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飞彩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飞彩园区

课题:第二周(9月8日-9月12日)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四班  曾德甜

2025.9.8—2025.9.12第二周

上午班—— 

9月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B区

游戏材料:小型体育器械

观察重点:关注材料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提供情境性引导,丰富游戏情节;

(2)鼓励合作与规划,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当幼儿在材料使用或角色分配中出现分歧时,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倾听彼此想法,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3)适时提供开放性材料,促进游戏创新。教师可根据游戏发展需要,适时提供其他低结构或象征性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纸片》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感知空气流动能产生力,知道吹气能让纸片动起来。

2.情感目标: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兴趣,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3.技能目标:尝试用不同的吹气方法(轻吹、用力吹、从不同方向吹)让纸片“跳舞”,发展手口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薄纸片若干、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张小纸片,神秘地说:“今天,老师要变一个魔术,让这张小纸片自己跳舞!”

教师将纸片放在手心,用嘴轻轻一吹,纸片飞起来。提问:“纸片怎么了?谁让它跳舞的?”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叫《会跳舞的纸片》。

(二)自主探索,感知现象

1.第一次探索:

教师:“请小朋友也来试一试,用你的小嘴吹一吹,看看能不能让小纸片跳起舞来?”

幼儿自由尝试,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观察。

2.第二次探索: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用大力气吹和轻轻吹,小纸片跳得一样吗?”

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力度吹气,观察纸片飞舞的不同状态。

3.第三次探索:

教师:“除了用嘴吹,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小纸片跳舞呢?”(出示吸管和小扇子)

幼儿尝试用吸管、扇子等工具,从不同方向吹动纸片。

3.分享交流:

请几位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小结:我们用嘴、吸管、扇子吹出的“风”,就是流动的空气。空气流动起来,就能让轻轻的小纸片动起来,就像在跳舞一样。

(三)游戏巩固,体验乐趣

游戏一:吹泡泡舞

教师:“我们来比赛,看谁的小纸片在空中跳的舞时间最长,好不好?”

游戏二:送纸片宝宝回家

在地上画几个圆圈当“家”,幼儿需要将不同颜色的纸片“吹”回相应颜色的“家”里。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B区

游戏材料:小型体育器械

观察重点:关注材料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提供情境性引导,丰富游戏情节;

(2)鼓励合作与规划,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当幼儿在材料使用或角色分配中出现分歧时,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倾听彼此想法,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3)适时提供开放性材料,促进游戏创新。除了现有骑行车和积塑,教师可根据游戏发展需要,适时提供其他低结构或象征性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小兔找萝卜》

活动目标:

1.能双脚向前跳跃1-2米,动作协调,增强下肢力量。

2.积极参与游戏,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快乐。

3.认识常见的蔬菜(萝卜、白菜),提升观察与认知能力。

活动准备:彩色卡纸、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小兔做运动。

1.教师扮演“兔妈妈”,带领幼儿扮演“小兔子”,跟随背景音乐入场,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小白兔,白又白,伸伸胳膊(上肢伸展),跳一跳(原地轻跳),扭扭腰(腰部转动),摆摆尾(下肢后踢)。”

2.带领幼儿练习双脚向前跳,先原地跳3-5次,再慢慢向前跳2-3步,纠正踮脚、屈膝不到位的动作。

(二)游戏环节:小兔找萝卜。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兔宝宝们,菜园里有好多萝卜和白菜,我们要双脚跳到菜园里找食物,每次只能拿1个,然后跳回‘兔窝’放进呼啦圈里,不能推挤小伙伴哦!”

2.第一轮游戏:幼儿分成3-4组,依次进入“菜园”找“蔬菜”,教师在旁引导,提醒幼儿双脚跳、不跑不抢,对动作规范的幼儿及时表扬(如“XX小兔跳得又稳又快!”)。

3.第二轮游戏:增加难度,在“菜园”中间放2个障碍物(如小积木块),要求幼儿跳过障碍物找“蔬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跳跃时的平衡能力,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动作。

(三)放松环节:小兔回家。

1.带领幼儿回到“兔窝”旁,坐在呼啦圈里,边听轻柔的音乐边做放松动作:“小兔子找完食物累啦,揉揉小腿(按摩小腿肌肉),拍拍膝盖(轻拍膝关节),深呼吸(腹式呼吸3次)。”

2.教师总结游戏:“今天兔宝宝们都很能干,找到了好多蔬菜,还学会了稳稳地跳,我们一起把‘蔬菜’带回家分享吧!”,带领幼儿有序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室

材料:圆形纸盘

活动目标:

1.能尝试用撕、贴、画的方式装饰纸盘,完成“纸盘小鱼”作品,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

2.认识彩纸、胶水、马克笔等工具,学会正确使用胶水(少量涂抹),发展手部小肌肉动作。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感受创作的成就感。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B区

游戏材料:小型体育器械

观察重点:关注材料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提供情境性引导,丰富游戏情节;

(2)鼓励合作与规划,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当幼儿在材料使用或角色分配中出现分歧时,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倾听彼此想法,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3)适时提供开放性材料,促进游戏创新。除了现有骑行车和积塑,教师可根据游戏发展需要,适时提供其他低结构或象征性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谢谢您,老师》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初步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

2.能力目标:学习用简单的语言(如“老师,谢谢您”)和动作(如抱抱、鞠躬)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3.情感目标:萌发对老师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

播放歌曲《老师老师我爱你》,带领幼儿一起边唱边做动作,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提问:“歌曲里唱的是谁呀?”引出活动主题——老师。

(二)观看图片,了解老师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看。

2.提问:“看看照片里的老师在做什么?”(如:老师在给我们讲故事、老师在陪我们做游戏、老师在喂小朋友吃饭)

3.小结:老师每天为我们做很多事情,教我们本领,照顾我们,很辛苦。

(三)情景表演,学习感谢

1.教师创设情景:“当你摔倒了,老师把你扶起来,你会对老师说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谢谢老师!”

