”的特征,同时区别大小、高低。
2.在音乐游戏中,能按规则游戏,并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学过“吹泡泡”歌曲;已有玩“吹泡泡”的经验;吹泡泡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转泡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玩具,看看它能干什么,
边说边吹出一连串大小不同的泡泡。
提问:你们看看泡泡是什么形状、什么样子的?
后来都哪去了?能捉住吗?
小结:泡泡是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有高,有低,飞呀飞,不见了,捉不住。
二、唱“泡泡”
师:我们也学过一首“吹泡泡”的歌,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
音把这首歌唱出来。
提问:你们想吹泡泡吗?你能用什么动作来表演“泡泡”?
(引导幼儿边唱边做歌表演)
动作提升:做出“吹”的动作(手部动作)
大泡泡、小泡泡,豪泡泡、低泡泡的动作身体
泡泡飞起来,大胆、自由做(手臂动作)泡泡不见了、破了的动作。(腿部)
师小结:你们真棒,能跟着节奏还有歌词在做动作。
四、玩“吹泡泡”音乐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个“串泡泡”游戏,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漂亮的泡泡,老师要串起一串泡泡集体做游戏。
游戏规则:在串泡泡时要求被老师摸到头的幼儿先像开火车一样一个接一个站好,然后和老师一起手拉手站成圆圈。
1.先在圆圈上边唱边做“吹”的动作
2.手拉手退成大圆圈(表示大泡泡)
3.再收拢一次(表示小泡泡)
4.间奏点点头
5. 下来手拉手小跑步转圈(表示泡泡飞上天)
6.接着双脚轻轻起跳左、右手食指分别直指天空(表示看天上泡泡)
7.最后拍手各自转圈散开下蹲(表示找不着泡泡、泡泡不见了)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旋律按规则边唱边做游戏。
小结:一起“吹泡泡”真快乐,我们班的小朋友能按规则进行游戏,真的太棒了!
二、户外体育游戏《钻洞洞》
活动目标:
热身活动——用报纸钻洞——用身体钻洞——放松活动。这四个环节层层递进,相辅相成。
第一环节以热身操开始,活动幼儿的各个部位。热身活动结束时,以一个造型引出活动第二环节,并激发幼儿用身体搭洞洞的兴趣。
第二环节分为两部分。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这一环节,我用了感知体验法,让幼儿自主探索,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搭“洞”,并想方设法把报纸钻过“洞”。
第三环节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加大难度,引导幼儿搭出让小朋友能钻过去的、牢固的洞。这一环节中,幼儿合作搭洞洞,让幼儿体验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第四环节是总结放松,幼儿在音乐中,一边总结今天游戏的收获,一边放松身体。
上午班——
12月27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艺术活动:《冰糖葫芦》(美术)
活动目标:
1.认识冰糖葫芦形状,颜色。
2.体验自主创作的乐趣。
3.大胆想象用各种颜色来表现冰糖葫芦的形态。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丰富幼儿的水果生活阅历,能说出多种水果并熟悉相应的颜色
2.有熟悉或吃过糖葫芦的生活阅历。
物质准备:
课件 ppt,红色/白色卡纸,油画棒,马克笔,颜料,瓶盖,小木棍,橡皮筋,水果网,超轻粘土。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幼儿回答)小结:答对了,小朋友们真聪明!谜底就是冰糖葫芦。冰糖葫芦小朋友们都吃过吧,冰糖葫芦酸酸甜甜可好吃了,小朋友们都爱吃!你们看到的冰糖葫芦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说看?
(幼儿自由表述)二了解冰糖葫芦
1.知道冰糖葫芦的由来。
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在天津又称糖墩儿,在安徽风阳叫作糖球。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2.了解冰糖葫芦
师:冰糖葫芦这么好吃,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怎么做的?需要用到什么材
料?
山楂,草莓,葡萄,苹果,橘子等等水果都可以做成冰糖葫芦师:你知道冰糖葫芦是怎么制作的吗?
把准备好的山楂清理干净后用竹签串起来这个过程还可以准备一些自己喜欢吃水果一起制作。比如果橘子草莓之类的也是不错的选择小火把冰糖融化,注意过程中不要去翻动糖,把冰糖烧成有一点微微发黄就可以了。接着就可以拿准备好的山楂在锅中蘸取糖,把山楂上面均匀的都裹上糖。这样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红彤彤的冰糖葫芦好吃又好看。
3.观看各种各样的冰糖葫芦三.冰糖葫芦手工。
四、户外体育游戏:《小兔跳跳跳》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腿夹物跳的动作,发展腿部力量。
2.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兔子、呼啦圈、大灰狼头饰、音乐(三只熊、海西翘翘板、月光曲)
活动过程:
一、开始局部:热身运动
教师:小兔子们好,今天兔妈妈要带你们去森林里去做游戏、学身手,高兴吗?但森林里可能会有大灰狼,所以请兔婴幼儿们一定要排好队伍,一个一个跟着兔妈妈。来,我们竖起小耳朵,动身啦
二、基本局部:学习动作--"夹物跳"
过渡语:这儿真美,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1.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跳的?
2.看,兔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都有些谁?毛绒玩具想和小兔子们玩"跳跳跳"的游戏,说说怎么带着毛绒玩具"跳跳跳"呢?
3.交代要求,集体练习"夹物跳"。
4.第二次集体练习"夹物跳",要求夹紧"毛绒玩具",同时听到"大灰狼来啦",迅速的两人一组跑到"呼啦圈"内站好。
5.游戏:《小兔跳跳跳》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幼儿游戏1至2次。教师讲评。
三、结束局部:放松运动
互相敲敲腿、捶捶背、揉揉肩
三、放松活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奥尔夫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上一课题:第十五周(12月16日——12月20日)
下一课题:第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