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二班 潘许欣
2024.12.23—2024.12.27第十六周
上午班——
12月23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语言活动:《捏面人》儿歌欣赏
活动目标:
1.掌握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学习运用京剧韵味演唱歌曲。
2.能唱准念白部分的节奏,并能大胆创编“捏一个xx干什么”的歌词。
3.感受说唱的乐趣,萌发对捏面人传统民间艺术的喜爱。
活动准备:
能唱准念白部分的节奏,并能大胆创编“捏一个xx干什么”的歌词。
1.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京剧,并尝试模仿过京剧人物的动作。
2.物质准备:京剧入场音乐、课件、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孙悟空图片、附点音符节奏图、钢琴伴奏.
活动过程:
一、以模仿“京剧小演员”的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1.听音乐模仿京剧人物上场,变换动作造型
提问:这是一首京剧的歌曲,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除了京剧 还有哪些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皮影、泥塑、捏面人⋯.
2.教师出示课件,并有层次提问
提问:(1)这位老爷爷在干什么?都捏了哪些面人?
小结:捏面人也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文化艺术。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睛看花。
(2)除了这些面人,猜一猜老爷爷还会捏什么样的面人?
二、创设“老爷爷收徒弟"情境,难点前置,掌握念白部分的节奏和内容
1.教师边唱歌边做动作,请小朋友猜老爷爷捏了哪些面人?
(念白中人物名称教师只做动作不唱,请幼儿根据动作来猜人物)提问:老爷爷捏了谁?他们在干什么?老爷爷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捏的?
(2)教师清唱歌曲第二遍,运用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念白部分,帮助幼儿掌握念白部分的节奏。
提问:老爷爷是怎样捏的?(鼓励幼儿探索学习念白部分的节奏 X.X⋯•)(3)教师根据幼儿说出的面人出示相应的图片和节奏图,引导幼儿跟随老爷爷有节奏的做动作的来学习本领。
三、通过“真假面人”的闯关游戏,巩固歌曲,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课件:“哪一个面人是老爷爷捏的?你能找出来吗?”教师分别出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孙悟空的课件,幼儿逐个找出老爷爷捏的面人,进一步巩固复习歌词。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念白部分的节奏和内容。
2.“为老爷爷加油”进一步学唱歌曲。师幼一起演唱歌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来捏,体验歌曲所带来的乐趣。
3.“小徒弟”榜样示范,练习演唱。教师请个别幼儿为同伴做亮相的示范动作,鼓励幼儿边做京剧亮相动作边运用拖腔的唱法表现歌曲京剧韵味。
教师为选出的老爷爷的小徒弟,奖励小粘贴。
4.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巩固记忆歌词,学习运用京剧韵味熟练地演唱歌曲。
四、户外体育游戏:《鲨鱼和小鱼》
1.激发幼儿能勇敢、大胆地与老师一起游戏,乐意扮演小鱼角色。
2.发展幼儿跑、跳、躲的能力。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呼啦圈、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情景扮演
1、放音乐,幼儿跟随教师学小鱼游,钻"珊瑚",
2、配班老师吹泡泡,婴幼儿们一起追捉泡泡。
三、游戏"鲨鱼来了"
播放"鲨鱼"音乐,教师引导幼儿快躲到呼啦圈内,音乐停,"鲨鱼"游走了,请"小鱼"们又出来游玩,游戏二次。
四、活动结束,放松运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音乐区 生活区 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2月24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多彩的烟花》
活动目标:
1.感受烟花绽放时的色彩,造型美。
2.尝试运用多种色彩在宜纸上进行玩色,感受宜纸流动晕染的神奇。
3.体验油画棒、水粉颜料(油水分离方法)等不同材料作画的乐趣及变化。
活动准备:
宣纸、油画棒若干、水粉颜料、毛笔、滴管、水桶、燃放烟花的视频图片、烟花燃放的声音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播放燃放烟花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呀?小朋友们都有听过吗?
师:哇!原来这是放烟花的声音啊,那怎么不见有烟花呢,你们想不想看呢?
师:那老师这里给你们变个魔术师,小朋友们你们一起说“砰啪”看看烟花会不会出来吧!(出示烟花的视频)烟花出来啦!
二、欣赏烟花,了解烟花的名种色彩及造型
1.你们看到的烟花是什么样的啊?
2.你们发现这么多美丽的烟花有什么特点吗?
3.对了,烟花到了天空中都是从一点向四周绽放的,就像花的花骨朵开放过来一样呢!
你们看!这朵烟花的线条是什么样子的呢?(直线条的烟花)
4.除了有直直线条的烟花,你们还看到有什么线条不一样的烟花吗?
