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7—2023.12.1 第十三周
上午班——
11月2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意愿,自由选择游戏。
2.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早操
1.幼儿熟悉早操音乐。
2.愿意跟随老师跳早操。
三、集中教育——社会活动《高兴和不高兴》
活动目标:
1.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知道心情愉快的好处;
2.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活动的快乐,愿意保持好心情。
活动重难点:
1.重点: 认识高兴和生气的情绪,愿意保持好心情;
2.难点:用适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高兴娃娃、生气娃娃、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图片导入,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师:(出示高兴娃娃)“娃娃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它是什么心情?你从哪里看出来它是开心的?请你们用表情做一做开心的的样子。那我们一起给它取个名字叫做高兴娃娃吧!”
2.师:“高兴娃娃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咦!它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与开心娃娃有什么不同?请你们用表情表现出来。因为它一直生气所以它叫生气娃娃。”
(二)活动进行
知道高兴心情的好处和一直生气的坏处
1.师:“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都想和你们交朋友。可是只能跟其中一个娃娃交朋友。你们选谁呢?为什么你选高兴娃娃交朋友?(个别提问)为什么你们不选生气娃娃? ”(个别提问)
(三)帮助生气娃娃,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1.师:“你们猜一猜生气娃娃为什么生气?我们一起看看它为什么生气。(出示图片)娃娃因为没有得到心爱的玩具生气;妈妈放学来接晚了生气;它的漂亮衣服脏了生气。如果是你们你们会生气嘛?”
2.师:“为了帮助生气娃娃高兴起来,笑起来。老师想了-些办法,小朋友们来看-看想一想可不可以,可以的画勾,不可以的画叉。”(出示表格)
(四)活动结束
小结:“原来我们生气的时候可以用小嘴巴跟身边的人说一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还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不可以生气了就大哭滚地板,摔东西,对别人又打又骂。”
(五)活动延伸
幼儿绘画开心娃娃,送给小朋友
1.师:“我们成功的帮助了生气宝宝变高兴,笑起来,现在我们把它画下来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吧,也可以回家送给爸爸妈妈,告诉他们要每天要开心哟。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小朋友每天多一些微笑, 做个快乐的小天使。”
四、体育游戏——《好玩的沙包》
活动目标:
1.能尝试用多种方法玩沙包。
2.能单手正面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
活动准备:
沙包(两种)、彩虹伞、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热身激趣
1.师幼一起和神奇的蛋做运动,重点锻炼上肢力量和身体灵活性。
(二)自由探索感知玩法
自由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教师巡回交流互动
(三)飞翔比赛练习技能
1.游戏“鸟儿孵化”。借助彩虹伞,尝试按照音乐的节奏合作玩沙包。
2.飞过池塘。由近及远,逐步练习投掷技能。
3.飞跃高山。提升难度,从远度和高度两方面完成投掷。四、保护小鸟(四)巩固提升:
游戏“炸弹来袭”。通过设置“毁灭蛋”的情境,教师和幼儿双向多次投掷,巩固提升投掷和快速反应技能。
(五)身体充电放松离场
通过用“能量蛋”给身体充电的方式,拍打身体各部位做放松活动,师幼一起带游戏材料离场。
五、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科学区、益智区、健康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增加幼儿使用生活道具。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乐器敲击发出声音;
2.能够跟着音乐律动。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放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班——
11月2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熟悉早操音乐。
2.幼儿跟随教师练习早操动作。
二、生活活动
1.鼓励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科学游戏——《会改变方向的鱼》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进行比较鱼在杯子放水前后的不同;
2.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一壶水,一个杯子,画好的图案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
(二)活动进行
1.师:对,老师的手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2.用手指游戏”变变变",导入活动。
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过渡:老师还有一个本领,我会把改变方向,你们信不信?
3.出示道具,一壶水、一个透明水杯、画好的小鱼及符号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操作,引导幼儿观察。
4.将准备好的小鱼放在杯子后方,在向杯子导入清水,引导幼儿观察小鱼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大胆表达。
(三)活动结束
小结:改变方向是因为杯子注入水后,它就像一个凸透镜,射过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外,其他光线都会改变方向。
教师请幼儿操作,并在边上巡回指导。
二、体育游戏——《老鼠钻洞》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集体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2.扮演小老鼠,学习钻山洞的技巧;
3.能钻过60—70厘米高的障碍物,并乐意钻来钻去。
活动准备:
小老鼠头饰、小猫头饰、钻圈若干、沙包若干、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扮鼠妈妈,幼儿扮小老鼠。
1.教师:今天鼠妈妈带领鼠宝宝去森林探险咯,大家想去吗?可是探险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现在让我们一起去锻炼-下我们的身体吧!