2.教师示范如何用语言和动作表达感谢(如:双手合十鞠躬,或者轻轻抱抱老师)。

3.幼儿分组进行情景练习,教师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四)制作礼物,表达心意

教师:“教师节快到了,我们一起做一份小礼物送给老师,好吗?”

指导幼儿用彩纸制作简单的贺卡或花朵。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幼儿把想对老师说的话画在或写在礼物上。

(五)分享赠送,升华情感

请几位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想对老师说的话。

 

组织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老师,并大声说:“老师,谢谢您!祝您教师节快乐!”

教师对幼儿的礼物和祝福表示感谢,并给与拥抱或鼓励。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B区

游戏材料:小型体育器械

 

观察重点:关注材料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提供情境性引导,丰富游戏情节;

(2)鼓励合作与规划,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当幼儿在材料使用或角色分配中出现分歧时,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倾听彼此想法,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3)适时提供开放性材料,促进游戏创新。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小刺猬运果子》

活动目标:

1.能手脚协调地匍匐爬行1-2米,增强肢体力量与平衡感。

2.愿意参与集体游戏,理解并遵守“不碰撞同伴”的规则,感受合作乐趣。

3.认识圆形、方形的“果子”,能根据形状简单分类,提升观察与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海绵积木制作的“圆形果子”“方形果子”、塑料筐、地垫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小刺猬做运动。

1.教师扮演“刺猬妈妈”,幼儿扮演“小刺猬”,跟随音乐入场,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小刺猬,圆滚滚,伸伸懒腰(上肢向上伸展),缩缩团(身体下蹲抱膝),转转脖子(左右转头),动动脚(踏步走)。”

2.带领幼儿练习匍匐爬行:先趴在地上,双手撑地、膝盖贴地,示范“手脚交替向前爬”的动作,再让幼儿分组练习,纠正“臀部过高”“手脚不协调”的问题。

3.增加趣味练习:让幼儿趴在地上“滚一滚”(轻轻翻滚),模拟小刺猬“缩成团”的动作,激发游戏兴趣。

(二)游戏环节:小刺猬运果子。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小刺猬们,树林里有好多果子,我们要像这样爬过草地(示范爬行),每次用手抱1个果子,再爬回来放进对应形状的筐里,爬的时候不要撞到小伙伴哦!”

2.第一轮游戏:幼儿分成2-3组,依次爬过“草地”运果子,教师在旁引导,提醒幼儿保持匍匐姿势,对动作标准的幼儿及时鼓励(如“XX小刺猬爬得又稳又快!”)。

3.第二轮游戏:增加难度,在“草地”中间放1个低矮障碍物(如塑料小隧道),让幼儿爬过隧道运果子,教师重点帮助动作较慢的幼儿,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

(三)放松环节:小刺猬休息。

1.带领幼儿坐在地垫上,跟随轻柔音乐做放松动作:“小刺猬运完果子累啦,揉揉胳膊(按摩上臂肌肉),捶捶腿(轻捶小腿),深呼吸(慢慢吸气、呼气3次)。”

2.和幼儿一起清点“果子”:“我们看看圆形筐里有多少果子?方形筐里有多少?”引导幼儿简单数数,巩固形状认知。

3.教师总结:“今天小刺猬们都很能干,运了好多果子,还学会了乖乖爬,我们一起把果子‘带回家’吧!”,带领幼儿整理材料,有序结束活动。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益智玩具

活动目标:

1.能准确辨认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说出图形名称,提升图形认知能力。

2.尝试将不同图形对应放入指定位置,锻炼手眼协调与匹配能力。

3.乐于参与益智游戏,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专注力。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5)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6)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B区

游戏材料:小型体育器械

观察重点:关注材料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提供情境性引导,丰富游戏情节;

(2)鼓励合作与规划,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当幼儿在材料使用或角色分配中出现分歧时,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倾听彼此想法,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3)适时提供开放性材料,促进游戏创新。除了现有骑行车和积塑,教师可根据游戏发展需要,适时提供其他低结构或象征性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3)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仙女棒》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几种常见的颜色,初步了解对称和粘贴的方法。

2.能力目标:尝试用撕、贴、拧等方式制作仙女棒,锻炼小手的精细动作。

3.情感目标:在创作和游戏中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一次性筷子或冰棍棒,彩色皱纹纸,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手持仙女棒,用魔法的口吻说:“从前有一位小仙女,她有一根神奇的仙女棒,一挥,就能变出好多漂亮的东西!”

 

 提问:“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根属于自己的仙女棒呢?”

(二)示范讲解,了解步骤

教师展示制作材料,引导幼儿认识。

边示范边讲解关键步骤:

1. 撕纸:把皱纹纸撕成小片。

2. 粘贴:把纸片粘在筷子的一端,做成“魔法头”。

3. 装饰:贴上亮片或彩带,让仙女棒更闪亮。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幼儿开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能力强的幼儿:鼓励他们尝试混合多种颜色,或把皱纹纸拧成小条再粘贴。

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先帮他们把纸撕好,引导他们完成粘贴的主要步骤。

(四)作品展示,体验乐趣

将幼儿的作品插在一个容器里,形成一个“仙女棒森林”。

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仙女棒,并拿着它一起唱歌、跳舞,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