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7—2023.12.1 第十三周
上午班——
11月2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意愿,自由选择游戏;
(2)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早操
1.幼儿听前奏音乐学习踏步向前走。
2.愿意跟老师一起跳早操。
三、集中教育——社会《美味的土豆》
活动目标:
1.了解土豆的营养价值,知道多吃土豆对身体的益处;
2.通过观察、讨论、品尝,感受土豆的多样性,激发对土豆的情感;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土豆、土豆制品、烹调工具、情景道具、多媒体教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导入:讲述一个与土豆相关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 探究活动
1.观察与描述: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土豆,让他们描述它们的特征。
2.了解营养价值: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土豆的营养成分,强调多吃土豆对身体的好处。
3.土豆的烹调:展示烹调土豆的工具和材料,引导幼儿猜测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示范烹调过程(例如,切土豆、煮土豆等),让幼儿观察烹调过程。
(三)品尝活动
将准备好的土豆制品摆放在桌子上,让幼儿品尝;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品尝感受
(四)讨论活动
1.你喜欢吃的土豆制品是什么?为什么?
2.你知道为什么土豆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吗?
3.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以继续种植更多美味的土豆?
(五)总结分享
组织幼儿分享他们的活动体验和收获,鼓励他们表达对土豆的情感和认识。
(六)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家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体验更多与土豆相关的食物和用品,例如,用土豆制作的食物和用具等。
四、体育游戏——《小花猫学本领》
活动目标:
1.练习四散跑和听信号跑,感受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2.熟悉生活中常见的小兔、小鸭、小猫的名称和生活习性;
3.懂得一起游戏时不碰撞、不拥挤。
活动准备:
小兔小鸭小猫图片各一幅、软垫四块
活动过程:
(一)带领宝宝进行热身活动
师:宝宝们,今天来了几个小动物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找找看,都是谁来了。宝宝们在场地上走走、跑跑,根据图片认识小动物的“家”。并说出:“这是谁的家?它是怎么叫的、怎么走路的?”宝宝随意学一学他们走路。
(二)带领宝宝玩游戏
1.讲解游戏规则。
教师说儿歌,宝宝说出儿歌中说的是谁,就跑到小动物的家,找小动物,找到后说:“我找到该动物了”并学两声该动物叫,或学该动物走路。
2.幼儿游戏。
(1)教师说儿歌: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宝宝要去找哪个小动物啊?我们跑着去找小兔吧。
(2)教师提示:宝宝们,跑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推挤,不要碰到小伙伴,要注意安全!找到后,在小兔周围学小兔跳。
(3)教师变换儿歌内容:轻轻走,轻轻跑,小猫小猫喵喵喵。宝宝跑起来,一起去找小猫吧。
(4)教师变换儿歌内容,带领宝宝重复游戏。视幼儿身体状况和情绪调整重复次数。
(三)播放音乐,指导自由放松
播放音乐,带领宝宝走一走、抖一抖、摇一摇,到软垫上坐一坐、躺一躺,自由地放松身体。
五、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益智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添加沉浮材料:土豆、水、透明容器、吸管、食用盐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愿意主动参加科学活动;
2.知道物归原处,轻拿轻放。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放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班——
11月2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前奏音乐学习踏步向前走。
2.愿意跟老师一起跳早操。
二、生活活动
1.鼓励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谁能吸水》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究兴趣和积极尝试的态度;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了解不同材质的纸的吸水性。
活动准备:
各种材质的纸(报纸、宣纸、牛皮纸、复印纸等)、滴管、水杯、盆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纸,你们知道这些纸都有什么不一样吗?这些纸一样的地方是都是纸,不同的地方是它们材质不一样,功能不一样。我们来做个小实验,看看这些纸哪个吸水哪个不吸水。
(二)实验操作,观察探究
1.教师示范实验过程:把报纸、宣纸、牛皮纸、复印纸分别放在桌子上,拿滴管分别滴在四种纸上,观察哪张纸上的水滴扩散得最快,哪张纸上的水滴扩散得最慢。
2.请幼儿说说,哪张纸吸水,哪张纸不吸水。
3.教师总结:宣纸吸水最快,报纸吸水次之,牛皮纸吸水最慢,而复印纸根本不吸水。
(三)讨论交流,分享体验
1.师:为什么这些纸吸水的速度不一样?
