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飞彩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飞彩园区

课题:第二周(2023.9.11-2023.9.15)

2023.9.11—2023.9.15  第二周

下午班

9月1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熟悉早操音乐。

2.幼儿跟随教师练习早操动作。

二、生活活动

1.鼓励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音乐游戏——《大巨人和小矮人》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跟随音乐律动;

2.幼儿可以通过音乐与老师进行互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简单的律动节奏,知道大巨人和小矮人的区别;

2.物质准备:音乐《大巨人和小矮人》 。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熟悉旋律。 

2.教师根据音乐做动作让幼儿模仿。

3.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变化而做出相应手势动作。 

4.表扬幼儿的律动,请小朋友来前排表扬并鼓励小朋友一起律动。

活动延伸:

幼儿在活动结束后,回家与家人分享所学。

二、体育游戏——《踢水瓶》

活动目标:

1.锻炼腿部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2.体验与同伴一起玩球的快乐,喜欢进行球类活动。 

活动准备:

装水的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水瓶么,除了喝水还可以做什么?

(二)提供材料,幼儿自主探索发现

1.教师出示水瓶,让幼儿推一推,踢一踢。

2.教师师范踢水瓶,让幼儿观看模仿。

(三)引导幼儿大胆尝试

1.幼儿模仿老师集中注意力,用一只脚踢水瓶,看谁能够踢得更远。

(四)活动结束

奖励勇敢尝试的幼儿,并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喜悦,同时鼓励不敢尝试和失败的幼儿下次努力。

(五)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探索水瓶新玩法。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幼儿能礼貌的和老师说再见。

 

上午班

9月1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接待:桌面游戏。

目标:

(1)发展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2)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桌上玩具;

(3)喜欢玩桌面游戏,体会桌面游戏的快乐。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语言《朋友你好》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基本内容,理解故事的 主题和情感;

2.能够根据故事画面的提示展开合理想象,会用语言表达;

3.初步学会关心帮助同伴,增进爱同伴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大老虎和小老鼠;

2.物质准备:大老虎和小老鼠的图片、PPT。

活动过程 :

(一)以图片“小老鼠和大老虎’的话题引入

(1)师提问: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呢?请你大声说出他的名字。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出示小老鼠和大老虎图片)你们猜猜,它们两个会成为好朋友吗?我们来看一看。

(二)阅读绘本,理解绘本内容

1. 播放PPT, 了解故事内容。

2.师提问; 你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究竟有哪些小问题吗? (小朋友试着学一学、说一说故事中的语言) 

3.师提问:这时的小老鼠心里会怎么样?小朋友你们觉得小老鼠这次还会继续忍受下去吗?小老鼠还会和大老虎做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小老鼠太生气、太伤心、太难过了,它再也不能忍受了,它终于爆发了。当大老虎一脚踢飞它引以为豪的大城堡时,它有了一个决定,小老鼠的决定是什么? (不再和大老虎做朋友 了)。那么当小老鼠决定离开大老虎时,你觉得大老虎会怎么做呢,它会挽留这位好朋友吗?它可以做些什么事来挽回小老鼠这位好朋友?它会对小老鼠说些什么呢? (幼儿想象表述) 

(三)继续播放剩下的ppt

1.师提问:最后,小老鼠和大老虎有没有又成为好朋友?大老虎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小老鼠又是怎么说的?

2.师提问:小老鼠和大老虎为什么又成为了好朋友呢? (小老鼠原谅了大老虎,它们成为了好朋友)

(四)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幼儿故事结果,鼓励同伴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谦让、互相照顾。发生矛盾的时候,一个要学会谦让、一个要学会原谅对方。同伴遇到困难时,要帮助他。

(五)活动延伸

播放微课,自主阅读画面,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结尾。

四、户外游戏——《顶气球》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注意力的集中;

2.让幼儿学会把握用头顶气球。

活动准备:

气球若干、绳子

活动过程:

1.向幼儿展示气球。

2.教师示范如何跳起来用脑袋把气球顶起来。

3.向幼儿分发气球并鼓励幼儿尝试用头顶起气球。

4.适当奖励表现好的幼儿,并鼓励表现一般的幼儿多多练习集中注意力。

五、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构建区、阅读区、音乐区、生活区、益智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按规律排序,能用语言表达操作的结果;

2.能辨别上下左右方向。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班

9月1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熟悉早操音乐。

2.幼儿跟随教师练习早操动作。

二、生活活动

1.鼓励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益智游戏——《蘑菇找家》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捡起地上所有的蘑菇并装进篮筐里;

2.幼儿能够准确的捡起自己路径上的蘑菇。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捡蘑菇的基本动作;

2.物质准备:蘑菇若干;篮筐两个。

活动过程:

1.教师故事导入,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上山采蘑菇。 

2.教师示范一手拿篮筐,一手采起地上的蘑菇。

3.教师分配好两排蘑菇,并分发篮筐给幼儿。 

4.幼儿模仿教师捡起地上的蘑菇。

活动结束:

教师表扬幼儿并总结小朋友的活动表现。

活动延伸:

将蘑菇和篮筐放在区角,鼓励幼儿玩耍锻炼幼儿行动力。

二、体育游戏——《合作传球》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与同伴一起友好合作运球。;

2.培养规则意识及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皮球、篮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激发幼儿兴趣,活跃情绪

师:幼儿听口哨,跟着教师做球操,活动头顶、腰腹部、膝盖、脚踝等。

(二)自主学习,发展能力,体验乐趣

1.幼儿示范传球的动作方法。

师:请两个小朋友向大家展示刚才是怎样进行传球游戏的。

2. 教师示范传球的动作方法。

师:刚刚我是怎样把球传给她的?他接住了没有?

小结:传球的时候双腿自然分开,双手托住球的两边,眼睛看好球,把球推出去,对面的伙伴看到球滚过来后迅速接住球。

3. 两两幼儿一组进行传球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结束

1. 教师引导幼儿收拾活动材料。

2. 对于幼儿的操作进行小结,表现好的给予及时肯定。

3. 组织幼儿听音乐进行放松活动。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幼儿能礼貌的和老师说再见。

 

上午班

9月1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目标:

(1)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

(2)喜欢参与自主游戏,体会自主游戏的快乐。

二、早操

1.幼儿熟悉早操音乐。

2.在老师的鼓励下愿意跟随老师跳早操。

三、集中教育——健康《大战蛀牙》

活动目标:

1.了解牙齿的功能,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初步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3.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幼儿每天早晚在家刷牙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牙齿模型、牙刷、动面片《牙齿小助手》、牙齿作用的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出活动主题

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平时早晚都刷牙吗?哪位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要早晚刷牙?

(二)播放《牙齿小助手》动画片,然后引导幼儿观察动画片里都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提问:有谁能告诉老师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引导幼儿简单讲述故事情节)

幼儿:小猫睡前吃糖果,忘记刷牙了,等想起来只是随便的拿水漱了漱口。结果小蛀虫住进了他的牙齿里,小猫长蛀牙了。

教师小结(刷牙的重要性):所以这个动画片告诉我们早晚要刷牙,否则小蛀虫就会在牙齿建房安家。

(三)对照牙齿模型,结合视频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牙齿的外形特征。(让幼儿仔细观察模型,讲述形状)

师提问:师:提问:“没有了牙齿我们会怎么样呢?”幼:不能吃东西、不好看了等。

师:引导幼儿归纳牙齿的功能。(咀嚼、美观)

教师小结(牙齿的功能): 牙齿有咀嚼功能、发音和语言功能、保持面部的正常形态。

(四)初步学习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

(1)师:那我们该怎么样刷牙,保持口腔清洁呢?

(2)教师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念相应的儿歌。(拿牙刷在模型上示范,并让幼儿自己尝试)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真棒,都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老师希望你们能每天早晚在家里坚持刷牙,保护好牙齿。

(六)活动延伸

在活动角展示保护牙齿的图画,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并附儿歌:《小牙刷》小牙刷,手中拿,早起晚睡先刷牙,沙沙沙,沙沙沙,从上往下轻轻刷,从下往上仔细刷,里里外外都要刷,爸爸妈妈夸奖我是个讲卫生的好娃娃。

四、户外游戏——《红绿灯》

活动目标:

1.认识红绿灯,知道红绿灯的用途;
2.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3.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马路、交通红绿灯图片;
2.十字路口视频,小司机的音乐;
3.自制红绿灯一个、呼啦圈若干、交叉路口的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体验游戏,导入活动

1.观看图片,体验当小司机。
教师:今天,我们来当小司机。看,小司机们快快准备好,到马路上来开车吧!
2.出示信号灯,再次体验当小司机。
师:刚才小司机们有的撞来撞去,马路上可危险了!现在老师带来了什么?(红绿灯)小司机看到它应该怎么办呢?
师:那我们一起来开车吧,开车的时候可要看清红绿灯哦!
3.说说红绿灯的作用和益处。
师:你们觉得马路上要不要红绿灯?为什么?(幼儿讨论。)
小结:马路上的红绿灯是为了让马路上的车子有秩序地行进,不发生危险。
(二)出示红绿灯,让幼儿了解红绿灯的作用
1.出示红绿灯的图片,幼儿讨论。
师:这是什么?红灯表示什么?绿灯表示什么?黄灯呢?
师:红灯亮了表示要停,绿灯亮了表示走,黄灯亮了表示等一等。老师还把它变成了一首儿歌,我们来听一听:“马路上面车子多,交通灯儿来指挥,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走一走,黄灯亮了等一等。”
2.幼儿学念交通信号灯的儿歌。
师:我们也来学一学,说一说。
3.教师小结:红绿灯和交警叔叔差不多是一样的,都是来管理交通的,红绿灯就像交警叔叔的哨子一样,所以在过马路的时候,不用交警叔叔吹哨子,我们抬头看一下是亮什么灯就行了。红灯要停,绿灯才能向前行。
(三)观看视频,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师:汽车和行人为什么停下?什么时候才能走?红绿灯亮了汽车会怎么样?(汽车过十字路口)