(二)活动展开
1.森林探险之“小老鼠钻洞”。
教师:好了,老鼠宝宝锻炼完毕,我们浑身充满了能量,向我们的森林出发!
2.认识钻圈,幼儿展示自己的钻圈动作。
教师:咦,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干吗的? (引导幼儿说出“这是用来钻的”。)
教师:这个是我们的老鼠洞,鼠宝宝会钻吗?下面我请几个鼠宝宝来钻一下。(幼儿自由练习钻圈。)
3.教师讲解钻圈要领。
要领:双膝半蹲,一只脚跨过圈,然后弯腰低着头将身体穿过圈,最后再将另一只腿跨过来。
教师:刚才鼠宝宝们钻得特别好,但是某某老鼠宝宝是爬过去的,没有钻,大家注意钻的时候一定要双膝半蹲,一只脚跨过圈,然后弯腰低着头将身体穿过圈,最后再将另一只腿跨过来。(教师边说边示范)
教师:现在我们请某某小老鼠钻一下,我们一起学一下。(幼儿再次自由钻洞。)
4.引导幼儿去钻多个“洞”,反复练习钻的动作技巧。
教师:鼠宝宝不要只钻自己的洞哦,我们可以钻到别人家里去串门哦!
5游戏:森林探险之“猫和老鼠”。
(1)将钻圈围成一个大圆圈,“小老鼠"站在圈里,圈外放若干“粮食”(沙包),另一教师扮猫,在圈外做睡觉动作。
(2)游戏开始,“小老鼠”钻圈出来搬粮食,(一次只能搬一袋)再钻圈回到大圈内。 提醒幼儿动作要轻,不要惊动“大花猫”。“大花猫"醒来"喵喵喵”,站起来抓“小老鼠”,“小老鼠”要赶紧钻回大圈里。
(3)提醒老鼠宝 宝注意安全。
(三)活动结束
1.放松活动。
2.教师总结:我们发现,钻圈的方法是“双膝半蹲,一只脚跨过圈,然后弯腰低着头将身体穿过圈,最后再将另一只腿跨过来"。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在钻圈的时候不仅可以避免圈被身体带倒,还可以让我们游戏的时候更安全。
(四)活动延伸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老鼠钻洞”的游戏,帮助幼儿熟练掌握钻圈的技能。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幼儿能礼貌的和老师说再见。
上午班——
11月2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意愿,自由选择游戏;
(2)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早操
1.幼儿熟悉早操音乐。
2.愿意跟随老师跳早操。
三、集中教育——科学活动《情绪气球》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刺激幼儿触觉感官:
2.表情情绪认知,想象力发展,语言发展,精细动作发展。
材料准备:
1.绿豆,面粉,大米
2.气球,漏斗(矿泉水瓶制作)
3.大头笔(画表情)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由提问导人,引起幼儿回忆有关情绪表达的方式
1.师:“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次老师教大家认识的情绪么?我们有哪些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呢?”
(二)活动进行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表达情绪的方式,除了把情绪画在纸上,我们还可以制作情绪气球。”
2.师:“怎么制作情绪气球呢?小朋友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东西。”
(三)出示制作材料,带领小朋友制作情绪气球
1.师:拿出绿豆,石子,面粉,糖四种东西。每个小朋友发一个气球。
2.小结:“当我们开心是我们的心里是甜甜的,可以用糖把气球装满,然后给气球画上笑脸表示自己很开心。当我们难过时可以用石头装满气球,表示我们很难过。当我们愤怒时可以用面粉装满气球,表示我们很愤怒,当我们忧郁时可以用绿豆装满气球,表示我们跟忧郁。”
(四)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思考
1.提问幼儿现在的情绪是怎样的,想制作怎样的情绪气球。
2.帮助幼儿制作情绪气球,在幼儿拿到气球后,用漏斗把气球口撑开,用糖、面粉、绿豆、石子等装满气球,然后幼儿自己画上表情。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新的表达情绪的方法,活动结束以后小朋友们可以把自己的情绪气球带回家,和家人分享。
四、体育游戏——《顶气球》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注意力的集中;
2.让幼儿学会把握用头顶气球。
活动准备:
气球若干,打气筒。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教师向幼儿展示气球。
(二)活动进行
1.教师示范用头如何把气球顶起来。
2.教师向幼儿分发气球并鼓励幼儿尝试用头顶起气球。
3.适当奖励表现好的幼儿,并鼓励表现一般的幼儿多多练习集中注意力。
(三)活动结束
教师组织幼儿收集材料回教室,并邀请幼儿分享经验。
五、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益智区、科学区、音乐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调整幼儿美工材料,适量增减废旧物品。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教幼儿使用彩笔等美工材料;