5.出示宣纸,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一张空白的天空,这片天空号孤独,我们能不能让漂亮的烟花装饰他们呢!下面请小朋友们为这片天空画上美丽的烟花吧!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1.强凋用不同的线条、不同的颜色从一点向四 周画烟花。
2.(绘画完烟花)师:孩子们你们说,我们的天空白白的可以看见烟花吗?
3.师:那我们就拿起滴管在我们的背景画纸上点彩吧。
4.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色彩在宣纸晕染的同时颜色混搭在一起颜色开始发生了变化呢,我们可以一起来观察一下自己的画面颜色有哪些变化。
四、小结
1、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请几位幼儿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小结。
二、户外体育游戏:《快乐跳跳跳》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健康活动,遵守集体活动规则,活动中积极愉快。
2.能按箭头的方向进行双脚跳。
活动准备:篮球一个,箭头标贴四个,手套式的箭头牌一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开火车入场,随音乐做全身运动。
(二)探索双脚跳运动
1.出示篮球,教师拍球,请幼儿观察球怎样跳舞。
2.跟球跳舞,学习双脚跳。
教师讲解双脚跳动作要领:双脚起跳,脚掌轻轻落地,轻轻跳。
3.出示箭头,说明箭头指的方向就是皮球跳的方向。
幼儿根据箭头方向进行双脚跳运动。
教师拍球行进,幼儿向皮球弹跳的方向进行双脚跳运动。并将箭头贴到地上进行练习游戏。
(三)游戏巩固
1.游戏一:小小交通警。
2.出示箭头手势牌,变换手势牌孩子根据箭头的方向双脚跳。请一位小朋友戴手势牌指挥游戏。换指挥的幼儿,游戏反复。
四、随音乐做放松活动。
1.相互锤锤腿、捏捏腿!
上午班——
12月25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活动:《小手抛球》
活动目标:
1. 体验抛接球的乐趣。
2.知道抛接球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3.能连续自抛自接球,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师:皮球可以怎么玩?(滚、踢、拍、抛接、投掷等)我们今天来试试不一样的玩法,在这之前先跟着音乐活动一下身体吧。
(二)动作学习
1.教师示范抛接球。先看看老师是怎么玩的。
小结:把球往上扔起来就是抛球,稳稳地抓住掉下来的球就
是接球。今天我们就来当小球手,自己抛球自己接。
2.幼儿自由尝试抛接球。请小球手们从筐里拿一个球,离其他小朋友远一点,试一试能不能接住球吧。
3.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抛接球,讲解动作要领。老师发现有一位小球手每次都能稳稳地接住球,仔细看看他是怎么做的。怎么才能稳稳地接住球呢?
小结:想稳稳地接住球,抛球的时候要把球尽量直直地往上
扔,眼睛看准球在哪里落下,两只手稳稳地抓住它。
4.幼儿练习抛接球,掌握动作要领。
现在请大家再次练习,有两点要注意哦。第一,我们要直直地往上抛球,这样才不会扔到别人;第二,要注意自己的位置,不要和其他小朋友们撞到一起。这样我们就能玩得开心又安全啦如果觉得有点难,可以把球抛得低一些,这样会更容易接住。已经会接的小朋友,可以挑战把球抛得高一点。还可以试一试,能不能连续多抛接几个球。
(三)趣味抛接球比赛
1.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5-6 组纵队。
2.教师介绍玩法及规则。
(1)听到信号后,每队排头幼儿从前面的球筐中取出1个球,抛接5次后传递给后面的幼儿。每名幼儿依次抛接5次,队尾幼儿抛接5次后,将球放进后面的球筐,排头幼儿再开始传递下一个球。最快将前面球筐中的球传完的队伍获胜。
(2)若球在幼儿抛接球过程中掉落,则该幼儿需要重新抛接球。
(3)传递要按顺序,不能跳过任何一名幼儿。
3.组织幼儿比赛。
小球手们,抛接球比赛就要开始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四)放松运动
播放放松音乐,带领幼儿进行放松运动。
比赛结束啦!你们可真是能干的小球手,为自己鼓鼓掌吧!
现在一起来捏捏手臂,放松一下吧!
四、户外体育游戏:《吹泡泡》
活动目标:
1.带着孩子练习熟悉走圆圈。
2.练习举手和下等动作。
3.和同伴友好交流合作 享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准备宽阔场地 教师在场地画圈。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掌握举手和下等动作。
3.物质准备:吹泡泡的音乐。
活动热身: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小游戏 那老师想问小朋友你们见过泡泡吗 它是什么样的呢?
