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五班 董雨佳
2025.9.8—2025.9.12第二周
下午班——
9月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C区(靠近)
游戏材料:户外建构材料
观察重点:关注材料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提供情境性引导,丰富游戏情节;
(2)鼓励合作与规划,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当幼儿在材料使用或角色分配中出现分歧时,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倾听彼此想法,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3)适时提供开放性材料,促进游戏创新。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篮球技能——定点拍球
活动目标:
1.体验拍球游戏的乐趣。
2.掌握原地定点拍球的动作要领,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3.能连续的原地定点拍球,提升动作稳定性。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水果切切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玩具刀对准“魔术贴”或“卡扣”连接处,进行切、分的动作,锻炼手掌和手指的力量及控制能力。
2. 能够指认并说出至少2-3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如:苹果、香蕉、西瓜),并能感知其主要的颜色和形状。
3.学习与同伴交换水果、分享“切好”的水果拼盘,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交流(如:“请你吃”、“谢谢”),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C区(靠近)
游戏材料:户外建构材料
观察重点:关注材料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提供情境性引导,丰富游戏情节;
(2)鼓励合作与规划,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当幼儿在材料使用或角色分配中出现分歧时,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倾听彼此想法,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3)适时提供开放性材料,促进游戏创新。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我爱我的老师》(歌唱)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知道歌曲表达对老师的喜爱,能清晰说出“老师”“爱”等关键词。
2.初步学会跟唱歌曲,能配合简单动作(如拍手、抱一抱)表现歌曲,音准和节奏基本准确。
3.感受与老师之间的亲密情感,愿意主动向老师表达喜爱,增强对幼儿园的归属感。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聊“喜欢的老师”,激发情感。
1.教师微笑提问:“小朋友们,每天在幼儿园里,谁会陪我们玩玩具、教我们唱歌呀?”引导幼儿说出“老师”。
2.出示卡通老师图片,指着图片说:“你们看,老师会陪我们搭积木,还会在我们不开心的时候抱一抱我们,你们喜欢老师吗?”鼓励幼儿用“喜欢”“爱”回应,自然引出“爱老师”的主题。
二、学唱歌曲:听、学、做,趣味学歌
1.听一听:熟悉歌曲旋律
播放《我爱我的老师》歌曲音频,教师跟着音乐轻轻拍手,边拍边做简单动作,引导幼儿安静倾听,感受歌曲欢快、温馨的节奏。
2.学一学:理解歌词+跟唱
教师慢速念歌词,结合动作解释:“我爱我的老师,老师爱我 老师陪我玩,开心又快乐。”
逐句教唱:先教幼儿唱关键词再连句跟唱,遇到难唱的地方放慢速度,反复练习2-3遍。
3.做一做:边唱边做动作
带领幼儿完整跟唱歌曲,配合固定动作:
唱“我爱我的老师”:双手在胸前比心;
唱“老师爱我”:将比心的手伸向老师;
唱“老师陪我玩”:做玩玩具的动作;
唱“开心又快乐”:拍手、转圈。
让幼儿在动作中加深对歌曲的记忆,感受唱歌的乐趣。
活动结束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C区(靠近)
游戏材料:户外建构材料
观察重点:关注材料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提供情境性引导,丰富游戏情节;
(2)鼓励合作与规划,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当幼儿在材料使用或角色分配中出现分歧时,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倾听彼此想法,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3)适时提供开放性材料,促进游戏创新。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班——
9月10日 星期三
下午活动
一、篮球技能——原地拍球(一个八拍一换)
活动目标:
1.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以及手部控球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2.掌握原地拍球动作要领,节奏准确;
3.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萌发幼儿的创造意识。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地面积木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双手抓握大型积木,进行平铺、垒高(向上堆叠3-5块)等简单搭建动作,初步感知积木的平衡与稳定。
2. 能辨认并说出积木的主要颜色(如红、黄、蓝)和基本形状(如方形、圆形、三角形),并尝试用积木围合出一定的空间。
3. 愿意参与搭建活动,体验摆弄积木的快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学习与同伴一起玩,例如不争抢积木、尝试共同搭建一个简单的作品(如“小马路”)。能握稳蜡笔涂鸦、用安全剪刀剪直线/简单图形,用胶棒粘贴材料,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与手眼协调。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三、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四、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C区(靠近)
游戏材料:户外建构材料
观察重点:关注材料的运用
支持策略:
(1)提供情境性引导,丰富游戏情节;
(2)鼓励合作与规划,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当幼儿在材料使用或角色分配中出现分歧时,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倾听彼此想法,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3)适时提供开放性材料,促进游戏创新。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找不到妈妈怎么办》
活动目标:
1.知道和妈妈分开时不能乱跑,记住“找穿制服的人帮忙”这一方法。
2.能说出自己和妈妈的姓名、家庭住址或妈妈的手机号,学会简单求助话术。
3.减少和妈妈分开时的焦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愿意主动寻求帮助。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出示卡通图,讲“小明在超市和妈妈走散”的小故事,提问“小明该怎么办呀?”,引发幼儿思考。
2.学习方法:
(1)教幼儿“三不做”:不哭闹、不跟陌生人走、不乱跑;
(2)教“一要做”:找穿制服的人,出示卡片认识保安、警察等,练习求助话术;
(3)模拟游戏:幼儿在“超市”场景中练习“找制服人求助”。
3.总结巩固:一起念口诀“分开不哭闹,制服叔叔阿姨帮,姓名电话要记牢”,强化记忆。
四、活动延伸
家园配合:请家长和幼儿一起练习说家庭信息、模拟求助场景。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中间操场C区(靠近)
游戏材料:户外建构材料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是否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建构
支持策略:
(1)提供情境性引导,丰富游戏情节;
(2)鼓励合作与规划,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当幼儿在材料使用或角色分配中出现分歧时,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倾听彼此想法,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3)适时提供开放性材料,促进游戏创新。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
活动目标:
1.体验美发带来的视觉冲击;
2.感受美发所产生的乐趣和美感;
3.教育幼儿养成梳洗和定期理发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梳子、皮筋
活动过程:
1.幼儿坐在小椅子上,教师坐在后排给幼儿编发。
2.待全部幼儿编完头发后进行拍照记录。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各类绘本、手偶
活动目标:
1.喜欢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体验阅读活动带来的快乐;
2.知道爱护游戏材料,用完后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一课题:第二周(9月8日——9月12日)
下一课题:第二周(9月8日——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