2.教师总结:不同材质的纸吸水的速度和性能是不一样的。例如,宣纸的纤维比较松散,吸水性能好;报纸的纤维比较紧密,吸水性能就差一些;牛皮纸的纤维也比较紧密,但比报纸疏松一些,所以它的吸水性能介于报纸和宣纸之间;而复印纸则是用树脂加工成的,几乎不吸水。
(四)活动延伸,拓展经验
1.在区角中投放不同材质的纸张和相关工具,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操作和探究。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材质的物品的吸水性,如布料、丝绸、棉麻等。
3.鼓励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选择合适的纸张进行绘画、书写等。
二、体育游戏——《小司机》
活动目标:
1.能够保持身体平衡自然奔跑,身体灵活协调;
2.分散奔跑时注意多避他人的碰撞,听到指令及时平稳停下;
3.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师自制红绿灯一个、呼啦圈人手一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随着轻音乐幼儿跟着教师来到室外活动场地,每人站在一个呼啦圈中师幼热身活动。
(二)基础部分
1.师幼谈话,引导幼儿进入小司机角色,引发幼儿兴趣。
2.师幼讨论“如果你是小司机,在开车子时应注意什么?”
(三)游戏环节
1.介绍游戏名称。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玩的游戏名字叫做《小小司机》,你们来思考一下作为司机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现在请男生女生排成两列小火车,准备开始游戏了。
2.示范游戏并讲解规则。
(1)教师邀请两名小朋友作为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其余的小朋友做小小司机,也可以做乘客,交通警察负责指挥交通,并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进行处罚。(罚单:停止玩游戏一次、休息5分钟、重新排队……)
(2)重复游戏2~3次,带领幼儿整理游戏材料。
(3)组织幼儿总结游戏经验。
(四)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操。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幼儿能礼貌的和老师说再见。
上午班——
11月2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意愿,自由选择游戏;
(2)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早操
1.幼儿听前奏音乐学习踏步向前走。
2.愿意跟老师一起跳早操。
三、集中教育——科学《会变色的土豆》
活动目标:
1.发现土豆在水中会变色;
2.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3.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新鲜土豆若干、三个透明的杯子、清水、盐水、白醋、搅拌棒、抹布等辅助工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引导幼儿对土豆进行初步观察和描述。
2.教师出示一个土豆,引导幼儿观察它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特征。
3.鼓励幼儿用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土豆。
(二)实验操作
1.引导幼儿探索土豆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
2.教师将土豆分别放入三个不同的杯子中,分别加入清水、盐水和白醋。
3.引导幼儿观察土豆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和反应。
(三)探索与发现
1.引导幼儿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和解释。
2.提问:为什么土豆放在不同的溶液中会有不同的颜色变化呢?
3.鼓励幼儿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这些现象,如“因为水是中性的,所以土豆不会变色;而盐水是咸的,所以土豆会变黑;白醋是酸的,所以土豆会变红。”
(四)拓展与延伸
1.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的其他类似现象。
2.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会让土豆变色呢?