2.鼓励幼儿大胆进行美术创作。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放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班——
11月3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熟悉早操音乐。
2.幼儿跟随教师练习早操动作。
一、益智游戏——《图形宝宝找朋友》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方形;
2.愿意为图形宝宝找朋友,并按规则要求操作;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从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操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张。
2.贴有圆形、三角形、方形标记的房子三间
3.PPT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听音乐进场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图形王国玩一玩,开心吗?那我们现在就出发了。(音乐:郊游)
(二)对圆形、三角形、方形的认识
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简单特征
1.师:“哇,图形王国里有这么多图形宝宝,大家想认识他们吗?那我们一起来互相打个招呼吧。教师分别出示三个形状卡片,以形状宝宝的口吻来自我介绍。”
2.圆形:“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呀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你们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圆形的呢。”
3.方形:“嗨,我是方形,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
4.三角形:“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条边,三个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5.师:“刚才三个形状宝宝介绍了自己,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 (请幼儿分别讲述三种形状的特征。如讲述有困难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讲述)。
6.师: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个宝宝,好吗? (师生共同小结)(二)(三)游戏:找朋友
先说说自己拿的是什么图形宝宝
1.师:“今天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图形宝宝,它们藏在了你们的小椅子下面,快去把他们请出来吧!你取的什么图形宝宝,自己说说。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取得什么图形宝宝。跟你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幼找朋友。
2.圆形宝宝找朋友师:“我这儿也有一些图形宝宝,它们想找朋友。(出示圆形)我是圆形宝宝,谁和我长的一样我就和他做朋友。请圆形宝宝站起来。好朋友挥挥手。B:方形宝宝找朋友师:我是方形宝宝,是方形的宝宝快过来,亲亲。”
3.三角形找朋友师:“我是三角形宝宝,是三角形的宝宝快过来和我抱一抱。”
同伴间找朋友。
4.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听到音乐就去找跟自己图形宝宝一样的好朋友。你找到好朋友了吗?我来瞧一瞧。”
和朋友跳个舞。
5.师:“我们都找到了好朋友,和你的好朋友跳个舞吧!”
(四)图形宝宝找家
1.师:“图形宝宝累了,想要回家睡觉了。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吧!”2.出示贴有图形标记的房子,介绍:“这是图形宝宝的家,看看图形宝宝的家里有几间房间?每间房间各住着什么图形?”
3.师:“这是谁的家(圆形的家)请一个小朋友帮忙把圆形宝宝送到他家里;送的时候要对他说: "我把圆形宝宝送到圆形的家"。”(方形、 三角形)
(五)分组游戏
1.师:“请幼儿把一样的图形送到有相应图形标记的"家"中。鼓励幼儿为图形宝宝都找到家。”
2.验证:图形宝宝找到自己的家了吗?
3.集体验证:我们一起来看看圆形妈妈的家是不是都住着圆形宝宝?如发现有不同的形状让幼儿一起观察并纠正。
4.小组验证:三角形妈妈的家请男孩子去检查;方形妈妈的家请女孩子去检查。
(六)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们都很棒,都把图形宝宝送回正确的家了!”