师:看一看人行横道灯是什么样子?行人怎样过马路?(行人过马路)

小结:马路上有很多的车和行人,因此在十字路口设置了红绿灯,不管是车还是行人,看见红灯都要停下,看见绿灯才能走,这样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四)学习儿歌,更好地了解红绿灯的规则
师:过马路别慌张,注意行人和车辆,红灯亮了等一等,绿灯亮了向前行。斑马线上慢慢走,交通安全记心上。
(五)游戏:开汽车
游戏玩法: 请五名幼儿当小司机,其余幼儿当乘客,乘客愿意上谁的车就把手搭在谁的肩膀上。教师用红绿灯指挥交通,开始游戏,红灯亮了,汽车停下,绿灯亮了,汽车前行。
(六)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让家长带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过马路时进一步巩固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增加小司机的角色,方便各游戏角幼儿的交流。

五、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 、音乐区、生活区、阅读区    

(二)材料调整:阅读区内添加新的阅读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1.体验阅读绘本活动的乐趣,培养对阅读的兴趣;

2.欣赏色彩鲜明、故事精彩的绘本,从绘本中认识世界。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上午班——

9月1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目标:

(1)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

(2)喜欢参与自主游戏,体会自主游戏的快乐。

二、早操

1.幼儿熟悉早操音乐。

2.在老师的鼓励下愿意跟随老师跳早操。

三、集中教育——音乐《小兔子乖乖》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愿意在集体中进行表演,感受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故事《小兔子乖乖》、音乐《小兔子乖乖》

活动过程:

(一)播放故事课件《小兔子乖乖》(简化版),激发幼儿兴趣

师:兔妈妈回家时,要说什么让小兔子宝宝知道是妈妈回来了?小兔子是怎么回答的?大灰狼来了,也学了兔妈妈的话,他是怎么说的?小兔子宝宝有没有让大灰狼进来,她们是怎么对大灰狼说的?

(二)通过故事互动交流,引导出音乐《小兔子乖乖》

1. 欣赏歌曲《小兔子乖乖》,并对歌曲内容进行提问。

师:音乐里有和我们的故事里小兔子宝宝、兔妈妈和大灰狼说的话一样吗?我们在一起来说说看,小兔子宝宝、兔妈妈和大灰狼都说了些什么?

2.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学唱歌曲《小兔子乖乖》。

师:为什么大灰狼和兔妈妈唱一样的歌,小兔子们还是不给它开门?

小结:小兔子们能听出大灰狼的声音与妈妈的不同,说明小兔子们细心又聪明还听妈妈的话。小朋友自己在家里也要向小兔子一样不让陌生人进门。

(三)小舞台演唱《小兔子乖乖》

1.教师出示“小舞台”,引导幼儿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进行表演。

2.教师对于幼儿的表演进行点评及表扬。

(四)活动延伸:

美工区域:“小兔要吃草”。在美工区投放画有小兔图案的画纸,幼儿利用海绵滚筒进行滚画,画出小兔吃草的情节。

四、户外游戏——《小青蛙找家》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培养幼儿身体协调性;

2.喜爱游戏能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青蛙头饰、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热身活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在玩游戏之前,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块活动活动。

教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戴头饰扮演青蛙宝宝,跟随音乐,教师边说儿歌边和幼儿一起做热身活动。(摇摇你的头,提提你的肩,弯弯你的腰来,拍拍你的手;踢踢你的腿,动动你的脚,转转你的膝盖,一起跳跳跳。)

(二)基本部分:练习双脚并拢向上跳

师:“呱呱呱”谁来啦?原来是只小青蛙。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吗?

1.请幼儿自由跳。

小结:原来小青蛙是蹲一下跳一下。

2. 分组进行游戏。

师:下面需要小朋友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看哪组小朋友跳的最快。

(1)教师示范游戏玩法,幼儿开始游戏。

(2)教师在旁进行指导,并对于幼儿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3.增加游戏难度(放置呼啦圈)。

师:刚刚每只小青蛙跳的又高又好,现在小青蛙要过河回家啦,要用什么方法过河呢!

(1)出示并介绍呼啦圈。

(2)教师示范游戏玩法,幼儿开始游戏。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已经学会了双脚跳顺利找到了家,日常中我们在跳跳跳的时候也要保护好自己,注意安全哦!

(三)结束部分:放松休息

小青蛙们跳累,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坐下来,捏捏腿放松腿部吧!

五、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音乐区、建构区、生活区、益智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区添加小兔简笔画。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美工工具的使用;

2.在老师的引导下愿意分享,能和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放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鼓励幼儿不挑食不撒饭。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