3.鼓励幼儿联想生活中的其他例子,如“柠檬汁可以让土豆变黑”、“小苏打可以让土豆变黄”等。
(五)活动结束
1.总结活动经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索欲望。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发现土豆在不同的溶液中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这是因为不同溶液的酸碱度会对土豆的颜色产生影响。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等待我们去探索。
3.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培养对科学现象的探索欲望。
四、体育游戏——《捕小鱼》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网小鱼游戏的兴趣,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幼儿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呼啦圈、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热身
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身体伸展和热身运动,如头颈、肩部、手臂、腰部、膝盖、脚踝等部位的伸展和旋转。
(二)游戏介绍
教师向幼儿介绍网小鱼的游戏规则和玩法,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和示范来解释。
(三)游戏分组
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人数可以相等或不相等。每组选一个队长,负责协调和组织本组的幼儿进行游戏。
(四)游戏开始
在教师的指导下,两组幼儿分别站在场地两端,手持鱼网,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与幼儿一起游戏,并进行监督和指导。
(五)游戏结束
当教师发出停止游戏的信号时,幼儿停止游戏,将鱼网放回原位。教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活动延伸
1.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做一些放松活动,如慢走、深呼吸等,以帮助幼儿放松身体和情绪。
2.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类似的户外游戏活动,以培养幼儿的体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3.在家庭中,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进行网小鱼的游戏活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体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益智区、音乐区、美工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卡片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常见图形;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放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班——
11月3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前奏音乐学习踏步向前走。
2.愿意跟老师一起跳早操。
二、生活活动
1.鼓励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分家家》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分类的能力,并巩固对家庭成员的认知;
2.通过活动,帮助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
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家庭用品、家庭成员图片、小奖品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谈论家庭中的成员和他们的特点,以及他们在家里的作用。例如,“谁在家里照顾你?”,“谁在家里做饭?”等等。
(二)分家家
将收集到的家庭用品和图片摆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进行分类。他们需要将相同类型的东西放在一起,并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属于哪个家庭成员。例如,水杯和碗筷属于妈妈,扫帚和拖把属于爸爸等。
(三)游戏环节
让孩子们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代表不同的家庭成员。然后让代表从教师手中抽取一张图片,图片上会显示一个家庭成员需要做的事情。例如,洗碗、打扫卫生等。然后让代表完成这个任务,其他孩子可以帮助他。完成任务后,代表可以获得一个奖品。
(四)装饰新家
让孩子们用装饰物品装饰他们的“新家”,这可以锻炼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们,并鼓励他们互相合作。
(五)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表扬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和表现,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帮助家人做家务。同时也要提醒孩子们,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只有互相合作才能让家庭更加和谐美好。最后,让孩子们收拾好活动用品,结束活动。
二、体育游戏——《跳房子》
活动目标:
1.练习单脚跳格子,发展平衡能力;
2.学习按箭头所示方向双脚交替跳;
3.初步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中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画好的格子、箭头、沙包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那里有一个有趣的体育活动,你们想不想去试试呢?看!我们来到了小兔家门口,小兔家门口有什么呀?房子格子,小兔正在跳房子呢,我们也来试试跳房子吧!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动作要领。
(1)教师示范单脚跳格子,强调单脚落地,单脚起跳,连续跳过格子。
(2)教师示范双脚交替跳,强调双脚落地,双脚起跳,按照箭头所示方向,一个方向跳完再换另一个方向。
2.幼儿学习阶段。
(1)单脚连续跳格子:请个别幼儿尝试单脚跳格子,教师指导动作要领,提醒幼儿单脚连续跳过每一个格子。
(2)集体练习:集体练习单脚连续跳格子,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
(3)双脚交替跳:请个别幼儿尝试双脚交替跳,教师指导动作要领,提醒幼儿按照箭头所示方向跳过每一个格子。
(4)集体练习:集体练习双脚交替跳,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
3.幼儿自由练习。
幼儿自由练习跳房子,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的动作。
4.游戏:跳房子比赛。
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听到口令后,各组第一个小朋友开始跳过房子,按照箭头所示方向跳完,绕过终点标志返回队伍排在最后。其他小朋友接在第一个小朋友之后继续跳过房子,按照箭头所示方向跳完返回队伍排在最后,依次进行比赛。最先完成的队伍获胜。教师为获胜的队伍颁奖。
(三)结束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