二、体育游戏——《过西瓜地》
活动目标:
1.学习团身的方法,练习团身滚的动作;
2.能朝不同方向团身滚动并灵活的躲闪滚动的西瓜;
3.激发游戏欲望,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西瓜球、地垫若干、刺球、跨栏
2.经验准备:幼儿尝试运用身体在垫子上自由滚动。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以扮演小动物的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在音乐中,模仿小动物进行走、跑、跳、爬等动作的练习,进行热身活动。
(二)自主探索练习,初步练习团身滚动的动作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多种滚法。
2.探索团身的方法
(1)出示西瓜球,引导幼儿探索怎样使自己的身体像西瓜一样团起来。
(2)幼儿自主尝试将身体团起来的方法,教师抱一抱团好的“西瓜”给与幼儿鼓励。
(3)师幼小结,怎样让自己的身体团的紧紧地。
3.探索团身滚的动作要领
(1)幼儿自主尝试,团身在垫子上滚动。
(2)师幼探索怎样灵活滚动的方法:双手抱住膝盖、腰部、腹部相互用力。
(3)请一、两名幼儿示范,着重指导幼儿灵活的掌握团身滚动的动作。
(4)全体幼儿尝试,教师观察指导。
(三)集体游戏,巩固团身滚的动作及灵活的躲闪过西瓜地创设“过西瓜地”的情景,组织幼儿游戏。
1.第一次游戏,幼儿扮演“西瓜”,教师过“西瓜地”取食物,并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游戏规则:西瓜在西瓜地上自由滚动,小动物要从西瓜地里通过并躲过滚过来的西瓜。被西瓜碰到的后,立即团身变成西瓜。
2.第二次游戏,小动物多、西瓜少。
(1)幼儿随音乐进行游戏。
(2)小结幼儿游戏的情况,指导个别幼儿将身体团起来,学会团身的方法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团身滚。
3.第三次游戏,增加西瓜的数量,提高过西瓜地的难度。
小结幼儿情况,引导幼儿想办法,怎样顺利的过西瓜地,以及用什么办法能阻挡小动物通过西瓜地,鼓励幼儿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幼儿放松身体,感受游戏乐趣
1.小动物们今天过西瓜地太累了,躺到垫子上晒晒太阳休息休息。
2.在塾子上晒太阻,随音禾放松賂膊、腰、腿等部位,教師用刺球対幼儿的腿、賂膊、背部等部位迸行按摩放松。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幼儿能礼貌的和老师说再见。
上午班——
12月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活动目标:
(1)根据幼儿意愿,自由选择游戏;
(2)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早操
1.幼儿熟悉早操音乐。
2.愿意跟随老师跳早操。
三、集中教育——艺术活动《情绪粘土》 (泥工)
活动目标:
1.知道粘土的可塑性,知道粘土可以揉搓成任意形状;
2.能够把粘土搓圆,压扁;
3.幼儿愿意自己动手,乐于参加美工活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各色粘土若干,粘土模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么,前天我们是不是制作了情绪气球,已经掌握了很多表达情绪的方法了,今天我们又要学什么表达情绪的新方法呢?。”
2.师:“今天的活动就是制作情绪粘土。”
(二)活动进行
1.师:“老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粘土,还有制作各种形状的模具。”
2.师:“首先,小朋友们知道怎样制作情绪粘土么?就是把自己的情绪用粘土捏出来。”
3.师:“我们的情绪很丰富,首先我们需要捏出眼睛,嘴巴和鼻子耳朵等五官。然后根据自己的情绪不同调整我们的粘土。”
(三)教师捏粘土,教幼儿如何捏出五官。
1.师:“眼睛圆圆的,取一点粘土放在手里搓一搓,就成了圆圆的眼睛了。鼻子搓一个圆柱然后捏一捏上面尖尖的就成了鼻子,耳朵需要小朋友把粘土按进模具,然后取出来,就成了小耳朵了。最重要的是嘴巴,当我们开心时,嘴巴开了在笑,搓两个条条两边按在一起就成了开心的嘴巴了。”
2.师:“小朋友们看老师刚刚怎么制作的,也来动手试试吧!”
3.师:让幼儿自己动手,走动观察幼儿制作过程,在需要帮助时及时出现。
(六)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都制作了自己的情绪粘土,我们一起把制作的情绪粘土钉在主题墙上吧。”
四、体育游戏——《蔬菜搬运工》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双脚跳与单脚跳;
2.能力目标: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双脚跳和单脚跳;
3.情感目标:喜欢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蔬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热身音乐,放松音乐,单脚印和双脚印图片,独木桥(物品代替),常见蔬菜卡片
六、活动过程
(一) 热身导入
1.师:小朋友们,最近呀,农民伯伯的菜园有很多蔬菜都成熟了,他要把蔬菜都摘在篮子里,准备拿去卖,可是菜实在太多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2.师:那我们先一起来热热身吧,我们先活动活动我们的小身体,待会才有力气帮农民伯伯搬运蔬菜。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展示游戏材料,示范双脚跳与单脚跳动作。
2.师:小朋友们,去闯关之前哇,我们要先学两个小技能就是双脚跳和单脚跳。我们在做双脚跳的时候,我们
3.幼儿游戏,教师指导小朋友们,现在可以先拿起蔬菜宝贝,站在起点准备好,听老师口令,现在开始。
4.师:明明,我们在跳的时候要连续向前跳。
(三)结束部分
1.师:“小朋友们,现在农民伯伯的蔬菜都运完了,农民伯伯非常感谢你们哦,今天我们也学会了单脚跳和双脚跳小朋友们真棒。“
2.师:“小朋友们,现在都累了吧,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放松放松身体吧!“
(四)活动延伸
现在我们排着队回教室喝水休息吧!
五、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益智区、科学区、音乐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调整幼儿美工材料,适量增减废旧物品。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教幼儿使用彩笔等美工材料;
2.鼓励幼儿大胆进行美术创作。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放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