幼:泡泡是圆圆的 飞到天上 然后会炸。
师:是的,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吹泡泡的游戏,老师想和小朋友们变成一个大泡泡 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先去场地一起来做热身运动。
师:带领幼儿一起做下路 举手 伸展 热身运动。
活动过程:
师: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听游戏是怎么玩的
<1>玩法:老师与小朋友拉手沿着大圆圈站好。游戏开始,大家顺圆圈按逆时针方向必须一个跟着 一个走成圆形队,边走边念儿歌:“欧润物,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重复念几遍后,教师说:“泡泡飞高了。“小朋友两窝上举如果老师说:“泡泡飞低了。“小朋友原地:下。老师又说:“泡泡破了!学前儿童出”啪!”的声音,同时四散跑开听教师说“吹泡泡了”,大家又回到圆圈上站好,规则:
1.小朋友们要在规定四散跑的范围,不能跑得太远。
2.游戏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五.放松运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奥尔夫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2月26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室内游戏
律动游戏《运萝卜》
活动目标:
2.提高动作协调能力。
3.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皮球、筐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到操场集合,整理队伍。
(二)游戏《运萝卜》
1.以小猪合作运萝卜比赛,引入活动。
2.教师指导幼儿练习两人合作运萝卜。
3.讲解游戏规则,并进行示范,强调游戏的基本动作。
(1)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球夹在两人胸间。
(2)听口令后,一起向前进,注意手不拿球,如球掉下来需捡起来继续进行。
(3)到达重点时,将“萝卜”放入筐内。
4.幼儿进行游戏,教师要加入游戏,为幼儿打气。
5.教师宣布比赛结果,并表扬幼儿真能干。
活动结束
上午班——
12月27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艺术活动:《小小雪花》(美术)
活动目标:
1.体验儿歌中描绘的冬季下雪的乐趣。
2.理解儿歌的内容和问答式的表现方法,学习字词并发准“谁、窗、从”的字音。(重点)
3.能用恰当的语气熟练地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冬季的季节特点。
2.物质材料准备:
配套资源:教学大书,课件,幼儿读本3-7《雪孩子》第15页。
自备材料:表现冬季的景色和人们活动的图片一幅(图片中突出小雪花的形象)。
活动过程:
一、开展关于“冬天”的谈话
1.引导幼儿围绕以下话题讲述自己所感受和了解的冬天。
2.教师提问:冬天是什么样的季节?你可以描述一下冬天的景色吗?人们在冬天可以进行哪些活动?你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二、理解儿歌的内容和问答式的表现方法
1.教师提问,引出主题:冬季里,来自天空、轻盈洁白、最可爱的小客人是谁?(小雪花)小雪花是什么样的?下雪的时候,人们会做些什么?
2. 教师完整朗诵儿歌一遍,朗诵时注意突出提问、回答这种对话式的语气。
教师提问:儿歌里是谁在问问题?问的什么问题?谁在回答?小雪花是怎样回答的?
(幼儿只听教师朗诵了一遍儿歌,对内容不熟悉,回答不准确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
3.教师再次完整朗诵儿歌或播放课件,朗诵前提醒幼儿注意听,熟悉儿歌内容。
(1)教师提问:儿歌的第一句是怎么说的?你们觉得是谁在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儿歌的第一句,并且尝试模仿不同的人问这个问题的语气)
(2)教师提问:听见大家都在问它,小雪花是怎样回答大家的呢?(引导幼儿用儿歌中的句子回答,幼儿记不清楚时,教师用动作或语言提示)
三、运用多种方法学习儿歌
1.看图片学念儿歌。
教师指着图片中相应的画面念出儿歌,幼儿跟随教师学念儿歌,反复2遍。
2.幼儿先提问,教师念出小雪花的回答;教师提问,幼儿念出小雪花的回答;男生提问,女生回答;女生提问,男生回答。
3.请幼儿为每一句编一个动作,征得幼儿同意后,为每句话统一动作。
4.让幼儿试着自己完整念儿歌,可以辅助动作帮助记忆,反复2~3次。
5.告诉幼儿,这是一首问答式的儿歌,大家在念的时候,要表现出问与答的语气特点。
6.请幼儿再次尝试完整念儿歌。
四、户外体育游戏:《开火车》
活动目标:
1. 学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
2. 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3. 知道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火车头饰、红绿灯卡片、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做做热身运动吧!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拍拍手、跺跺脚、扭扭腰、转转圈。”
2. 教学基本动作,教师示范火车头动作,幼儿模仿。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
首先,我们要学会怎么当火车头。火车头要带领火车向前走,我们一起来看看火车头是怎么走的。”
3. 游戏环节
(1)游戏:开火车。幼儿按照火车头的方向,依次拉衣襟排成长队,跟着火车头向前走。
教师:“现在,我们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火车头。火车头戴上头饰,带领小火车出发吧!”
四、随音乐做放松活动。
1.相互锤锤腿、捏捏腿!
三、放松活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美工区 音乐区 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音乐区增加奥尔夫乐器。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听觉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上一课题:第十九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